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昱霖 崔艷璐
(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 丹東 118009 )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座談會,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六要”,本文將從“六要”中“情懷要深”這一要做詳細闡述。思政課教師的情懷是既深且廣的大情懷,他們的情懷不僅要心里裝著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更要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熱愛黨、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關注時代、關注社會、豐富思想。
高職學生中有較多青年缺乏志向,正確的“三觀”還沒有形成,沉迷于游戲不能自拔,找不準自己的人生方向。思政課教師作為學生立德樹人的引導者,一定要有深厚的情懷;因此,思政課教師情懷要深意義重大。
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教師要明確的根本問題是我們要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及為誰培養人[1]。明確了這個問題,辦好思政課就有了方向。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廣大高職思政課教師不僅要傳播理論知識,更要起到塑造靈魂的作用。新時代高職思政課教師要積極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學生、教育學生,在教育好學生成才的同時更要教育好學生如何做人,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熱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樹立起遠大的人生理想,充分實現好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為新時代中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意識形態決定著文化前進的方向和發展道路,對一個政黨的建設和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都尤其重要。近些年,隨著科技和互聯網的發展,世界各國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西方的文化滲透,使我國意識形態領域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各種社會思潮的交融對我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形成沖擊,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以及個人的理想信念都遭受巨大的挑戰。多元價值觀的影響,更需要高職思政課教師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積極發揮好思政課教書育人的重要作用。思政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以深厚的情懷和廣闊的視野引導學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確選擇。廣大高職思政課教師要積極弘揚主旋律,講好中國故事,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信念,堅決把意識形態的領導權緊握在忠誠于黨和國家的人民手里。
什么樣的人才算有情懷的人呢?一個有情懷的人必定是有精神內涵、有寬廣胸襟及有人間大愛的人。廣大高職思政課教師要有這種既深且廣的大情懷。
中國傳統文化就講究“家國一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提倡愛家愛國相統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做出貢獻。”[2]高職思政課教師的家國情懷體現在個人內心對于家國的一種大愛,是將“小我”與“大我”連接在一起的精神紐帶,我們要將自己的個人理想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統一起來,一定要心系國家和民族,關注社會發展,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對黨和國家有用的人才。青少年肩負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思政課教師承擔著培根鑄魂的職業使命。厚植家國情懷,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把對祖國的愛深深融入心里,融入血液里。
思政課課堂應該是有溫度有情感的,思政課教師不僅是“經師”,更是“人師”。思政課教師要以尊重、欣賞的態度與學生相處,通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彼此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到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思政課教師應以飽滿的熱情和博大的仁愛情懷上好每一堂思政課,以親近友善的態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對學生的教育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盡最大的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被尊重和愛里健康成長,高職思政課教師要成為每一個學生成長路上有溫度、有情懷的向導。
高職思政課教師的使命和職責就是做好教書和育人。高職思政課教師要真心喜歡并且熱愛思想政治教育這份工作,因為這是一門關于祖國發展千秋偉業的重要課程。新時代高職思政課教師生逢其時,重任在肩;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教書匠,更是培養時代新人的靈魂工程師。因此,高職思政課教師既要不斷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又要進一步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切實做到“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思政課教師熱愛自己的職業,要有深厚的愛崗敬業情懷,在工作和生活中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從而享有更多的職業獲得感和幸福感。
思政課教師情懷的養成首先是一種自身修養,它超越了個人利益的訴求,體現了一種內在的純粹的“為黨育人”“為國育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針對高職學生動手能力強、理論功底薄的特點,新時代高職思政課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話語體系,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闡明相關理論知識,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思政課的學習。同時,高職思政課教師要做到博愛,讓政治理論課堂變得有溫度、有溫情,讓學生更樂于接受思政政治理論課的學習。高職思政課教師情懷養成將會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教師職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思政課教師提升傳道情懷要在明道、信道上下功夫。思政課是講道理的課,思政課教師不明道就無法傳道。”[3]如何做到明道,這要求高職思政課教師“讀原著、悟原理”,積極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汲取養分,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進程,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不斷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思政課教學內容是與時俱進的,這就要求高職思政課教師緊追時代發展潮流,與黨、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保持同向同行,充分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主旋律。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展現深厚的理論功底,對最新的時事政治進行解讀,才能使學生更好地信其道,親其師。
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高職思政課教師要以透徹、通俗的理論來感染學生,用強大的真理力量來指引學生[4]。針對高職學生理論基礎薄弱的特點,我們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教師要用透徹的學理、生動的案例以及形象的語言,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上課率、抬頭率,使廣大學生真正信仰馬克思主義真理,自覺地將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2019年 2月,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5],提出針對現代職業教育大發展大改革的舉措,要求指導職業院校開展好思政課的教育教學活動,積極推進職業教育領域“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實現其他課程和思政課同向同行,實現職業技能、精神的高度融合。那么如何上好思政課,如何使思政課與其他課程同向同行,如何最大限度地落實好高職思政課教書育人的任務,這些問題十分重要,也凸顯了創新高職思政課話語體系的重要。由于學情不同,高職思政課的話語體系與本科學校的話語體系存在差異。
高職思政課教師話語體系,首先,要有很強的政治性。大學階段是一個人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思政課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始終不渝地跟黨走。講高職學生易于接受喜聞樂見的案例、故事和理論,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掌握話語的主動權,堅定“四個自信”。其次,用淺顯的話語講透深奧的理論,做到深入淺出。馬克思說:“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高職學生理論功底薄弱,因此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教師要善于用形象、有趣的話語來闡述相關理論和真理,用舉例子、講故事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共鳴,用談心和關懷的語氣,將抽象的理論生動地表達出來,使學生在學好思政課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深諳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原則。
高職學生相對于普通高校的學生,基礎差、綜合素質略低,這就使高職的思政課教師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任務和使命更加艱巨。高職思政課教師最關鍵的是要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師德師風建設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新時代高職思政課教師必須始終嚴格要求自己,自覺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優良的品質、淵博的學識、深厚的情懷來指引學生、教育學生,做好高職學生引路人。
高職思政課教師有了這樣深厚的仁愛情懷,與學生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的友好關系,師生之間才能做到敞開心扉交談,在思政課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做到雙贏:不僅學生能獲得更豐富的知識,樹立正確的三觀,教師也將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職業獲得感和幸福感。培養仁愛情懷則要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特別是需要幫助的學生。一次思想的洗禮,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肯定的眼神,都會增加師生之間的感情,教師應關注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在愛中成長、成才。尊重學生,針對高職學生好動、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思政課教師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和思想發展特點,在理解的基礎上寬容對待學生。通過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引發情感共鳴。思政課教師要不斷深化仁愛情懷,和學生一起在教學過程中都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培養新時代合格接班人,高職思政課教師責任重大。做一名有溫度有情懷的思政課教師,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思政課教師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六個要”的殷切囑托,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思想境界,以淵博的知識培育學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深厚的情懷感化學生。上好思政課,引導好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培養優秀合格的時代新人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