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龍
萊陽市羊郡漁業技術指導站 山東萊陽 265200
隨著進口自厄瓜多爾的南美蝦、煙臺進口凍蝦海鮮外包裝樣本、印尼進口的凍帶魚外包裝等被檢出新冠病毒污染,引發了社會對進口水產品安全的擔憂。尤其是北京三文魚事件所引起的北京地區新冠病毒局部擴散,讓社會更加格外關注進口水產品。針對進口水產品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情事,海關已對涉嫌新冠病毒感染的公司采取禁止進口措施,并退貨或者銷毀已經進口的相關產品,有力保障了國家進口水產品安全。國外疫情形勢嚴峻,對我國進口水產品安全管理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建立科學有效的進口水產品安全管理體系,防止因為水產品進口而導致國內出現感染和擴散的風險[1]。
建立政府、海關、行業協會等聯合幫扶機制,實行聯絡員制度,幫助企業解決防控物資購置問題,指導企業采取嚴格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特別是指導企業做好秋冬病毒高發期防控工作,防止新一輪疫情對企業造成不利影響。推動建立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服務平臺,更加精準地為上下游企業牽線搭橋,促進同步生產。成立進出口水產品安全防控專家組,為企業產品安全防控提供支持。
嚴格水產品準入,督促企業對原料采購、生產、包裝、檢測、儲存、運輸等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把關,確保水產品進出口安全。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新裝備在查驗過程中的應用,建設一批高水平實驗室,提高水產品檢測能力。建立健全水產品進出口大數據風險防控系統,完善水產品進出口后續監管,加大企業懲戒力度,提高風險預警及控制措施水平。建立與市場監管部門的緊密聯系機制,完善分工協作通報和信息通報機制,加大國內和國際聯合執法力度,實現水產品進出口安全共治。
開辟冷鏈產品查檢“綠色通道”,進一步加快檢疫審批,優化通關流程,采取預約檢驗、集中抽樣、便捷出證等措施,實現通關“零延時”。推行疫情期間海關查驗貨物時收發貨人免于到場,實現查驗“零接觸”。全面推行“兩步申報”、提前申報與“兩段準入”監管作業方式相銜接,大力推進多元擔保通關模式,支持企業提高資金周轉效率。加快種苗、飼料等準入進程,優化檢疫審批流程,對符合要求的申請隨報隨批。推行“遠程面洽”和“網上報送書面材料”等方式辦理稽核查業務,鼓勵企業自查自報。指導企業規范管理,減少報關差錯,避免發生程序性違規。
保證水產品食品安全,使其能夠安全不受病毒污染的首要任務是防止病毒進入食品環境。為此必須采取幾項關鍵措施,包括提高清潔和衛生措施級別,對表面和高接觸點進行消毒,向工作人員傳授病毒知識以及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方法,加強諸如身體距離、洗手等規程,以及通過讓人員留在車內/在遞交單據和其他材料時對手進行消毒等措施加強安全。一般來說,經證明,SARS-CoV-2等包膜病毒與濃度為70%-80%的酒精消毒劑(乙醇、2丙醇、1丙醇)接觸一分鐘,其傳染力可顯著降低。含氯消毒劑(次氯酸鈉)對表面去污有效,含有季銨化合物(QUATS)活性成分的消毒劑也是如此。因此在食品生產環境中,上述消毒手段可用于各種表面的消毒劑。所有員工在與有冠狀病毒感染癥狀的人接觸后,應徹底洗手20秒鐘[2]。從事環境清潔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清潔活動時應穿戴個人防護裝備,如罩衫或制服、一次性塑料圍裙、手套和口罩。
支持企業利用“一帶一路”、中非合作論壇等合作機制開拓新興市場,密切關注俄羅斯、土耳其、約旦等國家地區的貿易政策變化,提前告知企業調整出口計劃,減少損失。鼓勵企業在國內外同時設廠,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支持優勢水產品出口。認真做好供港澳水產品安全穩定供應,引導企業以來料加工形式申請東南亞等國家原產地證書,規避美國征稅措施,推動水產品順利進入國外市場[3]。
由于水產品中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耐藥菌株隨之出現,迫切需要使用其他方法來殺滅水產品中的致病菌,噬菌體是一種較好選擇。目前,噬菌體在國內外已有部分最新研究,人們開始關注噬菌體對水產品中致病菌的作用效果,開展了噬菌體對水產品病原菌控制方面研究,取得顯著成效。因此,其在水產品安全控制中應用前景廣闊。目前,人們所關注的不僅僅是噬菌體對水產品中病原菌的殺滅作用,未來可通過噬菌體與水產品生物保鮮劑的復配,以延長其抑菌時間,取得更好殺菌效果;同時,還可通過噬菌體來實現水產品加工環境貯藏環境及加工器械的消毒;最后,可研究多種噬菌體的混合懸液,拓寬其抑菌譜,使噬菌體在水產品中的應用更加廣泛。相信不久的將來,噬菌體類新型抑菌劑將會面世,并為我國的水產品保鮮加工帶來深遠影響。
水產養殖業是我國民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今水產養殖業中存的問題對經濟發展、民生健康、生態保護等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首先應該對水產品養殖用藥的合理性進行嚴格監管,提高養殖技術,使用健康的養殖方法。其次,養殖戶的安全質量意識也需要不斷提升,以保障水產品的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