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教育局副局長 何 泉
今年我市公辦小學招生入學對象是年滿6周歲,也就是2014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具有我市常住戶口或在我市居住并且符合在我市就讀條件的適齡兒童。
公辦初中招生對象為具有我市常住戶口或在我市居住并且符合在我市就讀條件的小學應屆畢業生。
適齡兒童入學報名時,應提交適齡兒童及其監護人的戶口簿、住宅產權證或公有產權住宅承租證、適齡兒童本人的預防接種證等證件。適齡兒童在學區學校入學,遵循“兩個一致”原則,即適齡兒童戶籍應與其父母戶籍一致(戶主為適齡兒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址與住宅產權證或公有產權住宅承租證一致(住宅產權人或公有產權住宅承租人為適齡兒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區、縣(市)教育局會根據本地實際細化“兩個一致”要求或明確可視為“兩個一致”的情況。不符合“兩個一致”原則的,由區、縣(市)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適齡隨遷子女如要在我市接受義務教育,需提供父母和隨遷子女的戶口簿、居住證,通過微信公眾號“哈爾濱教育云平臺”進行線上報名。各區、縣(市)教育局會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置隨遷子女就學。
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以區、縣(市)為主,實行屬地管理,區、縣(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本行政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開展招生工作。因此,學區是由區、縣(市)教育局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布、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按照確保公平和就近入學原則,依街道、路段、門牌號、村組等,劃定居住區的入學學區。
已劃定的學區保持相對穩定,確需調整時,必須經由區、縣(市)教育局進行審慎論證,報當地政府批準后方可實施。劃片及片區調整應當提前廣泛告知,設立必要的過渡時限。
我市所有小學、初中繼續采用“兩先、一抽、不調”的辦法分班。通過電腦隨機方式均衡分班,通過抽簽方式確定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組合。班級和教師組合一經確定,不得調換。學校新生分班和抽簽確認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時間為8月28日。(“兩先、一抽、不調”:兩先,即先公布班級新生名單和教師組合名單;一抽,即由家長代表抽簽定各班教師;不調,即一旦確定后任何班級不準調換學生和教師。)
學前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階段,幼兒園沒有劃定學區、原則上是就近就便報名入園。幼兒園分公辦和民辦兩證類型,我市開展招生工作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由區、縣(市)教育局制定招生工作方案,幼兒園為招生主體,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招生的原則,有序做好招生工作。
幼兒園招生時間,按照《幼兒園工作規程》(教育部令〔2016〕第39號)第二章幼兒園入園和編班中第八條規定:“幼兒園每年秋季招生。平時如有缺額,可隨時補招。”我市幼兒園招生一般在7月份集中報名招生,平時如有缺額隨時補招。現在還有些地區開展網上報名等形式,請及時關注各區、縣(市)幼兒園的招生動態,需要及時關注相關招生訊息。
招生的對象,例如,今年秋季招收的適齡幼兒年齡為年滿3周歲(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間出生),身體健康、可正常參加集體活動的幼兒。因為我們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招收2至3歲的幼兒,所以,幼兒園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下延入園幼兒年齡。
報名提供的材料,由幼兒園根據區、縣(市)教育局相關規定提供,主要有戶口、家長身份證、幼兒出生證明、母子健康手冊等,幼兒園招生工作以幼兒園為主體進行審核、登記、錄取。
幼兒園堅持免試入園的原則。“幼兒入園前,應當按照衛生部門制定的衛生保健制度進行健康檢查,合格者方可入園。幼兒入園除進行健康檢查外,禁止任何形式的考試或測查。”
為大力規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深入促進教育公平,著力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民辦中小學校招生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市教育局于今年5月25日印發《關于轉發省教育廳進一步加強普通中小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合理確定招生范圍。嚴格遵照《省教育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民辦中小學校招生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關于“合理確定招生范圍,公辦、民辦普通高中要實行屬地招生,地處縣域(不設區的市)的普通高中應在本縣域內招生;地處設區市城區的普通高中應在所在區或若干城區內招生”規定要求,按照“民辦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納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招生范圍應與所在地公辦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原則,我市自2021年秋季招生入學起,九縣(市)的民辦普通高中在本縣(市)域內招生,九區內的民辦普通高中在九區范圍內招生。
