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臨沂市委組織部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臨沂市深入推進駐外黨組織、流入地黨組織、流出地黨組織“三方協同”,充分發揮組織體系健全、紅色資源豐富、網絡平臺靈活、橋梁紐帶暢通“四個優勢”,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有力有序組織流動黨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發揮組織體系健全優勢,讓流動黨員“學有保障”。近年來,臨沂市堅持“黨員流動到哪里,組織就覆蓋到哪里”,采取相近區域組建、實體企業單建、行業商會聯建等模式,先后在北京、上海、廣東、濟南等地建立駐外流動黨員黨委47個、黨總支3 個、黨支部230 個。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注重發揮流動黨員黨組織作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組織流動黨員原原本本學黨史、悟思想。蘭陵縣為48 個流動黨員黨支部分別確定1 名聯絡員,指導幫助1000 余名流動黨員按要求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 沂水縣駐濟流動黨員黨委加強與流入地黨組織——歷下區甸柳新村街道黨工委的聯系對接,共同打造流動“黨史學習站”,讓流動黨員學黨史有去處、有平臺。
發揮紅色資源豐富優勢,讓流動黨員“學有資源”。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力弘揚沂蒙精神的殷切囑托,用好用活各類紅色資源,靈活開展以“黨性教育+互動交流”“理論講解+互動分享”為主要內容的黨史學習教育,推動弘揚沂蒙精神與黨史學習教育深度融合。臨沂市駐京、駐滬流動黨員黨委依托沂蒙精神展館,廣泛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累計接待參觀學習480 余場、1.1 萬余人次。蒙陰縣利用流動黨員清明返鄉祭掃契機,組織流動黨員到孟良崮戰役紀念館開展“弘揚沂蒙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活動,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黨性教育。
發揮網絡平臺靈活優勢,讓流動黨員“學有載體”。充分利用“學習強國”“燈塔—黨建在線”“臨沂黨建”等媒體平臺,為流動黨員開辟“網上黨校”。平邑縣駐濟流動黨員黨委聯合黨建共建單位——漢峪金谷金融企業黨建聯盟,把“微黨課”開進網絡直播間,先后開展“網絡直播”8次,培訓流動黨員627 人次。羅莊區依托“羅莊區流動黨員之家”公眾號,推送學習視頻20 余部、黨史課程30 余期,累計點擊量超過6200 余次。
發揮橋梁紐帶暢通優勢,讓流動黨員“學有效果”。借助在外務工、經商流動黨員聯系廣泛、資源豐富等優勢,充分發揮其橋梁紐帶作用,推動流動黨員在辦實事、開新局中擔當作為、干事創業。莒南縣通過在外黨員和務工經商人員,聯系16 家重點高校,推送家鄉重點企業人才需求55 個,組織“歸雁”人才座談會、優秀人才家鄉行等活動10 場次。臨沂市駐粵流動黨員黨委組織動員29 個駐粵流動黨員黨組織和400 余名流動黨員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志愿服務活動40 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