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偉 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
構建符合我省中高職學校狀況和學生認知能力“3+2”培養模式下的兩個階段的太極拳課程思政和教學方法體系,實現在“3+2”培養模式下中高職太極拳課程思政內容體系的優化與整合,形成符合實際的有效機制,是實現中高職教育階段完成個人職業素養,使學生更好的實現終身體育意識,培養學生體育習慣,提供強有力的課程保障。在實施路徑與方法中要深入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線下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釘釘、微信等平臺,開展自學、探究、討論等教學環節,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采用任務驅動法,落實課前課中課后三環節在教學中,“3+2”中高職貫通模式下太極拳課程思政采用任務驅動法等方法,認真做好中職和高職兩個教學階段的太極拳課程思政的有效銜接。
中職階段通過教師設計太極拳的教學環境、發布簡單易于感知的教學任務等手段促進學生掌握的太極拳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將思政教學相關內容融入其中,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收集整理信息,實現思政內容的傳遞。在高職教學階段太極拳課程思政建設方向為通過建立三位一體的思政課程體系,以推進思想政治課程、專業課程、通識課程的有效結合,進一步對課程教學團隊開展合理規劃,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有效創新,并建立完善評價體系,實現思政課程與其他課程的協同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本論文就我國目前“3+2”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下太極拳課程思政的現狀和有效開展建議作出以下陳述。
目前關于“3+2”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太極拳課程有效銜接的研究在國內尚屬首次,對與“3+2”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體育課程設置借鑒的文獻資料十分有限。通過在中國知網和萬方文獻數據庫進行檢索,查找“中高職體育課程有效銜接”為主題的相關文獻的學術論文僅有20余篇,在“3+2”貫通培養模式的太極拳課程銜接領域更是只有一篇文獻,這足以證明在這個領域我國的專家學者研究和關注不足,通過查找還未發現關于我省教育專家和相關人士在“3+2”貫通培養模式的體育課程領域出版相關學術文獻。在查找其他學科在“3+2”貫通培養模式的課程思政領域相關文獻中,英語學科方面出現60余篇學術文獻,語文學科方面出現50余篇學術文獻,從這個現象中我們能發現在“3+2”貫通培養模式的課程思政領域體育學科是明顯研究和關注不足的,這也表明我們在這個領域的研究是非常迫切的。通過知網文獻和百度文獻查閱了解到國外的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的職業教育開展較早,其中中高職教育的課程已經建立了以適應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為基礎的“文化素養+職業技能”的培養方式,尤其是體育課程考慮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身體素質、學科邏輯體系等因素。尤其以英國為代表的以單元課程為主的體育教學模式,我深感到國外中高職貫通體育課程領域已經明顯的領先于我國,他們的課程設置的理念和經驗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鑒,這對我國“3+2”中高職體育課程體系建立發展有很好的促進和導向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轉型,產業結構調整更多依賴于科技進步管理創新的高素質人才,因此,服務經濟社會的職業教育也從注重外延和規模的擴張,走向提高人才質量和層次內涵建設之路。“3+2”模式體育課程思政是實現中高職體育課程內容質量,提高學生身心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有效途徑,滿足社會對高端型人才的需求。
在當今社會經濟日新月異的發展下,建立和完善的終身體育教育體制是我國經濟有效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中高職體育課程思政有效開展是構建職業教育的橋梁,是實現學生構建終身體育思想的重要舉措,使學生養成終身體育意識,形成健康的運動習慣,滿足各時期培養階段的學生不同的需求,更大程度發揮體育育人效能,真正實現整個職業教育時期體育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保障。
“3+2”培養模式是中高職協調發展促進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體育教育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受到社會各界認可,中高職體育課程思政的有效銜接和開展,是保證體育教育多樣化、個性化、高效率的途徑,是保證各個教學階段教學目標的實現和落實體育教學的任務。
