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婉華 方怡暉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簡稱“《前海方案》”)。《前海方案》提出,開發建設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以下簡稱“前海合作區”)是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提升粵港澳合作水平、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增強香港同胞對祖國的向心力具有重要意義。
而《前海方案》要有效實施,保障措施必不可少。《前海方案》在保障措施中,首先提到的就是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前海方案》指出,堅持和加強黨對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區改革開放的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始終貫穿前海合作區開發建設全過程。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激勵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為前海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供堅強保障。
前海作為深港合作區,在地理上毗鄰港澳,處在“兩個前沿”的最前沿,是國內開放程度最高的地方之一。近年來,前海堅持頂層設計與實踐創新雙輪驅動,以前瞻眼光對黨的建設進行系統布局,形成了黨建的“前海探索”。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機關黨委副書記楊珊在接受《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采訪時介紹,總的來說,前海黨的建設近年來主要特點體現為?“六個新”。
首先是黨建創新取得新突破。前海構建的“1+6+9”黨建工程體系(即以“拓展融合型”黨建模式為1個中心;構建全領域政治引領、全業態組織覆蓋、全流程工作運行、全要素隊伍建設、全周期風險防控和全方位保障支撐等6大體系;開展組織力提升、初心使命傳承、海岸線強基、金色先鋒引領、人才服務筑巢、時代聲音傳播、民間使團培育、紅網客廳建設和親情暖風廉政等9大專項行動),搭建了前海黨建四梁八柱。
二是黨建引領凸顯新成效。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始終堅持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深圳、前海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務求實效。堅持“第一議題”學習制度,近兩年,召開黨工委及黨組(擴大)會議64次、局長辦公會議51次;組織黨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35次,累計約2900人次參加學習。堅持黨建引領中心工作,增強與香港發展關聯度,全面實施“兩城六區一園一場六鎮雙港”“前海企業大走訪”“前海行動”等專項行動,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前海率先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堅持利用工作交流會、前海讀書會、主題黨日、宣傳欄、前海先鋒、微信群等載體,推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前海結合自身實際,探索黨建服務港人港企新路徑。圖為“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計劃- 暑期實習”結營活動現場。
三是組織體系得到新鞏固。堅持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積極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從前海實際出發,打造“有隊伍、有組織、有活動、有陣地、有保障、有作用”的“六有”黨支部,建立并完善黨支部規范化工作臺賬,全面提升黨支部的組織力。進一步強化委屬各黨組織書記的領導責任,壓緊壓實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工作,推動實現黨組織書記履行黨建責任述職評議全覆蓋。
四是兩新組織黨建取得新進展。2020年底,前海兩新組織黨委正式成立,兩新組織黨的工作覆蓋、組織覆蓋進一步擴大。積極開展兩新組織黨建摸排、組織建設、企業服務“三同步”工作,2020年篩查非公企業7548家,實地走訪企業890家,摸排出有黨員的企業182家、黨員1851名,新轉入、成立非公企業黨組織5個,兩新黨組織和黨員較2019年分別增長了7.6倍、5倍。不斷強化黨建引領,健全兩新組織黨費返還、黨建活動、經費支持等工作制度,推動前海“兩新”黨建工作成規模、上水平。
