葉禮萍
中鼎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江西萍鄉 337000
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技術水平也不斷創新和優化,建筑行業的新技術、新設備、新理念等層出不窮,建筑規模也不斷擴大,從最初的低層到如今的高層。而民用建筑地下室是民用建筑最基本的結構,幫助居民擴展使用空間,其質量甚至影響建筑物的整體質量和居住體驗。探究民用建筑地下室混凝土具有特殊意義,混凝土強度較高,同時能夠更好地抵抗滲水、暴曬等帶來的影響,但是另一方面對施工技術要求較高,否則會出現裂縫問題。因此對混凝土裂縫技術進行探究和控制,對建筑物的質量有重要意義。
在現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對于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的使用頻率是比較高的,由于使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的便利性,它逐漸成為一種常態化發展應用建筑技術用來穩定建筑基礎設施。然而在實際的應用中,大體積混凝土自身體積和重量較大較高,施工難度將相對較高,并且總施工厚度將相對較大。必須使用科學的工藝技術確保連續澆注能夠穩定,并充分控制好化學添加劑的使用劑量。澆筑完成后,混凝土受自身體積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其內部的水合作用熱量比較大,熱量無法及時蒸發,導致其混凝土開始固化,混凝土的溫度會迅速升高,產生水分流失的嚴重問題,導致裂縫問題對建筑物的質量有著嚴重的負面影響。如果建筑物發生這種問題,相關的施工單位必須應該有必要制定更加科學和有針對性的應對處理方案,做好施工進度過程中混凝土的日常管理和維護措施,以便于提高建筑物的完整性并減少建筑物裂縫的發生[1]。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主要指最小斷面尺寸大于1m以及施工時需要特點注意控制好混凝土內外部溫差值、水化熱、裂縫問題的混凝土結構。
(1)具有體積大、截面積大的特點,傳熱、散熱性能較差,澆筑施工的時候產生的水化熱量大,混凝土內外部溫差過大時,易出現變形、結構裂縫問題。
(2)混凝土材料一般由水泥、沙料、石料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如果混凝土材料選用、材料配合比、拌制不合理,會影響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和質量,影響工程質量安全,需要綜合分析實際工程項目的需要、施工環境和標準要求。
(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是一項復雜、繁瑣的工程,施工過程的要求嚴格,施工技術、設備、操作規范要求高,澆筑施工質量管理的難度大,需要對其進行系統規劃安排,科學設計施工方案,有計劃、有步驟、標準化的進行澆筑施工,做到連續澆筑。
(4)水泥化熱、混凝土收縮等都可能造成工程質量問題,后期養護要求高,需要認真做好混凝土養護管理一系列的工作,保證其結構的穩定性和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
由于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包含的內容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特征,因此在進行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全面的施工準備工作,從而保證工程施工項目和質量的有效提升[2]。在前期準備工作中需要加強對原材料的控制以及了解。由于大型建筑工程的建設規模是比較大的,周邊的環境具有復雜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因此在建筑內部不同結構對于建筑材料的要求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所以在進行材料選擇時需要兼顧這一方面的因素,從而保證實際施工效果提高。在材料準備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不同結構的特點來進行針對性地選擇,并且還要嚴格的檢查材料的質量,在混凝土施工材料中主要包含的是水泥或者是砂石等等,相關施工人員需要保證各個施工材料能夠滿足相關的標準以及要求。在購買和選擇材料時,需要對廠家的信譽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并且還要明確原材料的生產日期,對包裝進行科學性的檢查,在對這些材料確認無誤之后才可以投入到現場中進行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材料選擇過程中需要做好數據的搜集和記錄工作,從而為后續施工奠定堅實的基礎,嚴格地控制每一份材料的質量。同時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混凝土攪拌工作的重視程度,一定要嚴格的控制攪拌的時間,以及外加劑添入的量,精準性的計算出骨料和水泥的使用量,從而防止在材料中出現較大的問題和偏差,給最終混凝土施工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
混凝土攪拌作業時,需要專人負責投放料,嚴格控制各類材料的投放量,減少投料比例失衡帶來的裂紋問題。在拌和工作之前、材料進場之后,需要多次測量砂石含水量,分析砂石質量對混凝土的影響,綜合多項指標將混凝土攪拌作業所需要的水量比重計算出來,為拌制工作提供精準的數據,在拌制時應該對混凝土坍落度進行綜合試驗。其次,開展混凝土攪拌工序時,應該確定拌制的具體時間,一般而言,延長拌制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5min-20min,這樣可以減少拌合物不充分的現象,避免混凝土出現離析問題[3]。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是工程中的重要基礎施工材料,相關施工人員需要對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要點進行掌握,以此來使工程施工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在具體澆筑時,相關施工人員通常可以采取全面、斜面以及分段等分層方法。首先,全面分層。此種澆筑方式由于混凝土具有較高的強度,因此適合在平面較小的結構當中進行澆注。在對這種澆筑方式進行應用時,需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對上層混凝土的澆筑。其次,分段分層。此種澆筑方式可以將澆筑面進行合理劃分,從而分別對各個部分進行澆筑。在對這種澆筑方式進行應用時,施工人員需要確保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對上層混凝土進行有效澆筑,從而完美結合混凝土接觸面。最后,斜面分層。該種澆筑方式主要適合在結構長度超出厚度3倍的結構當中進行應用,在具體進行澆筑時需要對混凝土振搗順序進行控制,從而使混凝土澆筑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主要有兩種,第一,全面分層建筑,這種方法就是按照每一層來進行澆筑,上一層完成后,才能夠進行下一層的澆筑,并且確保其間隔時間合理,要保證每一層的混凝土還沒有凝結的時候,就進行下一層澆筑,利用這個方法完成整個混凝土的澆筑。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一些建筑結構并不大的建筑工程。第二,斜面分層澆筑。這種澆筑方法主要適用于建筑結構的長度是厚度的3倍,在澆筑過程中從下向上開始澆筑。第三,分段分層澆筑。這種方法則是從底部開始澆筑,然后間隔一段距離后再對第二層進行澆筑,逐漸澆筑其他層。等待全部澆筑完成后其第一層的混凝土還沒有凝結。
