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
近日,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脾胃肝膽病科來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他因肚子發脹、胃口不好、飯后不消化、大便不暢、全身無力前來就診。經相關檢查,該患者被確診為脂肪肝,但讓人費解的是,他并不胖。
患者也很郁悶:“我也不胖,雖然鄭州暴雨和疫情期間居家沒怎么鍛煉,經常久坐,可這期間體重也沒增加多少,脂肪肝怎么就突然找上了門?”
久坐容易造成腹型肥胖
該院脾胃肝膽病科五病區主任醫師劉曉彥介紹,久坐也可能會導致脂肪肝。
首先,久坐容易造成熱量過剩。久坐則活動減少,熱量消耗減少,若飲食沒有調整,吃的和原來一樣多,熱量消耗不完,多余的熱量會轉化成脂肪,增加脂肪肝的發生風險。
其次,久坐會導致腹型肥胖。坐著的時候摸肚子會發現,此時腹部比較松弛,多余的脂肪組織更容易在腹部、腰部堆積,容易造成腹型肥胖,進而導致脂肪肝,還容易出現尿酸、血脂升高的情況。
《黃帝內經》中有云:“久臥傷氣,久坐傷肉”,長時間坐位,周身氣血運行緩慢,容易導致肌肉缺乏營養,造成肌肉量(尤其是四肢肌肉)減少或松弛無力。“總的體重也許沒有大的變化,但胳膊、腿細了,腰粗了,肚子大了,脂肪肝也隨之而來了。”劉曉彥說。
居家身體也要動起來
既然久坐能夠導致脂肪肝的發生,那么疫情期間該如何防止居家久坐患上脂肪肝呢?劉曉彥對此給出了三點建議。
學會吃。疫情居家期間,相對于平時,運動量減少,不能吃得過多、過飽,要“管住嘴”,學會“吃”,做到食物多樣化、口味清淡化、營養均衡化,飲食原則是低熱量、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體重超標的朋友們可以每周吃1天~2天水果餐或輕斷食,更有利于減重、降脂、保肝。
動起來。建議居家辦公的人群,養成“課間”休息的習慣。就是模仿學校上課的規律,每過30分鐘~40分鐘,強迫自己放松休息10分鐘,其間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健身運動,例如健身操、頸椎操等,以促進氣血運行,防止頸椎病、腰椎病等出現。平時健身的習慣也不能丟,可以在室內做疏肝健脾操、打太極拳、做八段錦、練瑜伽等,或在小區、院子里等小范圍慢跑、快步走等,推薦早起或下午、晚餐后三個時段進行鍛煉,每天1次~2次,每次半小時左右,運動強度以全身出汗后再運動10分鐘~15分鐘為度。
藥別停。不少脂肪肝患者合并有高脂血癥、高血壓、糖尿病等并發癥,需長期口服降脂、降壓、降糖等多種藥物,或者需口服中藥調理,居家期間盡量堅持用藥,不要因為特殊時期取藥不便就隨意停藥,最終導致病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