五是陣地建設呈現新格局。認真落實市委“1+10+N”黨群服務中心體系部署,按照突出時代精神、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打造了前海黨群服務中心。推動廣東省委黨校前海教學基地、深圳市委黨校前海教學點成功掛牌,為復制推廣前海經驗提供了重要平臺。
六是黨員和黨組織發揮新動力。前海強化責任擔當,將黨員干部放到疫情防控、重大專項工作等急難險重任務一線進行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充分發揮黨組織書記的“頭雁作用”。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從機關各處室、局屬企業各黨組織中抽調80名骨干人員擔任網格聯絡員,在疫情防控一線進行鍛煉;抽調委屬各黨組織50余名業務骨干組成專班負責深改方案的具體措施落實工作。
楊珊表示,2020年2月,前海率先發布《關于加強自貿片區黨的建設的指導意見》,為全國自貿片區黨的建設交出了首份答卷。
在深圳桂灣三路與月亮灣大道交匯處,有一個集前海建設企業臨時辦公及一線建設者們居住于一體的前海建工苑社區。走進社區內,只見一棟兩層“鐵皮”小樓格外顯眼——前海建工苑黨群服務中心。進入這個專門為前海基層建設者建設的黨群服務中心,可見功能之多:各功能室全天開放,每晚小院里有露天電影、新時代大講堂有電視播放;親情聯絡室可以與家人視頻聊天;陽光資訊屋凝聚多方資源,為工友們提供心理咨詢服務、教育健康等知識講座;還有籃球場、建工書屋等,成為工友們學習娛樂的溫暖家園……
深圳市前海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前海控股”)綜合辦(黨委辦)主任黃天航向《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介紹,前海匯聚了一大批建設隊伍,同時在建的項目工地多達上百個,建設施工人員15000余人。在這種小地塊、密路網的建設環境下,按傳統模式搭建工棚非常困難,而且分散搭建的工棚條件簡陋,還會帶來安全隱患、食品衛生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前海管理局研究決定,由前海控股策劃,投資建設了總面積5萬余平米的前海建工苑,高峰期入駐了70多家企業、共計6000余名一線建設者。
而根據深圳基層黨建工作部署,前海合作區黨工委制定了在前海桂灣、前灣片區和集中臨建區建設具有示范效應的黨群服務陣地的整體計劃,即通過三年努力,在前海建成“1+3+N”的黨群服務中心陣地聯盟體系。“2018年底,為完善前海‘1+3+N黨群服務中心陣地體系,前海建工苑黨群服務中心應運而生。它是前海首個建在項目上的黨群服務中心。”黃天航說。
然而,前海建工苑入駐企業、人員逐漸增多,原建工苑黨群服務中心已經滿足不了入駐企業和人員的政治、文化、娛樂、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很多工友們工作回來,他們需要一些休閑、放松、娛樂的場所,但是附近都沒有這樣功能的地方。由于看到了他們的需求,并且經過調研,公司黨委牽頭,聯合入駐的大型央企等共建單位,對前海建工苑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擴大空間、完善功能、豐富內容的優化升級改造。”前海控股資產事業部研究策劃部部長陳智平在接受《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采訪時說。
于是,前海建工苑黨群服務中心優化提升項目在2021年7月2日啟用。其定位是打造集政治引領、學習培訓、文化娛樂、法律援助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黨建綜合體,營造一個“有溫度”的“一線紅色堡壘”。3個多月來,建工苑黨群服務中心開展黨課、安全培訓、義診、高溫慰問、觀影等各類活動40余次,中秋節前還組織了工友競猜燈謎活動。
在深圳中綠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工作的一線建設者何棵森參加了建工苑黨群服務中心舉辦的中秋節競猜燈謎活動。“過去在工地上過中秋節都很沒有氣氛,也沒有集體過節的條件。但是,今年在黨群服務中心舉辦的競猜燈謎活動里,我終于能在他鄉工地項目上,也能有過中秋的感受,覺得非常溫馨和溫暖。”
而建設前海招聯大廈的一線建設者黃正江也感覺自從建工苑黨群服務中心舉辦那么多活動后,工友們下班后有了休閑娛樂的地方,工友之間更和睦了。“過去大家下班后都比較無聊,無所事事,有的時候很小的事情都會引起爭吵。但是現在,大家下班回到家,洗個澡,就出來黨群服務中心的廣場上占位置看電影了。工友之間的摩擦都減少了。而且還有義診等活動,關心我們工友的身體健康狀況。我感覺他們的服務很到位。”
