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結見 贛南師范大學科技學院體育系 廖倩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眾所周知,民俗體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內容。它的發展歷史悠久,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是我國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氣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表征和體現,具有強大的價值和功能。但是,在歷史的變遷,社會的變革的影響下,在充分發揮其價值的同時,其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較大的困境,尤其是隨著社會的商業化的加劇、市場化的不斷發展、工作的效能化的提高、生活的便捷化的提升等,這方面表現的更為明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淡出人們的視野之中了。
民俗體育文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是贛南地區人們特有的一種民族民俗文化,其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自己的理念,不斷的吸收外來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體系,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是彌足珍貴的民族傳統文化。然而,在面對當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消失的現狀下,對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歷史源流進行梳理研究,有利于正確認識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同時,對加強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來說,也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要探究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起源,首先就必須對客家、客家文化及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等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了解。何為客家?何為客家文化?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又是如何產生與發展的?只有了解了這些內容,才可以為我們更好的了解和把握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歷史源流奠定相關的理論基礎。
所謂客家,就是指針對原土著居民而言,那些為了逃避戰亂、自然災害等從異地他鄉遷徙而來定居下來的族群,他們是特定時代背景下歷史變遷和社會變革的產物。相關研究表明,在西晉永嘉之亂之后,大量北方中原漢民南下遷徙,而后定居南方,成為早期的客家先民。因此,客家植根中原,母系于中原。此外,從民族特性上也可以看出,客家系漢族民系,是一個具有顯著地域特征和廣泛影響的民系之一。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它涵括智慧群族從過去到未來的歷史,是群族在自然的基礎上一切活動的內容,是群族所有物質表象與精神內在的整體。在人類社會歷史進程中,文化是人類社會一種特殊的精神活動,它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包含了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兩個方面。所謂客家文化,則是指客家先民南遷時所保留的中原文化及南遷過程中不斷吸收外來文化融合發展而成的文化,它包括客家人生產、生活過程的各個方面,是客家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創造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總和。
在了解了客家及客家文化之后,我們可以更好的認識和了解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它從屬于客家文化,是中華優秀的傳統體育文化。它的形成與生產勞動密切相關,是客家先民在生產勞動過程中逐漸衍生而來的。然而,農業生產勞動又是以人的身體活動為基礎的(包括走、跑、跳、投擲、攀爬等),所以,客家民俗體育文化起源于生產勞動。另外,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形成除了與生產勞動相關外,還與古代軍事操練活動有關。據了解,在古代,軍隊為了更好的獲得勝利,都會進行一些騎馬、射箭、技擊、摔跤、拳擊等軍事技能練習,在軍事操練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名為武舞的民俗體育文化表演形式,這也是客家民俗體育文化起源的又一個重要方面。同時,在每年的節日慶典上,客家先民都會舉辦一些獨具特色的民俗體育活動,而活動中都會進行一些特殊的舞蹈和身體表演儀式,這也是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起源之一。
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它是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它而言,早期的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就是中原漢民本身的民俗體育文化。因此,在探究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起源時,我們可以追溯到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起源,它形成的基礎和過程也是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形成的基礎和過程。
隨著歷史的變遷、社會的變革,客家先民因逃避戰亂和民族分裂,大量南下遷移進入贛、閩、粵交界地區,致使原著居民的人口結構發生了改變。在進入贛、閩、粵交界地區后,他們開始與原著居民發生交往和接觸,在不斷的交往和接觸的過程中,慢慢的出現了民族之間的文化融合,甚至是血緣的融合,一些民俗體育活動也發生了初步的融合,一些典型的客家民俗體育活動也因此而形成。客家先民南遷定居后,他們與原著居民之間相互學習、相互適應,民族之間的文化發生了接近性的傳播與滲透,逐漸形成了一種以中原文化為主體的多元化的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因此,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內容是多元的,是一種多元化的融合文化,是一定歷史條件下多元文化相結合的產物。為此,我們在探討、分析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形成的過程中就不得不綜合中原漢民本身的民俗體育文化及贛南原著居民的民俗體育文化兩方面來考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形成過程。
從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起源、形成過程可得知,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是客家族群生產、生活等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生存智慧、價值觀念及生活方式的集中體現,是十分珍貴的文化遺產。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一定的危機,尤其是以奧林匹克文化為中心的西方體育文化全球化的影響,給我國的民俗體育文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使我國民俗體育文化的歷史地位正一步步的減弱。面對強勢的西方體育文化,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如何在多元文化激烈競爭的狀況下獲得更好的發展,是我們面臨的一項重大的考驗和挑戰。
近代以來,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正積極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對其進行挖掘、整理、開發、利用及創新,有利于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更好的傳承與發展。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不斷創新,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挖掘和整理、開發和利用,其所擁有的精神和內涵也將越來越豐富,其所蘊含的功能也將越來越多,其所具備的價值也將越來越大。
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植根于中原漢民的本土文化,是中原漢民本土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其在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吸收、融合原住民的文化特征,逐漸形成了自身獨具特色的文化體系,是一種多元化的新質文化,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然而在面對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局面,這種新質文化就顯得極為珍貴。因此,如何更好的使其得到傳承與保護,將成為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
思想決定行動,要做好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要從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角度,提高戰略定位和工作布局,充分認識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傳承與保護的重要性,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真正落到實處,要納入地方文化發展的規劃和行動中。此外,也要提高贛南客家人民對客家文化的認識,改變他們陳舊的傳統觀念,努力培養他們對文化傳承與保護的自覺意識,積極參與到客家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中來,共同謀劃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發展之路。
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不能只是口頭上的一句空口號,必須建立、健全與之相適應的配套保護措施。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地域特征,挖掘、整理、開發、利用相結合,努力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元化的民俗體育項目。要充分利用各類民俗體育文化資源,通過民俗傳統節日、民俗旅游等方式使其廣泛傳播,從而使民俗體育文化深入人心。建立、健全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保護措施能夠為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地方政府應積極謀劃,拓展思路,不斷創新發展,努力探索出符合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特征的有效保護措施。
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從屬于客家文化,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而客家文化又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資源,是提升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根本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史以來,傳統文化的發展都不是僵固不化的,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而逐漸變化的。我們不能把傳統文化當成是歷史的沉淀和積累,而是要讓其更好的面向現代、走向未來,永葆時代的先進性。因此,我們要有開闊的眼光,要能夠站在時代的前沿,構建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長效動態保護機制,使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真正得到延續和發展。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國文化也逐漸走向全球化,在經濟、文化大繁榮的時代,如何抵御外來文化的影響,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走向世界文化大舞臺的中央,建立文化自信,這需要我們對自身的優秀傳統文化有一個明確而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同時還需要我們不斷的傳承和發展,將其發揚光大。對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歷史源流進行研究,有利于我們較好的把握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歷史脈絡,進而更加的有利于贛南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