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學兵
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大同車務段 山西大同 037005
經過近幾年的實踐檢驗證明,風險預控體系的構建和實施,對提高鐵路運輸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所發揮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實踐中,也出現了諸如:對待安全風險預控管理意識偏弱、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的構建還有進一步完善的余地以及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有待加強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既有人們思想觀念的問題,也有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科學技術進步的問題[1]。
鐵路運輸安全管理是一項比較復雜、對管理人員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工作崗位,所以必須要有專業的、經驗豐富的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相關事務。但事實上,鐵路運輸似乎對安全管理并不用心,對安全管理工作人員的各方面要求都比較低,而且也并沒有按照相關規章制度考察他們的工作質量,致使很大一部分安全管理人員每天得過且過,不僅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而且也沒有對安全管理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視。
在鐵路運行過程中,人員素質因素的存在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鐵路運輸事故的出現。所以對人員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人員素質因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運輸系統內工作人員的影響以及運輸系統外人員的影響狀況。運輸系統內的影響力主要來源于各工作人員對崗位工作完成的程度以及對突發狀況有效處理的能力,以及職業道德等方面;而運輸體制外人員因素對鐵路運輸安全管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旅客、貨主對鐵路相關制度的認知程度,以及鐵路周邊居民對運輸設備的防護狀態。比如旅客在乘車時要注意文明守禮,出現問題及時尋求幫助。貨主要對所托貨物按照其危險性以及特性進行詳細的說明,以方便鐵路管理部門采取及時有效的預防措施[2]。鐵路周邊的居民對鐵路要存有保護意識,避免因人為原因造成的鐵路運輸故障。
安全管理關乎運輸企業每個人的根本利益,所以每個人都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安全管理工作當中。運輸企業主要以追求經濟效益為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同樣還應該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培養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不僅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必然選擇,更是構建企業文化的強有力保證。員工是企業的寶貴財富,他們不但能夠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同時也可以給企業創造更多無形財富,比如口碑、形象等。運輸企業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即使是一些“老牌”運輸企業同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發展風險。所以,要想降低企業發展風險就必須從自身做起,將企業內部打造成銅墻鐵壁。做好安全管理能夠讓企業員工更放心大膽的工作,試想,如果一個運輸企業隔三岔五地發生安全事故,即使是一些小事故也會使企業員工在工作時提心吊膽。而企業員工工作心態必然會對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產生很大而受影響,同時還會使企業生產風險急劇上升。因此,可以說做好安全管理是降低運輸企業發展風險的強有力保證,也是讓企業員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有效途徑[3]。
2.2.1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是鐵路安全生產的基礎,貫穿到整個運輸生產過程之中。由于運行速度大幅提高和列車密度增加而帶來新的運行要求以及技術的升級、設備的更新,不可避免地對鐵路運輸組織帶來變化,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鐵路局集團公司、站段應根據各自所處的層面,在考慮效率與安全兼顧的原則下,深入現場調研,反復論證,制訂符合自身層面的運輸管理規定。在規章的制訂上要嚴格控制裝車源頭,強化途中監控,保證卸車質量,建成一套科學規范、職責明確、操作可行、逐級細化、監控有力的安全規章制度體系。
2.2.2 規范規章制度管理
一是以規章制度為基礎,根據現場設備的特點,結合作業組織流程,細化各項制度,將管理辦法專業化、作業標準規范化、安全措施具體化,實行以領導為主的逐級負責制,強化崗位責任,從源頭上杜絕鐵路運輸安全隱患。二是規章制度的日常管理要指定專(兼)職人員負責,對規章制度要及時進行更新、修改、補充、下發、傳達,要建立紙質文檔和電子文檔分別保存并確保其完整性和有效性。三是要定期、全面地檢查主要生產崗位是否配備齊全、有效的規章制度、安全措施、明示揭掛、資料圖表等,如果發現有文件過期以及規章制度制訂不全、遺漏、錯誤的現象,要及時撤銷、更新、補充、修改,以確保一線崗位規章制度完整齊全。
運輸企業每個人都應該是安全管理者,其不僅要嚴格要求自己,當其他人操作不規范或者存在安全隱患時,要及時指出。加強安全管理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員對安全管理的認識,而且還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使他們再無形之中產生責任意識、道德意識。對于運輸企業,它們應該構建安全培訓和教育學習制度,同時應當建立作業人員、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及考核制度。另外,運輸企業還要對安全管理法律法規進行宣傳,達到安全宣傳教育常態化目的。當然,運輸企業還可以舉行安全生產技術方法、事故案例及安全警示教育活動,提高作業人員及管理人員安全風險辨析和防范能力。
綜上所述,從當前鐵路運輸安全管理現狀來看,當前鐵路運輸安全管理工作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到了運輸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為保證鐵路運輸的和安全,提高鐵路運輸未來發展競爭力,就需要從安全管理工作入手,打破傳統的發展觀念,針對其存在的問題認真探析、對癥下藥,制定出有效的解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