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國強
山東世豪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東營 257000
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在工程進入施工階段后,搭建健全科學的工程管理模式,對項目施工現場生產活動進行有效管理,保證工地現場的井然有序,實現高效安全的生產活動,是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重要基礎。然而,在實際施工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施工現場管理紊亂,施工活動推進緩慢,施工效率難以保證,從而對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
第一,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初期階段,對于設計的重視程度并不高。例如,很多設計往往是在外形上尋求較大的突破,但是對于內部的功能設計、消防設計、安全設計等,并沒有做出良好的調整,大部分情況下僅僅是按照最低標準來完成,最終造成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特點,由此產生的質量安全問題是非常嚴重的。第二,設計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并沒有對精細化的標準進行貫徹落實。例如,近幾年關于豆腐渣工程的報道持續增加,在揭露的過程中,可以明顯的發現很多設計,都是采用廉價、低劣的材料來完成,雖然能夠維持一段時間的效果,但是在長期使用以后,或者是突發的外力作用影響下,很容易導致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陷入到較大的困境,而且產生的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都沒有辦法在短期內科學的應對,這就需要我們在未來的工作開展上,對于設計方面的通病,開展更好的處置。
當前,很多建筑施工企業都普遍存在“重生產、輕安全”的思想,這也導致其并未采取有效而全面的風險管理工作,更未建立完善且健全的風險管理機制,而這無疑會極大增加工程風險的發生幾率。在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中,并未明確定位可能發生的風險類型,也沒有對部門的相關職能及管理內容進行確定,甚至還有一些企業未設立相應的部門來開展風險管理工作,風險識別工作也未得到有效進行,對風險的預防與評估措施也較為缺乏,種種原因都是造成建筑工程風險頻發的重要因素。一些企業在建筑工程項目出現風險時往往會變得手足無措,難以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再加上基層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普遍偏低,對風險置之不理或胡亂處理,都會加劇工程情況的復雜化。
順應時代的需求,建立創新科學的施工現場管理機制,改變施工人員的工作習慣和工作模式,實現跨部門間的合作發展,從而實現工程建設工作的高效推進。首先,要規避以前單一、落后的管理制度,對管理制度進行創新,采用部門負責人和區域負責人的雙線管控機制,這既避免了過去部門負責人單一管理的諸多弊端,也提高了生產建設效率。其次,在制定相關制度時,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內涵,實現人性化管理模式。隨著“90 后”“95 后”逐步成為從業人員的重要代表,他們在工作中除了必要的勞動報酬,更期待獲得企業歸屬感。因此,在對年輕人進行管理時,更要人性化管理。
在建筑工程開展期間,管理人員是建筑質量監管工作的重要決定者和組織成員,在每個不同的工程環節中,必須通過不同層次的工作人員對質量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工程施工管理人員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建筑質量管理體制,明確對各階段工作人員責任的劃分,明確對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和權利進行明確,不斷增強工程施工者的建設責任。可邀請施工界專家對施工者進行強化技能,保證施工者在施工中可按照正確的施工標準進行,防止發生不良人為性問題,對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造成不好影響。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和工程師需要不斷地親臨施工現場,實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對建筑工程中存在的種種通病問題進行有效分析和解決,保證了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和管理效果,不斷提高了建筑工程整體的施工質量和管理效果。
在建筑工程風險管理與防控過程中,還要對相應的信息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建立,通過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來提高整個工程的風險管理水平與防范能力,確保各項風險防范措施能夠在工程各個環節中進行充分落實,并對風險相關數據進行記錄,以便于企業在招投標、施工等環節中能夠更加科學的評估與研判風險,從而有效規避工程風險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在簽訂合同過程中,需要通過風險管理系統的應用來評估合同中的風險性條款,以便于通過綜合分析來了解合同是否值得簽訂。項目管理人員也應具備較強的系統操作與維護能力,能夠對風險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熟練的操作,并能對工程各個環節中的風險信息進行認真對待,確保風險管理團隊中的每名成員都能夠有效適應風險管理工作,完成風險管理任務,通過團隊每名成員的高效協調與合作來最大限度的發揮其應有的風險防范作用。
總而言之,風險管理是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領域的重中之重,建筑施工企業需要格外重視對風險管理控制方法的創新,面對這一領域存在的各種問題,善于采用不同的風險控制方法來加以解決,從而確保建筑工程項目質量。希望通過本文的討論與論述,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經驗支持與幫助,進而更好的為我國建筑工程風險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