太極拳課程思政是為了解決高等教育方向性問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體育課程思政已經正式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的組成部分,課程思政是培養高校大學生價值觀,是引領學生與民族共命運共呼吸,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重要保障,課程思政是解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連貫性問題,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能夠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提升政治覺悟。課程思政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目前正是發展的關鍵期,需要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養。
“3+2”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太極拳課程思政要做到思政理念與體育教學實際相結合,了解和掌握授課對象與學情分析。在制定太極拳課程思政的教學計劃前,教師首先要及時掌握學生的身心狀態和需求,了解學生的優點和不足,有針對性的制定和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比如中專、中職院校的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優點是動作模仿學習和短時記憶再現能力較強,思維和智力已經趨向于成熟穩定有利于教師教學的實施。但是缺點是學生學習主動力不強、學習持續力不足、學習自律性偏弱,但對體育運動學習興趣不強;遇到困難畏手畏腳不敢展現自我,這些都需要有效開發與深入引導。在高職階段學生的心理和身體進一步趨向于成熟,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所以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選擇適應學生和社會要求的教學方法,調動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意識,探索和創新各種方法組合。另一方面太極拳課程要做體育教學、學科專業和思政教育達到三位一體方向。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情境、教學評價中找出思政教學元素,提高學生的思政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情境、教學評價中找出思政教學元素,提高學生的思政教育。還有太極拳課程要做到身心發展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在學生生活中發生的事件、新聞、人物等要素,貼近學生認知,符合學生的情感,能在學生中產生共鳴,提升學生思政意識和思政行為。
太極拳課程目標設置依據要發展學生終身體育,發展學生終身體育適應社會需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學生認知領域目標中了解體育健康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懂得體育健康知識的實際運用。基本掌握太極拳的起源和發展,知道太極拳的門派和體系,了解太極拳的基本術語和規則,以及太極拳的發展趨勢了解身體健康的概念,懂得健康的相關知識,并在生活和學習中運用。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心理健康的內容,掌握心理健康的危害。在生活中要養成健康的意識,并形成健康生活態度。了解太極拳的歷史形成,并通過學習太極拳的課程養成正確的歷史觀。建立正確的審美觀,知道太極拳的外在美的觀念,從而了解中國傳統美學特點。在學生情意領域目標中養成學習體育課的學習動機,體驗學習太極拳的樂趣。形成喜歡體育運動并養成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習慣。了解集體學習和思考的價值,提升合作學習、發現探究學習的能力,推動創新的能力。養成學習體育課的學習動機,體驗學習太極拳的樂趣,形成喜歡體育運動并養成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習慣。了解集體學習和思考的價值,提升合作學習、發現探究學習的能力,推動創新的能力。養成職業素養,在學習體育課程形成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職業觀念,為將來職業發展做好充分準備。養成合作意識和競爭的觀念,了解合作與競爭的辯證關系,以達到職業的適應能力。
教學原則應該符合課程內容的特點,太極拳是有氧套路運動形式,應該采用講解與示范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形式。在選用教學原則時要考慮教學的階段,在課程的上半段考慮用講授等知識技能學習方法,在下半段用探索發現教學方法,在教學原則的選擇時,應注重教育教學規律,應有教學理論依據。教學原則第一任務是指導學生完成課程與教學目標,為教學任務服務,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注意教學目標的導向 在應用教學原則時應有課堂思政的要求,注意學生價值觀、愛國觀、認識觀的培養,多選擇情境教學法。選擇教學原則時注意學生的認知水平,從感官模仿能力提升構建知識能力。
由于“3+2”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在我省是剛剛起步,關于“3+2”模式太極拳體育課程思政研究在我省的職業教育領域的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尚屬空白時期,通過“3+2”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太極拳課程思政有效研究,可以使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使學生達到身心全面發展的目的。通過黑龍江省中高職學校在“3+2”中高職貫通培養模下實施太極拳課程思政和教學中,不斷積累和總結實踐經驗,可以為我省其他中高職院校在“3+2”貫通培養模式職業教育的體育課程思政設置和教學實踐提供寶貴經驗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