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坤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宣鋼分院 河北張家口 075100
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是精準脫貧的重要舉措,農村電子商務的崛起與推進有助于將鄉村產業推向市場,實現農村實體產業與“互聯網+”新業態的融合,產生疊加效應,推動農村產業的升級,助推精準扶貧的發展[1]。
鄉村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先決條件,應當發揮其經濟支撐作用,通過對鄉村特色產業的全面扶持和帶動,切實促進產業發展格局形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發揮“引擎”作用。鄉村振興戰略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具體且可行的思路,代表著國家發展戰略逐步向鄉村轉移,嘗試借助發展鄉村產業的力量,拉動農村經濟快速增長,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關鍵支撐。2019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再次強調了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性,要求以農民為主體,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進一步展現農村地域性特色,加強產業融合與創新,形成全新的鄉村產業發展新業態,實現農村經濟發展、產業興旺、農民富裕的目標。不僅如此,2018年、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均將鄉村振興作為主題,突顯了國家在頂層設計上正在不斷夯實農村發展基礎,為實現國家經濟平衡發展提供支持,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基于鄉村振興的良好環境,鄉村產業發展應當堅持科學發展、積極創新,挖掘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等資源,打造出具有鄉村特色的產業格局,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向好發展。
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要求,有力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建立農業農村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社會力量積極支持、農民群眾廣泛參與的推進機制,加強統籌協調,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建立鄉村產業評價指標體系,加強數據采集、市場調查、運行分析和信息發布,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測,科學評估發展成效。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創新成果產業化,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引導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與鄉村企業合作,開展聯合技術攻關,研發一批具有先進性、專屬性的技術和工藝,創制一批適用性廣、經濟性好的設施裝備。支持科技人員以科技成果入股鄉村企業,建立健全科研人員校企、院企共建雙聘機制。指導縣(市)成立鄉村產業專家顧問團,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2]。
鄉村產業振興需要以特色、優質的農產品打開市場銷路,在當前的農村電商的浪潮下農村電商發展迅猛,而如何創新農村電商業態,打造特色農村電商,成為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關鍵。一是打造村淘服務站,整合農村資源。通過淘寶農村電商服務站的方式,形成農業貸款、農產品種植技術指導、農產品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有效銷售農產品。如通過旺農貸實現助農貸款,解決貧困戶的項目發展資金難題。二是整合電商銷路,創新農村電商形式。通過技術創新的方式,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在農村電商領域的運用,構建“互聯網+農業”“互聯網+鄉村旅游”的新業態,推進農村電商產業的創新發展。
農村電商的發展能夠有力地增加農民的收入,改善農村的經濟產業發展狀況;但是同時當前農村電商競爭陷入同質化的境地,需要革新農村電商發展業態。一方面,需要關注農村電商品牌的打造,通過與電商平臺合作的方式,將電商與扶貧掛鉤,采用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推動貧困地區農產品的銷售。如新疆的“西域果園”精品與扶貧產品結合形成無界零售快閃店,不僅為新疆地區的特產銷售提供廣闊的銷售渠道,同時也提升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市場知名度,增加農產品的銷售額。另一方面,需要創新農村電商的業態,農村電商的發展需要不斷地注入新的活力。2020年疫情期間社區團購下的“十薈團”“美家美菜”等小程序深受城市社區消費者的歡迎,農村電商產業的發展創新需要結合時代的發展需求,通過入駐社區團購app的方式,成為團購平臺的供應商,能夠有效地推進農村農產品的銷售,就近解決農產品的銷路問題,減少損耗[3]。
伴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在鄉村產業發展中應加大數據應用力度,深度挖掘數據優勢,深耕鄉村產業資源,突破傳統因素對產業發展的制約,推動數字經濟新業態發揮作用。面對當前的復雜經濟形勢,鄉村產業發展應當注重數據賦能,積極創新鄉村產業模式,特別是緊盯新基建帶來的新契機,探索數字化農業發展特點和規律,通過應用產業數據提升鄉村產業價值。目前,以綠色農業為代表的產業模式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了樣板,“叮咚買菜”“盒馬鮮生”等銷售平臺建立,使農產品獲得了巨大市場,電商與農業產業之間的結合日趨緊密。隨著5G、VR及AR等技術出現,進一步提升了數字農業的層次,建立了場景化、在線化的服務體系,使鄉村產業具備了創意與體驗特征。
綜上所述,當前,要按照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的要求,加快完善適應現代產業發展的基本制度和運行機制,為鄉村產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