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中共沂南縣委人才發展服務中心 山東臨沂 276000
激勵機制的意義在于滿足事業單位員工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其中物質需求包括安全和生理,精神需求包括尊重、社會化和自我價值實現。事業單位在構建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時,應從自身和員工的實際情況出發,尊重不同層次員工的需求,提高員工的責任感和對工作的關注度,完成工作后滿足員工的成就感,進而發揮激勵機制的應用作用。比如以某機構為例,為不同入職時間的員工提供相應的福利政策,為工作表現突出的員工設計精美的紀念獎杯,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對其工作成果進行總結和表彰,并給予500-2000元不等的獎金,既能滿足員工的精神需求,又能提高其薪酬水平,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對機構的忠誠度。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的目標,讓員工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加盡責和負責。其他員工看到后也會對他們起到借鑒作用,可以積極發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從而獲得相同甚至更好的榮譽[1]。
傳統的人力資源配置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在事業單位的日常工作中收效甚微。需要從薪酬、制度、福利等角度進行分析,構建適合當前事業單位建設的人力資源配置模式。因此,事業單位應打破傳統的以福利津貼為補充的按勞分配的薪酬分配模式,推翻薪酬壁壘對激勵機制應用的限制,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建立相應的動態管理和控制機制。在精神物質激勵的背景下,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積極引導員工的工作意識和工作行為,嚴格執行適合事業單位發展的績效考核制度。在鼓勵員工通過工作提升自身價值的同時,給予其適當的危機感,在危機感中加入級聯度機制,加大對長期評價結果不佳員工的懲罰力度,可以體現在晉升標準上。例如,對于評價結果長期處于“差”狀態的員工,機構可以對其進行降職,實現“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吸引員工的注意力,使其時刻規范自己的行為,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確保機構內部形成良性競爭,完成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2]。
在構建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時,機構應該從員工個性化的角度出發,不應該局限于相同的規章制度。而是要積極與員工溝通,聽取員工對機構發展方向、績效考核評價標準、薪酬福利待遇設置、崗位與自身價值實現的契合度等方面的意見。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采用匿名制對現有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進行投票,建立更符合員工需求的個性化激勵機制,拓寬員工對福利待遇的選擇范圍,實現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高度自由化,在日常工作中事半功倍。此外,事業單位在制定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時,應充分融入績效考核機制,細化原有績效考核項目,創新考核標準,避免獎金支付與員工實際工作條件不符,影響其他員工對事業單位的忠誠度。同時,激勵機制應堅持多勞多得的基本原則,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保證員工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社會福利待遇的匹配,借助相應的薪酬分配制度滿足員工的需求,從而提高事業單位的整體工作水平[3]。
為了確保事業單位制定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符合要求并能在日常工作中實施,需要保證激勵機制的規范性,從領導層面深刻認識激勵機制的重要性,保證制度的實際效果。機構可以采取差異化的激勵措施,為不同類型的員工提供相應的福利,以盡可能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比如某機構分析不同年齡段員工的心理,制定相應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對于年輕的業務骨干,可以結合自己對成功的渴望,提供更多的提升空間,搭建成長平臺;對于中年員工,應該給予他們更加務實的激勵方案,提高他們的工資標準和福利待遇;對于新員工來說,要從精神和物質兩方面進行激勵,保持獎勵總量不變,降低各級獎勵金額,進行多層次的淺層獎勵,鼓勵他們進一步進步。為了實現差異化的激勵形式,機構需要深入員工,充分了解不同員工的實際需求,在規范激勵機制的基礎上增加激勵機制的人文關懷,從根本上提高員工的生活水平,讓員工更好地感受到機構的溫暖,增強員工的認同感和對機構的理解,讓員工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一是事業單位要將其權利下放給人力資源部門,構建更加完善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最大限度地滿足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同時,為了確保人力資源部門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事業單位領導應通過各種渠道聘請高級專業人員培訓人力資源管理員工,確保人員的綜合能力能夠滿足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有效實施。
第二,事業單位領導要在本單位內普及激勵意識,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員工都要深刻認識到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重要作用,可以看作是日常工作的操作導向和招聘工作的就業導向。明確各部門的工作屬性和工作職能,保證事業單位集體利益與員工個人利益和諧共存,積極轉變日常工作作風,將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內化為工作動力,外化為工作行為,全面提升事業單位工作效率。
第三,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實施需要相關政策和文件的支持,應在員工培訓階段實施,以確保所有在職員工都能充分了解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相關政策,并在日常工作中靈活運用,及時發現政策漏洞,采取有效措施向上級反映,通過合理采納員工意見,完善現行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同時,在專業監管部門的幫助下,對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實施進行監控,確保制度的有效實施。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應充分認識到人才在企業各項任務執行中的重要作用,將激勵機制引入人力資源管理,改變傳統粗放的人力資源管控方式,采用更加科學、人性化的管控方式,從而挖掘內部員工的潛能,更好地完成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工作,確保各項活動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