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燕
(中共豐都縣委黨校,重慶 408299)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來自人民,向往著超越“小康社會”的公正、民主、安全的美好生活,其規模之大、影響之深,決定了政治參與的重要性。做好新形勢下新的社會階層政治參與的管理服務,讓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擔當政策落地享有者中實現目的和手段的統一,是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順利開展的時代課題。
唯物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反作用。黨員和干部的政治意識形態影響著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主體意志,黨員和干部錘煉為民情懷是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強化政治自覺、重視政治參與的人和之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強化政治信念和行動自覺,有助于形成權威主體,是體現人民意志的“該”字保險。
體制內的干部講政治,是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增強主體意志、強化政治自覺的人和之基,集中體現在為民“服務”上。
1.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干部立正德,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在風險考驗面前筑牢理想信念,用“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增進政治信任;在愛國為民情懷里恪守執政為民理念,強化政治自信的自豪感;在克己奉公中造福人民群眾,自覺戒奢少欲,不貪圖高于當地人均純收入水平的工資福利待遇,讓“政府過‘緊日子’,百姓過‘好日子’”成為現實,把貪污腐化扼殺在搖籃里,弘揚政治自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爭做“四有干部”
干部干事創業要“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忌急功近利、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要弱鳥先飛、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發揚“狠勁、巧勁、韌勁”相結合的釘釘子精神,用任勞任怨的全局意識腳踏實地。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的殷殷囑托,這有助于提高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政治意識自覺,從“兩耳不聞窗外事”轉變為“俯首甘為孺子牛”。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政治自覺是其政治參與的前提條件。
1.政治信念自覺
要助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政治信念意識化。要強化運用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的理論,堅定信仰信念;要追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發展歷程,堅定宗旨意識;要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根本原因,堅定理想信念。
2.政治行動自覺
敢于直面問題、勇于修正錯誤是我們黨的顯著特點和優勢。黨的自我革命有效避免使黨員腐化和官員慵懶等問題影響階層自覺,提升黨員為民服務和干部擔當作為的認可贊許,統籌兼顧黨性錘煉、本職工作和政治參與,用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形成權威主體,以在政治參與中積極建言獻策為重點,在服務社會的各個方面中積極行動,持續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并組織參加“感恩相伴、振興鄉村”等系列活動,為基層困難黨員、抗震救災、教育事業等捐款捐物。
唯物史觀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領導層的實際工作效果維護著包括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內的人民群眾的權利,領導層弱化形式主義是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增強能力素養、運行政治參與的地利之石。從客觀上講,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強化學習、積極活動,有助于實現真理陳述,是維護人民權益的“能”字保障。
領導層是維護人民大眾的權利利益的地利條件之二,其工作效果影響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利益表達,形式承載著內容,弱化形式主義,有助于避免工作內容流于形式、偏離目標設定。
1.重視基層調研
領導層應充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一書里的工作思維,尊重解放思想和依靠群眾的發展規律,結合“興調研、轉作風、促落實”的頂層設計,用“五勤”,即心勤、腦勤、手勤、腳勤和口勤,調研基層實踐的作用與反作用力,為上一級領導層決策遞交基層實際情況,打開體察民情、科學決策的一扇窗,避免“出發一車子、開會一屋子、發言念稿子”的欺上瞞下式調研,提高工作實效,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提供實現真理陳述的成長可能。
2.堅持求真務實
根據《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領導層應堅持密切聯系群眾,領悟創新理論,依法依規拒絕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數字任務”,傳達落實降低“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的資源浪費現象,做有擔當敢奉獻的干部職工,營造創新創業的政治氛圍,努力取長補短,預防怨聲載道甚至走向不愿晉升或辭職務工的南轅北轍之路,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中的實力干將發揮作用提供人才保障。