科學編制招生計劃。科學編制公辦、民辦普通高中招生計劃,逐步實現按照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在校生不超過3 000人、班額不超過55人標準確定起始年級招生計劃,嚴禁產生新的大班額、大校額。
嚴禁在職教師參與有償補課是鐵律。制度約束層面比較完善。教育部《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處理辦法》《十項準則》《減負三十條》,省教育廳“十嚴禁”,哈爾濱市有“六條禁令”“負面清單13條”“十項舉措”和《哈爾濱市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準則處理辦法(2019年修訂,試行)》,對于禁止在職教師違規補課都有非常明確的要求和懲戒措施。
目前已形成市區聯動格局。區、縣(市)屬地化負責,市一級集中配合行動的治理模式。市區、縣(市)兩級設立舉報電話和郵箱并向全社會告之。哈爾濱教育云平臺“家校直通車”直接受理和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
加強校園手機管理。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形成家校育人合力。通過學校公眾號、致家長一封信、家長會等方式,將手機管理制度及要求告知學生和家長,指導家長履行監護職責,主動配合學校的相關管理措施,加強學生日常使用手機監管。二是強化服務管理,構建科學管理機制。將手機管理納入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制定符合學段和學生實際的手機管理辦法,有學生手機帶入校園的申請制度,并嚴格執行學生手機不得帶入課堂的規定,合理設置集中保管學生手機的設施設備,在教師管理辦法或教育教學工作制度中明確規定不得用手機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三是強化教育關愛,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利用升旗儀式、主題班團隊會、主題辯論賽、心理健康教育、好習慣養成月、愛眼月等活動,讓學生深刻認識手機的利與弊,引導學生科學合理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自覺遵守學校手機管理規定。四是深化監督檢查,確保管理取得實效。區縣(市)教育局、學校將手機管理情況納入日常監督范圍,加強對教師崗位責任的落實,及時解決班級手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首次在國家政策文件中得到明確肯定。2021年4月,首次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召全開國職業教育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職業教育發展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關注,迎來了又一個發展春天。
目前,哈爾濱市的職業教育發展態勢良好,職教體系已基本構建,學生升學就業前景良好。在學生升學方面,中職學校學生可通過對口升學、高職單招、“3+2”貫通培養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試入學升入高職院校繼續學習,也可通過普職融通,參加普通高中學校學生升學考試(高考),升入本、專科學校繼續學習;高職院校學生可通過專升本、高本貫通升入本科院校繼續學習。例如,哈職院已與哈商大、黑科技和哈理工簽訂高本貫通合作協議,學生可通過相關考試,直接升入本科高校就讀。在學生就業方面,我市中職學校近幾年平均就業率可達到90 %左右,部分學校可達100 %。
關于學生心理健康,一是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各區縣(市)、學校結合小學、初中、高中《哈爾濱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讀本》,開齊開足心理健康教育課,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時間。二是加強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配備,以及隊伍專業化發展。我市按照“師訓先行,分層實施,區域推進,注重實效”的原則,構建以學校領導為統領、專兼職教師為骨干、班主任為主力、所有教職員工全員參與的心理健康師資隊伍模式。三是規范學校心理健康輔導室的建設和使用。市教育局制定《哈爾濱市中小學標準化心理輔導室建設標準(暫行)》,指導各校建設標準化心理輔導室,配備專門的辦公室電腦等硬件設備,沙盤、放松器械等。四是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師的教研、科研水平。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引領作用,一區帶一縣,實現區域間均衡發展。五是完善學校關愛機制,注重特殊群體,建立常態化心理輔導與心理援助機制。市教育局以“心理健康月”活動為契機,要求各區縣(市)教育局、學校要重點關注特殊群體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緒變化,做好個別心理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