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曉瑜 張涵
摘要:良好的衛生習慣有益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更可減少一些胃腸道疾病的發生。對幼兒智能的發展及培養有高度文化的一代都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年齡小、體質弱、抵抗力差加之父母、爺爺奶奶的溺愛不少孩子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在很大的程度上滋長了幼兒不良衛生習慣的形成。因此,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積極創設和諧的環境建立融洽的師幼關系促進幼兒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衛生習慣;重要性
一、借助文學作品的力量讓幼兒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在對幼兒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方面要采用多種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文學活動是幼兒園常用的教育形式,通過故事、看圖講述、兒歌等讓幼兒知道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使幼兒初步了解和區分正確的行為和錯誤的行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優美的文學不僅能陶冶幼兒的情操讓幼兒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還能教育他們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比如我班有一位不講衛生的小男孩,每天來到學校口袋里都裝得滿滿的,什么東西都有,每天檢查他睡覺的床上也有許多亂七八糟的東西,老師給他說了幾次他還是老樣子。針對這種情況我每天抽十分鐘的時間給小朋友講“你喜歡誰”、“小豬變干凈了”、“母親河哭了”等等講衛生的故事。這樣過了不久他真的改變了許多,同學們喜歡跟他玩了,老師也喜歡跟他做好朋友了。
二、讓幼兒進入角色加強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訓練
培養幼兒衛生習慣與自理能力離不開感覺器官的活動,在訓練培養中促使感覺器官不斷發展,又使能力習慣不斷形成,兩者互相促進、互相作用。游戲是進行幼兒感覺器官教育的基本形式。游戲過程中幼兒最容易進入角色接受教育。通過游戲幼兒將學到的東西親身加以體驗加深印象,逐步融入日常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如我們在學了歌表演《豬小弟變干凈了》后孩子們都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指甲長了、頭發長了會主動叫媽媽剪,看到別的朋友臉臟了會學著歌詞對他說“快去洗洗吧”。在聽了故事《小池塘》后孩子們明白了每個人只要扔一個小東西池塘就會變成臭水塘。于是平時在班上亂扔紙屑的現象明顯減少了,看到丟在地上的玩具也能主動撿起來了,并把它們運用到家庭生活和幼兒園生活中,家長普遍反映孩子進入幼兒園后講衛生懂事了。
三、重身教勤言教為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創造環境
在進行教育引導的同時教師更應注重自己的榜樣作用。教師的言行對幼兒具有權威性,幼兒會不加選擇的加以模仿,良好的教師風范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教師的一言一行幼兒都會模仿,一個脾氣溫和的教師往往會贏得幼兒的喜歡。當幼兒做了錯事時,教師要耐心細致地關懷愛護他們,而不是粗暴地訓斥他們,要幫助他們改掉不良習慣。因此教師良好的表率作用對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儀表方面教師要衣著整潔,精神振作,語言方面要讓幼兒感到親切,行為上要熱情大方,經常給幼兒加以幫助,提高其自理能力,為幼兒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四、一日活動中以表揚、鼓勵為主少懲罰
教師在一日活動中要橫向看待每一個幼兒,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懲罰。一位哲學家說 “把最差的學生給我,只要不是弱智我就能把他變成優等生。”有人問他成功的密訣時他說 “其實很簡單就是表揚?!庇變嚎释扇藢ψ约旱男袨樽鞒鲈u價,也對成人的評價十分敏感,他們總是喜歡得到肯定的評價,哪怕是一個和藹可親的眼神、微笑、輕輕的扶摸、點頭、擁抱、親吻等等。在一日生活中教師要不斷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只要有一點進步就要即時進行表揚,讓孩子明白這樣做是對的從而繼續堅持下去。
五、家園聯系取得家長的支持
當前的幼兒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和兩代家長們對他們的溺愛使大多數幼兒比較嬌氣,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不易形成,獨立生活能力比較差。因此取得家長們的支持是幼兒良好衛生習慣能否養成的關鍵。教師要即時將各階段的教育、教學內容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取得家長的支持,給孩子一個完整連貫統一的環境。
一個有良好衛生習慣的幼兒,既是一個健康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大膽”、“主動”、“自信”、“樂于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綱要》再三強調要讓幼兒主動活動,而皮亞杰也曾說過兒童是自己的哲學家教育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尊重主體、認識主體、熱愛主體。只有充分地尊重幼兒使其發揮應有的主體性幼兒才有可能主動、積極、創造性地活動。幼兒園的衛生習慣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也就是說幼兒教師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使幼兒的良好行為內化,為他們自身內在的素質培養健康的生活實施健康的教育。陶行知針對當時中國國民體質的實際狀況認為教師要針對幼兒的實際生活,向他們進行一些必要的衛生常識教育如飲食衛生、睡眠衛生、活動衛生等使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自覺維護身體健康。另外教師還可根據條件組織好室內外活動使幼兒的體格得到鍛煉促進,兒童身體的正常發育,使之長大后成為有生活能力的國民。
參考文獻:
[1]陳劍楠.淺析幼兒衛生意識的培養策略[J].讀寫算,2021(21):61-62.
[2]談婭妮.學前教育中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2021(0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