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實現共產主義的根本特征。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環境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一切外因都要通過內因起作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自我成長是其政治參與的決定性因素,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提升能力素養、具備“時代話語權”是新時代統戰工作的核心要義。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話語權”是其動力養成的集中體現和共同著力點。
1.在學習中提升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要積極參加“向老師專家學”的集中學習,結合分散自學,向書本、網絡、實踐系統學,學原著、悟原理,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實踐的統一中探尋規律,向“為人民服務”的先進典型、時代楷模學,尊重前輩,吸取群眾生產生活智慧,在學習中錘煉能說能寫的政治本領。
2.在活動中成長
積極參加社會服務活動,創作文藝作品,貢獻統戰文化。除了參加活動會議,還要參加座談會,積極參加理論研討,逐步提出能被采納的意見建議,進而向特約人員轉變,反映民生政策于群眾的得失完善中。最終在民主協商健全下的人大、政協活動會議內,為專題會議提供文章報告,提升提案質量,助推辦理效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用理性“話語”成就政治參與,有利于公共決策的完善和公共服務的發展。
唯物史觀認為,每個人都在既定的歷史條件下創造自己的歷史。組織培養激發著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建設活力,豐富黨內活動和推進組織培養吸納是創設客觀環境、用好政治參與的天時之力;在實踐中做,健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政治參與的體制機制,著重提升環境教育,有助于搭建平臺渠道,是激發建設活力的“會”字保證。
培養吸納甘當“人民勤務員”的優秀年輕干部是一件關于國家命運、人民福祉的大事。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組織路線上的體現是公正用人,是民主政治的健全本身,是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成長成才、用好政治參與的天時力量。
1.健全保障體系
強化后備干部動態管理和任前公示公告,保障數量夠和質量優的統一,排除為一己之私而損人害己的人;加強在職監督管理,堅持忠于黨和本領強的結合,將其放到基層教育培養,在實踐錘煉中培養政治本領,實行正向激勵和反向懲戒雙向機制;增進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堅持把握規律與獎勵使用并行,打通始終如一、言行合一的才能發揮的平臺渠道,建設高素質為民服務的領導干部隊伍,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體制內外的貢獻成長提供平臺。
2.創新方式方法
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智庫建設,在領導干部推進決策制定全面深入中,不因能力局限而失職瀆職被“泛濫問責”,維護其合法權益;提供“互聯網+”技術支持,在領導干部整合力量助推公共服務落地生效中接受群眾監督,杜絕“損公肥私”,在網絡監管的強大作用力下,對作繭自縛的領導干部嚴懲不怠,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自由全面發展擴展渠道,助力時代智慧的貢獻匯聚。
創設客觀環境、加強教育引導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開展統戰工作的必然抓手,有利于激發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政治參與的意識和能力。
1.注重理想信念教育
把統戰理論政策納入社會主義學院教學內容,在統戰部牽頭下多方聯動,時間分類、空間分層開展專題報告會和座談會,開設聯誼講座和“外聯內通?創業論壇”,增設舉辦“新社會階層人士黨員培訓班”等教育實踐活動,通過赴革命老區接受紅色教育,組織干部到企業掛職鍛煉等方式,實現大團結、大聯合。
2.體制內外環境塑造
一是體制內完善。遴選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中的德才兼備的律師進入法院、檢察院等機關組織,培養選拔政府臨聘人員(志愿者)和“優秀社會工作者”進入政府公務員隊伍;根據整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整體的政治自覺和能力素養,在黨政部門安排一定數量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青聯委員,工商聯常委、執委等,重視黨外人士提拔黨政干部的質量;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工商聯、婦聯等社會團體在鄉鎮基層組織建設中實現全覆蓋,評選“社會主義優秀建設者”,在主流媒體上對統戰工作的成功典范進行宣傳報道;創新社會治理服務方式,在知聯會建設基礎上,開展調查研究、“三下鄉”、“送醫、送藥、送法”等服務社會活動;組建網絡界人士聯誼會,落實真實有效的考核督查,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二是體制外發展。探索創新養老金保障制度和職稱評聘結合示范機制,保障擁有發明專利和具有突出貢獻的新社會階層人士的退休生活和在崗福利,在享受權利中履行發揮專業特長的貢獻義務;監管社會組織的違規操作,如根據中共中央統戰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律師行業統戰工作的意見》,規范基層律師亂收費、不作為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