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十四五”開局之年,深圳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實施“5G+8K+AI+云”新引擎戰略,深入推進“5G+千行百業”應用,相繼出臺支持政策,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展現出強大動能和潛力。
最新數據顯示,深圳21家企業入選2020年中國電子信息競爭力百強企業,總量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軟件業務收入約占全國1/10,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二位,11家企業入選2019年中國軟件業務收入百強企業,總量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二位;7家企業入選2020年中國互聯網企業綜合實力百強企業,總量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三位。
(深圳特區報)
日前,記者從佛山市發改局獲悉,2021年1-9月佛山市招商引資工作情況已于近日公布。今年1至9月,佛山全市共簽約引進1億元人民幣或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261個。
記者了解到,佛山簽約引進的261個超億元項目,簽約投資總額達2196.62億元人民幣,含內資項目246個,簽約投資總額2122.10億元人民幣,外資項目15個,簽約投資總額11.46億美元。
其中重大產業項目(10億元人民幣或1億美元以上)51個,簽約投資總額1484.58億元人民幣,含內資項目46個,簽約投資總額1431.55億元人民幣,外資項目5個,簽約投資總額8.17億美元。
(南方+)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日前發表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顯示,2021年9月香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同比分別上升16.5%和23.5%。
統計數字顯示,2021年前9個月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同比上升27.3%。同時,商品進口貨值同比上升26.5%。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即使比較基數偏高,9月商品出口貨值繼續按年顯著增長16.5%。輸往內地、美國、歐盟和其他主要亞洲市場的出口明顯上升。2021年前9個月合計商品貿易總額達74337億港元,較2018年同期的高位超出13.2%。
(新華社)
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前三季度珠海市地區生產總值為2756.31億元,同比增長9.1%,兩年平均增長4.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40.74億元,同比增長4.0%,兩年平均增長0.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186.43億元,同比增長9.1%,兩年平均增長3.3%;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529.14億元,同比增長9.2%,兩年平均增長6.2%。
珠海市統計局分析認為,總的來看,前三季度珠海經濟延續了穩定恢復的發展態勢,同時也要看到,當前疫情反復、大宗商品價格高漲,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經濟恢復向好的動力減緩,鞏固穩定恢復發展仍需努力。
(珠海特區報)
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五十六次會議上,廣州市衛健委副主任陳斌作《關于健康廣州建設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廣州醫療資源布局優化成型,推動形成“一主、一副、五分、網絡化”的醫療衛生設施總體布局。已成立34個醫療質量控制中心,26個胸痛中心、22個卒中中心通過國家認證。
報告指出,廣州基層服務能力在提質向強,廣州基層醫改新路徑在全國推廣,“公益一類財政供給,公益二類績效管理”經驗寫入全國干部培訓教材。已構建城市15分鐘、農村30分鐘基層醫療服務圈。
(廣州日報)

編輯/王際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