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方明
國家要振興,鄉村必振興。魚臺縣堅持黨建引領,推動組織、產業、人才、生態、文化振興,架牢鄉村振興“四梁八柱”。
走進全國文明村王魯鎮小周村,村內環境優美。很難想像,在一年前,該村還是軟弱渙散村。“過去,我們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好,黨員服務水平不高,導致我們落后。通過支部引領、黨員示范,整治環境衛生,打造‘微示范區’,設置黨員巷長包保負責環境整治等工作,支部戰斗力強了,群眾滿意度更高了。”小周村黨支部書記張振光說道。
魚臺縣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從“小切口”入手,以村為單位,打造黨建“微示范區”,有效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同時,創新建立農村黨員干部包戶責任制,推選5106 名農村巷長、聯戶長,全覆蓋包保全縣90768戶農戶,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最近天氣多變,對龍蝦生長有一定影響,大家一定要格外注意……”在李閣鎮李樓村,黨支部書記兼合作社負責人李明軍正在向工人講解龍蝦養殖的注意事項。“原來我們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靠流轉土地對外發包,這幾年趕上魚臺龍蝦節,我們一合計,這是個好方向,就大膽嘗試。除了剛建好的龍蝦池,我們還有13 個特色種植大棚,辣椒、甜瓜等特色農產品一年四季都有收獲,年集體經濟收入能夠穩定在10 萬元以上。”談及村里的發展,李明軍臉上洋溢著笑容。
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魚臺縣梳理總結、發展壯大集體經濟“10+N”模式,采取“村級黨組織+合作社+X”的基本框架,成立魚臺縣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聯盟以及12 個鎮街分基地,目前全縣有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的村199 個,占比85%。從2017年到2020年,全縣集體收入突破5萬元的村占比由9.7%增長到100%,突破10 萬元的村占比由3.5%增長到83.3%。
走進山東鶴來香食品有限公司企業展示館,省級文明單位、濟寧市“雙強六好”“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等一個個榮譽,向我們展示著企業的發展。“2011年,在縣里人才回引政策吸引下,我辭去了在青島的工作,返鄉創辦了鶴來香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農產品加工銷售。10年來,在政府的支持下,企業越做越好,現在銷售額能達到3000 多萬。”企業負責人兼黨支部書記李小剛介紹。
據悉,魚臺縣為了加快鄉村人才振興,制定出臺了《關于建立魚臺縣回引優秀人才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在浙江寧波等地建立魚臺縣“歸雁回引”工作站。2020年以來,共回引返鄉創業、任職優秀人才106 名。同時,建立村級后備人才“1210”鏈條培育機制,每村選聘1 名黨建專員,儲備2 名村黨組織書記后備人才,優選10 名左右“十百千”優秀人才。
“今天主題黨日活動,我們集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作為全省美麗鄉村示范村,要發揮示范作用,會后‘美麗鄉村’志愿服務隊成員留一下,集體開展一次環境整治志愿服務活動。”黨員大會上,羅屯鎮劉莊村黨支部書記劉海軍向全體黨員說道。
魚臺縣為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成立了234 支黨員志愿服務隊,積極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2020年,累計發動人員97206 人次,清理四大堆39386處,黑臭水體973處,以黨建引領扮靚美麗鄉村。注重發揮家庭“微細胞”作用,引導黨員家庭創建“美麗庭院”,今年帶動全縣4.4 萬余戶群眾積極參與,讓美麗鄉村深入人心。
今年清明期間,魚臺鄉村掀起文明祭祀的新風尚。“以前清明節,我們村里群眾上墳燒紙這樣的情況很常見。今年,村里準備了鮮花、紙花,免費發給群眾,代替燒紙,再加上‘兩長’們入戶宣傳,村里的老少爺們很支持,我相信以后這種新方式肯定會成為常態。”魚城鎮蔣莊村黨支部書記蔣高峰說道。
圍繞培育文明鄉風,魚臺縣充分發揮城鄉“兩長”作用,通過政策宣傳、矛盾調解等工作,引導群眾構建和諧鄉村、文明鄉村。正如在清明期間,城鄉“兩長”僅用時2 天就引導10 萬余戶群眾簽訂文明祭祀承諾書,讓文明祭祀成為新風尚,文明鄉風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