在進行混凝土振搗工作時,需要嚴格地按照施工的要求和標準來提升實際工作的效率,并且還要嚴格地控制水灰比合理地減少混凝土的用水量,在澆筑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充分性的振搗,這樣一來可以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效果,在振搗過程中需要嚴格的控制振搗的深度和震蕩時間,在實際工作中還需要做好數據的記錄工作,由于影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因素是比較多的,在當前建筑工程中通常都是通過泵送來進行混凝土的施工,為了保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質量需要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振搗,從而使得大體積混凝土能夠滿足相關的標準以及要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還有助于減少氣泡的產生,使得混凝土的強度能夠得到全面提升。在實際施工時需要加強對這一問題有效了解和認識,嚴格地按照施工的流程來開展日常的工作,從而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效果。
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澆筑施工應做好養護工作,準確把握混凝土的養護技術和管理的要點,以保證最終的施工質量。施工現場的混凝土材料需要避光存放,減少外界溫度對混凝土結構造成的影響;澆筑施工后,采用麻袋、塑料薄膜、草袋等覆蓋,起到一定的保濕保溫作用;夏季施工時,需要定期做好灑水工作,減少熱脹冷縮造成的裂縫問題。一般情況下,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后需要立即進行養護,且養護的時間最好不少于14d,以保證工程項目擁有良好的質量。混凝土養護工作可使用適量的養護劑,保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水化熱,以減少混凝土結構內部空隙的現象,增強混凝土工程的防滲透性能、防凍害性能。此外,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采用適合的技術和方法,做好施工縫處理工作。
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反應是產生裂縫的直接原因,為了避免混凝土開裂,必須在施工當中做好混凝土測溫工作。根據建筑工程混凝土測溫相關規定,本工程以建筑電子儀為監測設備進行溫度測量,該設備能夠更直觀、更迅速地顯示出構件的被測溫度。一般選擇混凝土澆筑體中有代表性的部位作為監測點,按照平面分層的方式布設溫度監測點。本工程每條測試軸線上,共設4處溫度監測點位。在測溫點深度方面,測溫點最深點深度應與混凝土底板底保持50mm的距離,測溫點中點的深度為混凝土底板厚度的1/2,且測溫點最淺點深度與混凝土底板面相距50mm。根據測量結果可見,混凝土內外溫差在12℃,滿足規定要求≤15℃,可停止測溫。
混凝土裂縫問題出現與混凝土拉伸極限強度有關,而拉伸極限又與配筋率有所關聯。所以為了避免裂縫問題則需要使用抗變形鋼筋,能夠在溫度變化過程中更好地抵抗熱脹冷縮帶來的影響。在側壁上還需要使用水平鋼筋,對混凝土面層起到一定的保護。側壁受到上下板的約束導致混凝土膨脹和收縮表現不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設置水平暗梁提高整體的抗拉能力,能夠有效避免裂縫問題出現。墻柱連接位置設置附加筋,長度約1600mm-2100mm,鋼筋總面積不變,選擇直徑較小的鋼筋。
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在開始施工前,相應的施工人員就應該和設計人員做好交接,并且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來對其進行施工。相應的管理人員在這過程中也需要做好監督工作,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有效監督。如果在施工過程中發現出現問題,那么就需要及時地采取相應措施來進行解決,保證不會影響到建筑工程正常施工。在完成施工后,施工人員還需要及時檢查大體積混凝土質量,在保證其質量合格的基礎上,才能夠用于建筑工程中[4]。
必須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監督和管理,以提高現場施工質量基本條件。監督混凝土建筑工程傳統的方法通常是使用體力勞動監督即人工監督,而在監督過程中一旦發生實際問題通常需要進行上報,要求將問題進行說明,然后相關管理部門再給出解決方案。這種管理模式逐漸呈現落后的局勢,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浪費的時間比較多,而且效率不高。所以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優化現場監督和管理模式十分重要,需要引入現代治理模型。例如在現在商業環境的影響下,這一階段許多大中型建筑公司開始對建設項目的施工質量管理模式進行技術改進,不斷引入大量的新興技術,例如智能網絡、大數據、BIM等高新技術,逐步實現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技術質量管理,提升發展意識,成為具有新技術發展的企業是不可避免的。
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中,相關施工人員需要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精確計算,具體來說需要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合理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從而進一步保證混凝土質量。施工人員需要對水泥、砂石以及水的混合比例進行計算,以此來保證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學性和合理性[5]。
在建筑工程建設事業迅速發展的同時,大體積混凝土運用越來越多。然而,在實踐中發現,大體積混凝土因水化熱極易產生溫度裂縫,進而危害建筑結構安全。為了避免混凝土溫度裂縫產生,必須規范施工工藝,做好測溫工作,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