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威娜
(延邊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延吉 133000)
伴隨著我國不斷發展與進步,社會階層當中不同的人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更加復雜多樣,這也直接導致了行政工作處理起來更加復雜多樣,而個人化事務慢慢成為行政事務處理的主要部分,各個主體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具有多樣性,其所需要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也變得更加豐富。代履行的實質意義就是間接進行代替執行事務,這一制度在行政處理事務當中占據了很重要的部分。在代履行法律當中,引入了“第三人”作為履行義務之人,這項法律也在行政處理代履行事務中占據了非常大的分量。
所謂“代履行”指的就是義務責任人不根據法律的規定執行義務,并且該義務又可以選擇由他人代為履行時,行政事務所就可以自主選擇沒有與之利益關系的“第三人”代為履行,并且需要向義務責任人收取一定的資金去協助“第三人”履行義務。
1.行政事務所和義務責任人之間的法律關系
在目前我國正式頒布的《行政強制法》當中已經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如果行政人員符合“代履行”的要求和條件,行政事務所就會被選擇代履行或者也就是可以自由選擇與第三人之間無任何利益相互關系的“第三人”來進行代履行[1]。在一個行政事務所被進行了替代執照之后,所產生的直接后果便被直接地影響到了其他行政事務所。但是,行政事務所也同樣需要為其做出的決策而產生相應的后果負責任。如果因為“代履行”而嚴重損害了義務責任人的合法權利,行政事務所也就只能以行政事務所為其對象,進行一種經濟上的救濟。
2.行政事務所和第三人之間的行政合同關系
在代履行實施時,行政事務所和第三人在具體的關系中,雙方的法律關系通過行政協議來實現,行政事務所和第三人產生的爭議通過行政訴訟解決。行政事務所在合同履行時享有優先決定權,在合同履行的同時,第三方如果無正當理由拒絕已經接受的委托,行政事務所可以單方面撤銷或者更改合同。
作為間接強制執行的一種,代履行不僅可以提高行政執行效率,還可以降低行政的費用,而且保持公共,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政府管理人員與責任人之間的關系,讓雙方之間可以友好交流。首先,這一條法律的作用可以從基礎上減少資金的流出,并且減少了時間的浪費,保障了處理事務時的效率。同時可以引入第三方的法律關系,在第三方成為代理履行對象時,可以直接避免行政事務所和義務責任人之間的碰撞,直接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大大降低代履行制度的強制性。將個人化事務與社會事務融合到一起,用第三人來進行代替履行,同樣符合法律的規定,節省了資金,也保證了效率。再者就是,可以直接保護責任人的利益不受傷害。代履行所實施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責任人不去履行義務,并且如果他不履行該義務,就會給社會經濟帶來損失,行政處理事務人員就要保證所有人合法權利的條件下,由其本身或者第三個人進行代履行義務。所以代履行從側面保證了所有人的利益,在不損害社會利益的條件下實施代履行義務。最后一點就是保護社會的經濟利益。代履行的本質意義就是政府強制化處理事務,如果責任人不履行義務,那他就必須要付出金錢——責任人需要向政府組織人員付代履行過程當中所需要的費用。即使政府已經幫助責任人找到了第三方代替履行,但是履行義務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守相關法律的規定。還有一個方面就是關于社會利益,例如“交通安全方面、社會環境污染方面”等等與社會有關的利益中,責任人不能高效便捷的處理事務時,還不如找尋第三人進行代履行,其便于提高處理事務的效率。
根據《行政強制法》第五十條規定,行政事務所可以代替義務責任人履行責任或者找尋沒有利害關系的第三方代為實施[2]。這表明我國的代履行人員是由對行政事務所人員以及沒有利益關系的第三方組成的。在特殊情況下,我國也制定了一些規則,如果行政工作非常緊急或者較為重要的情況下,盡量選擇由行政事務所去執行。如果是屬于比較普通的事務,行政事務所成為執行的對象,就很容易混淆。不僅容易混淆,而且無法區分行政事務所的具體職責。國家機關也并沒有對具體代理執行相關的責任進行規定,所以時常會有行政事務所與義務責任人之間發生糾紛的情況。
第三人的選擇在代履行中特別重要。為了可以更好地保護義務責任人的相關利益,為了盡量減少因為代履行造成的傷害,需要在行政事務所進行選擇第三方時,第三方必須具備代表行業標準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資質。這也是行政事務所委托第三人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在《行政強制法》有關的法律當中,對于第三方具備的條件、資格和選擇標準的法律條款上并沒有進行規定。而對于第三方的一般規定僅限于沒有利益關系的,這個利益關系具體意味著什么,在《行政強制法》中沒有進行特別的規定。這導致了行政事務所選擇第三方時利用法律漏洞,選擇第三人的資質并不規范。
1.實施行政規范監督。在職場當中,如果沒有進行約束,就始終會有職權被濫用的傾向,這是人類歷史的經驗。所以,必須限制和約束職權,代履行是行政強制間接執行的方式之一。我國關于行政強制的法律仍然在進行完整、健全的過程當中,行政事務所對已代履行的標準依舊不健全,《行政強制法》賦予行政事務所一定的任意權,可以自由選擇機代履行對象。同時,為了確保法律的順利實施,必須要通過司法審查,加強對行政執行權限的監督和制約。在行政代履行執行權運行過程中監督制約可以分兩個方面,一是建立上下級監督報告制度,規定高級行政事務所監督低級行政事務所,對其工作執行有經營指導和監督義務,實行領導責任制度。二是義務責任人或利益相關者對行政事務所進行監督。在代履行過程中,行政事務所的相對權利可以得到保障。代履行執行機關應立即通知義務責任人注意事項,通過網絡、報紙和其他渠道及時公開代履行進展情況,將代履行的工作置于社會監督之下,合法遵守代履行的責任,加強公眾對代履行工作的信任。
2.確認代履行的執行主體。在義務責任代履行的實施和執行主體進一步選擇過程中,行政部門在義務責任代履行過程中,要更加注意保障義務責任者的相對利益。除少數具有法律條款規定的其他特殊情形外,行政事務所還應盡可能多的得以選擇當事人作為其代履行的依據。這將會有助于進一步部署地方政府的職能,構成合理的行政管理的關系,進行合理的勞動分工,降低其實施成本,緩解地方行政事務所與義務責任人之間的矛盾。
1.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的行業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在國際社會上進行公開招聘人選,要求公開、公平、透明地進行競爭,通過職業技能資質評估篩查選出合格的任何第三者。
2.為了有效防止任何一個第三人通過壟斷的手段占據各級行政部門所需要執行的任何業務,為自己謀求不正當利益,每兩年由各級行政部門主管機構依法要求其替換第三人。隨著我國行政法律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行政人員的參與及其他行政協議的深入人心,代執行第三者的不斷規范,代執行制度勢必會在行政強制力的建立和執行過程中發揮出更多的作用,體現它所具備的制度性價值。
在法律規定下,代履行的實際意義就是強制代替執行的法律制度,但是代替履行這一制度本身并不是強制的,在我國政府對于行政事務處理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如今,社會在快速發展,代履行的廣泛應用可以提高行政人員處理事務的效率,密切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國家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