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臨沂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趙紀鋼
領導班子換屆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換屆紀律和風氣反映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關系換屆工作的順利推進。組織部門作為換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推動者,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強化風險意識,把嚴的主基調貫穿始終,以風清氣正換屆氛圍涵養良好政治生態。
一、嚴明紀律,推動宣傳教育全覆蓋。堅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預防在先,注重做好結合文章,把思想教育工作貫穿換屆全過程。一是專題學習與廣泛宣傳相結合。將學習換屆紀律規定作為市縣兩級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班的重要安排,納入今年各級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深學細照篤行,統一思想行動。同時,利用電視、報紙、網站、微信、微博、公眾號等多種渠道宣傳換屆紀律,做到“報紙有文、廣播有聲、網絡有言、微信有提醒”。二是正面引導與案例警示相結合。制作發放致黨員干部一封信、宣傳漫畫、換屆紀律提醒卡、動漫視頻短片等“一信一畫一卡一片”3200余份,引導廣大領導干部講黨性、顧大局、守紀律。按照“三必看”要求,組織各級干部觀看警示教育片,會同市紀委監委機關通報4 起誣告陷害典型案例,形成震懾效應。三是組織談話與個人承諾相結合。市委書記、紀委書記、組織部長分工負責,抓住關鍵環節、關鍵人員,嚴格落實“六必談”,對換屆紀律再強調、再要求,及時發現化解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組織全市6700 余名各級領導干部簽訂承諾書,做到以諾促學、以諾明則、以諾自律。
二、嚴控風險,做到隱患排查無盲區。看不到危機是最大的危機,看不到風險是最大的風險,必須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及時排查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為換屆順利開展掃清障礙。一是開展組工干部全員下訪查隱患。探索實施市縣鄉三級組工干部全員下訪、分級聯系制度,由市委組織部縣級干部聯系縣區,市委組織部科級及以下干部和縣區委組織部部務會成員聯系鄉鎮,縣區委組織部和鄉鎮組工干部聯系村居,跟蹤建立信訪舉報預防和風險點排查化解機制。全市822 名組工干部今年已下訪聯系1931人次,排查隱患504 條,化解積案26 件。二是開展干部選拔任用風險評估。聚焦易發頻發問題,設置任職資格、任前事項、干部檔案、征求意見、網絡輿情等10 項風險評估內容,縣區調整動議干部時逐一對照分析研判,并形成書面評估報告報市委組織部審批。對風險評估不全面、分析研判不到位的暫緩選任程序。目前已審核縣區風險評估報告128 件次,10名干部被暫緩提拔或進一步使用。三是制定主體責任風險清單。落實落細市委主體責任、市委書記第一責任、紀委書記監督責任、組織部長直接責任、各部門齊抓共管責任,細化人大常委會黨組、政府黨組、政協黨組和紀委監委、組織、宣傳、統戰、政法、網信等部門職責任務,提前制定責任清單,全面排查風險隱患,確保“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
三、嚴格監督,實現重要環節零死角。好干部是選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必須暢通監督渠道,延伸監督觸角,抓實關鍵環節、重點部位,夯實干部監督管理的堤壩。一是拓寬領導干部監督渠道。建立干部監督聯席會議制度,以干部監督大數據分析系統為抓手,集聚紀委監委、組織、法院、檢察院、公安、審計、住建等10 余個部門單位力量,匯集黨紀政務處分、考核測評、信訪舉報等20 余類干部監督數據信息,不斷拓寬干部監督渠道。建立干部“全息檔案”和數據分析比對模型,實行“紅黃綠”三色分類識別預警,通過數字化信息平臺為換屆分析研判提供參考。二是加強干部八小時之外監督。在抓實履職監督的基礎上,針對干部容易出問題的“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研究出臺《領導干部八小時之外監督管理辦法》,配套制定《領導干部家訪辦法》,通過簽訂“承諾書”、開展家訪,深入了解領導干部八小時內外的政治表現情況,堅決把“兩面人”擋在門外。三是加強換屆工作全程監督。把監督貫穿換屆各環節,梳理整合信訪、“12380”舉報受理平臺有關信息,精準把握重點地區、關鍵環節和薄弱部位,有的放矢監督換屆風氣。從紀委監委、組織、政法、公安等部門抽調16 名業務骨干組成4 個組,對所有縣區開展換屆風氣巡回督查和重點督查。在全市設立13 個固定監測點和156 個臨時監測點,每個監測點從干部群眾和“兩代表一委員”中聘請1至3 名監測員,收集社情民意,開展風氣監督。針對換屆中干部選拔任用、整治用人不正之風、嚴肅換屆紀律、換屆風氣等4 項指標,結合調研、會議等開展隨機測評,了解干部群眾真實感受,有針對性地加強監督、解決問題,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
四、嚴把關口,確保人選素質過得硬。換屆的關鍵在于選人用人,必須堅持好干部標準,樹立鮮明用人導向,真正把德才兼備、擔當作為的高素質干部選出來、用起來。一是堅持政治標準。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嚴格落實《臨沂市領導干部政治素質考察辦法(試行)》,推動政治素質考察內容要求、方式方法、結果運用由“虛”向“實”,考準考實干部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情況,特別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政治態度、實際成效,確保選出來的干部政治上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二是突出實干實績。堅持事業為上,大力選拔使用改革攻堅的促進派、實干家,把發展需要、群眾公認、素質過硬的干部用起來。加強在重大斗爭或重點工作一線培養鍛煉和考察識別干部,優先考慮在基層特別是艱苦崗位做出突出成績的優秀干部。上次換屆以來,共提拔63 名表現突出的鄉鎮黨委書記,有15 名鄉鎮黨委書記被省委組織部表彰為“擔當作為好書記”。三是嚴防“帶病提拔”。對換屆時符合繼續提名條件或提拔、進一步使用等人選提前審核干部檔案,查核比對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征求市紀檢監察機關意見,全面梳理人選曾受誡勉、黨紀政務處分、組織處理和既往輿情、重要社會關系或工作經歷等情況,向政法、審計等12 個部門單位征求意見,全面梳理包括專題調研、巡視巡察、考核督查、信訪舉報、審計、統計以及黨史學習教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掃黑除惡、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情況,有效防止干部“帶病提拔”“帶病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