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業組織發展咨詢顧問組(PAODAG)組織分享在數字化轉型領域的經驗。PAODAG指出,數字化不僅能確保會計職業組織核心工作連續性,還能提升會員服務的效率、效果和質量,應被融入戰略規劃。PAODAG建議,會計職業組織可參考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相關指南及“數字化就緒程度評估工具”,明確自身數字化轉型方向及最適用方法,以構思數字化解決方案。
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網站刊文討論區塊鏈技術對會計行業的影響。文章指出,區塊鏈擁有不可篡改性和去中心化兩大特征。由于采用分布式賬本技術,區塊鏈技術無需將會計信息輸入多個數據庫,審計師也無需核對不同賬本。這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大大降低人為錯誤的風險。IFAC多個成員組織正提升公眾對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資產的認識,為會員和利益相關方提供培訓,并為區塊鏈和數字資產的會計和審計活動提供指導。
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國際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理事會(IESBA)與部分國家準則制定機構(NSS)探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引發的重大職業道德問題,以便協助職業會計師在疫情下有效遵循《國際職業會計師道德守則》。其中,數字化快速發展催生的風險已成為重大職業道德問題,導致公眾擔憂會計師與會計師事務所如何識別、評估和應對由技術開發、應用和實施導致的對遵循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獨立性產生的威脅,凸顯了堅守誠信、客觀、專業勝任能力、勤勉盡責及保密等職業道德基本原則所面臨的持續挑戰。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與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特許會計師協會(CAANZ)聯合發布《審計與技術》報告,介紹目前及未來影響審計行業的技術,以及此類技術對審計師的影響。報告指出,影響審計行業的數字技術包括人工智能、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數據分析法、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無人機、分布式記賬技術、云技術等,它們將推動審計轉型,提升審計質量和效率。同時,它們也促使審計業務從回溯性工作轉向前瞻性工作,為客戶提供更深層次的意見和建議。
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ICAEW)與印度特許會計師協會(ICAI)聯合發布財務職能自動化報告,討論財務職能如何通過自動化創造更大的價值,以及未來會計師所需的技能。報告指出,企業希望財務職能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運營效率,完善財務報告功能以支持更快、更好的內部決策。自動化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工具。隨著財務職能的變化,會計師也需要掌握更多技能。為此,會計行業已經開展技能提升培訓,甚至推出新的會計資格,賦予會計師更多的數字化技能,以開展更高水平的數據分析活動。
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與加拿大特許專業會計師協會(CPA Canada)聯合發布《數據驅動的審計: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如何改變審計和審計師職責》報告,指出自動化、人工智能和計算機均為賦能工具。雖然無法取代審計師,但將改變審計和審計師職責。通過信息自動化,審計師將耗費更少的時間收集、關聯、編輯和匯總信息,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分析和評估信息和數據的結果或影響,從而在審計工作前期盡早確定審計方法。
安永指出,內部審計數字化成為必然發展趨勢,但企業在內部審計數字化過程中遭遇難題,一是缺乏經驗,無從下手,二是數據混亂,無法分析,三是投入巨大,靈活性弱。為此,安永提出輕量級數字化內部審計概念,一是企業應轉向數字化內部審計思維,在日常審計項目中實現自動化審計或者實時監控。二是企業管理層應推動進行有效的數據治理,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三是使用輕量級數字化內部審計工具,如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創建并更新數字化內部審計模型。
多家會計師事務所繼續加強與華為公司的合作,協助中國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普華永道與華為云共同簽署“同舟共濟伙伴合作協議”,宣布成立聯合事業部,深化云領域合作。安永也正式成為華為云同舟共濟伙伴。此前,安永已成立安永華為事業部。德勤與華為成立“聯合事業部”,在中國政企業務領域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