除了眾多活動外,建工苑黨群服務中心啟用同時,前海控股黨委在建工苑15個樓宇設立了30個黨員先鋒崗,黨員“三亮”(亮身份、亮行動、亮服務)做樓長,公開照片與電話,工友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找黨員。截止目前,30名黨員先鋒崗接聽電話協調解決民生訴求25件(主要為漏水、斷電、環境衛生問題),“有問題找黨員”成為工友們的共識,黨的政治引領和為民為企服務的功能日益凸顯。
來到前海桂灣金融核心商務區,只見一個火炬型的塑像格外亮眼。特別的是,從上空俯視下來,這個火炬雕像呈現出來的是字母“Q”。而從正面望去,“火炬”與其背后的“H”型建筑遙相呼應,由近及遠依次形成了“前海“二字的拼音縮寫。這里便是前海黨群服務中心的旗幟廣場。
楊珊介紹,前海按照突出時代精神、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打造了前海黨群服務中心。自2020年7月1日中心啟用以來,開展了信仰對話——紀念建黨99周年系列活動、前海合作區黨工委“黨建領航月”系列活動、前海青馬工程系列活動、前海青春學堂系列活動等一系列黨建活動,豐富了思想教育載體和抓手,同時還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黨政機關、社會組織、企業參觀團體762批次,共計22754人次。

前海建工苑黨群服務中心在中秋節前組織工友參與競猜燈謎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前海黨群服務中心還是服務前海139個黨組織,1900多名黨員以及桂灣金融核心商務區200萬平米樓宇的黨建陣地。因此,其提供具有商圈特色的黨建服務,實現商圈發展的共建共享。
前海黨群服務中心管理員黃培雅向《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介紹,不同于大多數黨群服務中心定位的服務群體為周邊社區群眾,前海黨群服務中心還聚焦桂灣核心商務區商務樓宇、商圈廣場、非公企業和各社會組織群眾,踐行“政企共建”理念,著力發揮基層黨建“筑巢引鳳、搭臺唱戲”的引領功能,推動基層黨群服務資源由單一封閉向社會化、共享型轉變,打通前海片區資源互聯路徑,將前海黨群服務中心轉型升級為溝通上下、協調四方的樞紐型平臺,全力打造具有前海特色和示范意義的城市綜合體黨建品牌。
同時,前海黨群服務中心多方融合創新,依托黨建工作陣地平臺,架設有效溝通橋梁,結合前海實際,探索黨建服務港人港企新路徑。
8月21日,“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計劃-暑期實習”結營活動在前海黨群服務中心前海學院正式落幕,來自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昆士蘭大學等學校40余名港澳臺籍青年參加。為幫助香港青年加快社會融入,本次暑期實習結營活動通過港籍資深職場前輩、港籍企業家導師分享工作經驗、商務技能、職業規劃等環節,為港澳青年現場講解職場商務禮儀、交際舞會等實用內容。
“除了暑假實習的活動外,前海還會舉辦港澳青年職業能力提升訓練營等活動。參加的港澳青年可以到前海石公園、前海展示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及前海國際會議中心等地點‘打卡,還有資深職場導師帶來實訓課程。同時,他們還能到優秀企業實地學習。”黃培雅說。
這些都是前海透過黨建引領,探索服務港人港企的縮影。楊珊表示,前海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著力服務港人港企,針對調研發現的國際人才來深工作生活132個痛點難點問題,編制了國際人才來深一站式服務421項清單,通過“系統化、標準化、智慧化、模塊化、品牌化”的服務模式,為港人港企在前海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例如,在對港人港企廣泛調研基礎上,前海聚焦港人關注的共性需求、普遍問題,一次性推出《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實施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等以“深港合作”為顯著特征的8大優惠政策,涵蓋人才、辦公租金、總部企業、金融物流等領域,出臺實施后將有力支持港人港企在前海便利生活、創新創業。
另外,前海還實施“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計劃”,每月組織前海企業提供100個以上工作崗位;為香港人才創業提供全方位保障,發放七批次港澳青年專項扶持資金;落實境外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累計認定8批次共1434人次前海境外高端緊缺人才,其中香港籍人才占總認定人數50%以上;加強香港人才住房保障,實現港人住房“應保盡保”并實行租房補貼政策。
編輯/余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