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麗麗
臨朐縣會計服務中心 山東臨朐 262600
新時代發展背景下,我國社會經濟與生活質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獲得了進一步發展。行政事業單位若想持續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應與時俱進,創新與發展各項工作。對此,行政事業單位要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的發展現狀,尤其是財務管理部分,科學管控各項事宜的落實,積極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高品質、快速發展。對此,本文圍繞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建設中出現的認識不足、評估審核、整體效用、實施力度、普遍性問題等,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如強化內部控制意識,明確工作職責;強化內部控制執行力度;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提高風險防控;落實內部控制工作等,借此對相關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一是有助于強化法制觀念,確保單位各項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在內部控制的規范約束下,行政事業單位秉持依法辦事的思想觀念以及行事原則,保證各項經濟活動與管理事項合法合規。
二是有助于保障國有資產安全,避免資產浪費、流失等問題。行政事業單位以內部控制為指導,對國有資產進行科學管理,明確部門職能分工,優化和改進業務流程。并在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嚴格遵守制衡原則,形成互相制約與監督的工作機制,維護資產安全,防范各種因素造成的資產浪費與流失現象。
三是有助于防范徇私舞弊,提升單位信息報告的完整性與真實性。徇私舞弊行為對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能等存在巨大危害,而通過實施內部控制能夠有效防范舞弊行為,使得單位能夠提供真實完整的信息報告,為單位管理層制定科學決策及有關工作開展提供支持。
四是有助于提升單位工作效率,確保單位戰略目標的實現。內部控制在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可以覆蓋各個環節的業務,實現全面覆蓋和全過程監控,從而增強單位運營的有效性,確保各項決策得到有力執行,為單位開展各項業務及實現戰略目標提供必要保證。
(1)不相容崗位分離控制。行政事業單位要進一步完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的三權分立機制,充分運用制衡原理,形成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管理機制。同時,按照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管錢不管賬,錢賬分離,賬物分離,對于重要的崗位應當定期輪崗,從而有效預防腐敗。
(2)授權審批控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各級管理人員必須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一筆經費的開支,需要經過申請、審批、復核,最后支付辦理。對于重大的貨幣資金支付業務,應當進行集體決策,杜絕搞“一支筆”“一言堂”。
(3)歸口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業務分工,確定牽頭部門和分管領導,對有關經濟活動實行統一管理,確保相關職位、部門能夠實現有效牽制。
(4)會計控制。行政事業單位要建立健全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會計部門建設,鼓勵會計人員通過培訓、學歷教育等方式來提高業務水平。加強對原始憑證、自制憑證的稽核和審查,有無坐支現金,有無謊報用途套取現金,規范會計核算監督。
(5)內部信息公開控制。行政事業單位要在規定的時間里對單位內部的有關經濟活動進行公開,更好發揮信息公開對內部控制建設的促進和監督作用。
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范疇上,為徹底貫徹內部控制的監督管理職責,其核心就是有健全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并依據相關內容做到嚴格規范與執行。在一些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常為缺失或者停留在形式主義層面上,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的實踐停滯不前。對此,需要強化三方面的工作,第一,確立并夯實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地位。傳統行政事業單位員工沒有認識到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意義,相關管理者也都是普通層次的員工,缺乏權威的同時,對內部控制建設缺少充分的認識,更別說是更好地執行。第二,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是負責內部控制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其主要起到行政管控作用。第三,在內部控制建設上,明確每一位員工的具體工作內容與職權,并且要將行政事業業務納入其中,對該工作范圍實現權限管控,做到具體工作監督的有跡可循。
內控監督、內控評價對于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以及內部控制的不斷完善起著重要作用。行政事業單位應建立內部控制監督機制。明確開展內部監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設置獨立的崗位,履行內部控制監督職責。針對監督過程中發現的缺陷進行分析,分析缺陷產生的原因和可能造成風險等級,提出內控整改方案,并報告內控領導小組。行政事業單位應建立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明確內部控制評價指標細則,逐步建立第三方評價的內控評價制度,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控自評報告的客觀性、真實性,通過“以評促建、以評促改”的方式,強化落實內控評價結論在內控制度修改和完善方面的運用,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完善內部控制工作的良性發展。
在行政事業單位的運營發展過程中,內部控制工作是單位推進自身建設的必要環節,完善化的內部控制能夠顯著提高單位的管理水平,促進單位的健康穩定運轉。當然,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效果還會影響社會公共服務的質量。基于內部控制在行政事業單位運行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單位需要明確發展方向,積極承擔職能職責,通過完善內部控制來保證單位公共服務的效率與質量。在具體的實施環節,行政事業單位必須梳理內部控制工作現狀,了解其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提出內部控制的優化措施,不斷提升單位發展質量,為公眾提供更為優質的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