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舒慧
(榆林供電局,陜西 榆林 719000)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國電力企業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但就現階段而言,很多企業在法律風險防范方面還有一些待完善之處,需要電力企業不斷提升內部監管人員的責任意識,做好企業運營中法律風險的防范工作,促進電力企業穩定健康的發展。
電力企業在進行電網建設改造以及電力設施設備建設中會出現一些糾紛問題,比如說電力企業在環保審批時較為復雜,環保部門要審核電力企業污染各個方面。而在進行電網建設改造時必然會存在一定的電磁污染,而現階段環保部門并沒有明確電磁污染的標準,也就無法有效界定電力企業的污染程度,這就會造成電網建設周期的拖延。此外,電力企業在土地征用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電網建設用地和商業建筑用地存在著較大的不同,在對電力企業的征地面積和補償方面進行計算時相對復雜,這就會導致不同區域的征地損失存在較大的差異。一般電力設施會建設在老舊社區中,但在老舊社區干線同架嚴重,存在著明顯的線房沖突,在整改時也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在改造房屋時部分建筑屬于居民的私有房屋,而這部分居民可能會對房屋進行加寬加高,這就會導致賠償金額的數目龐大,對工程預算造成嚴重的影響。
電力企業也需要對外的經濟活動,而想要保證電力企業的經濟活動就必須要對所簽訂的合同進行完善。但就現階段而言,我國部分電力企業在進行合同簽訂時還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有可能會導致電力公司的經濟支出超額。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電力企業負責人在經濟活動當中并沒有利用法律手段維權的意識,而這對于電力企業的發展就會造成一定的阻礙,甚至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造成電力企業經濟損失主要是在合同簽訂上,很多電力企業在進行合同簽訂時并沒有一個完整的流程,無論是在施工承包還是租賃合同上都存在著一定的法律風險[1]。
很多人一旦提起電力企業就會首先聯想到觸電事故,其實觸電事故存在于所有生產企業中,但電力企業出現觸電事故的概率相對其他行業來講會更多一些。而一旦發生觸電事故意味著要賠償員工家屬高額的賠償金,還會使企業的形象受到一定的影響。想要減少電力企業發生觸電事故的概率,就只能加強預防工作,但對觸電事故的預防相對來講較為困難。電力企業一旦發生觸電事故就會造成人員傷亡的嚴重后果,但我國法律規定經營者對于觸電損失產權仍屬于無過錯責任,且政府部門并不是很重視對觸電事故的監管,這就會導致電力企業觸電事故防范工作無法得到更好地開展。
現階段我國電力企業的日常工作管理還需要聘用職工來進行,并沒有達到智能化與自動化的水平,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國電力企業在用工方面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但依然會存在部分企業勞動制度不合理,勞動合同簽訂不合理的問題。電力企業在和職工進行勞動合同簽訂時,一定要將工作中會遇到的危險進行標明,并要確保簽訂形式的合理以及勞動合同的有效,在進行勞務合同簽訂時應當將保險納入其中,并根據職工的工作特性合理的調配保險。企業應當對在職職工進行強化管理,并重點管理試用工或臨時工,如在管理過程當中發現職工有違規操作等問題,應在企業內進行重點強調,確保所有職工都能夠安全生產。
電力企業一定要培養全體員工的風險意識,使其能夠對法律風險防范的重要性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此外,要進行相關制度的建立,以此來規范職工的工作行為,降低電力企業出現法律風險的概率。
1.企業要由上而下進行法律風險意識的管理,使每一個職工都能夠對法律風險有足夠的認識,并將風險管理滲透到企業工作的各個環節當中。2.相關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企業一定要對安全預防工作管理進行加強,要將企業出現觸電事故的概率降低到最小。要加強對員工生產的監管工作,并不斷地進行安全操作知識的宣傳,避免出現員工因工作失誤造成觸電傷害,此外,還要加大對管理的投入,想要更好規避法律風險,不但要做好預防工作,還要消防結合。3.要做好對人才的培養工作。企業中一定要有精通法律法規的人才,這樣一旦出現法律糾紛就能夠立即進行處理可以將電力企業出現的損失降低到最小。
除了要對內部員工進行法律風險防范教育之外,還應當通過網絡將此方面的內容進行公開宣傳。現階段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經營者具有一定的過錯責任,因此在進行宣傳時除了要針對內部職工,還應該在社會當中廣泛宣傳。
1.內部宣傳。電力企業可通過網絡宣傳或內部會議來進行對內宣傳,以進一步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工作,從源頭上對電力設施設備安裝的有效性進行保障,確保職工能夠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進行施工。而在對企業內部員工進行風險教育宣傳時電力企業可結合真實的風險案例,這樣可以達到較好的宣傳效果。另外,電力企業也可將這方面的培養放在日常培訓當中,將法律風險的學習作為強制性的要求,要求每一位職工都必須進行法律風險知識的學習。
2.外部宣傳。電力企業進行外部宣傳的對象可以是社會中的任何職業群體,不限性別和年齡,每一社會公民在生活當中都會接觸到電氣設備,因此電力企業一定要加強居民用電安全的防范意識,并使居民能夠通過合法用電有效規避用電風險。
而對于盜取電力設施或竊電的不良行為,電力部門以及政府一定要對其進行嚴懲,并要加強普法教育宣傳工作,讓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對竊電行為的嚴重性有充分的認識[2]。此外,也要在各個公司學校居委會等進行相關知識的普及工作。
電力企業應當進行法律顧問的設立,這也是電力企業進行經營和發展的必要措施。現階段我國高度重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在此背景之下,各行業都在積極地進行改革,并設立了法律顧問崗位。而近年來我國出現的人身觸電案件并不在少數,而電力企業的法律顧問一定要熟知觸電賠償案的抗辯事由,電力企業在解決此類案件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部分案件甚至需要通過司法機關進行解決,在律師聘請上也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因此說電力企業設立法律顧問崗位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但能夠對相關的法律規定進行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電力企業資金的節約。
在完成電力設備設施的安裝之后,并不意味著電力企業的工作完結。想要更好地對法律風險進行規避,電力企業可采取定期回訪的手段,對安裝工作進行檢驗,降低電力設備在具體運行中出現安全隱患的幾率,而定期回訪也能夠使用戶有一定的安全感,電力企業還可在回訪工作當中增加宣傳工作內容。有顧客在對產品和服務不滿意時也可再回訪過程當中主動提出,電力公司一定要快速對顧客的問題進行響應和處理,進一步提升客戶的滿意度,這對于電力企業來講也是一種有效的營銷方式[3]。
想要使電力企業發生法律風險的概率降低到最小,就要先從企業職工以及使用人員的風險意識方面著手,通過企業內部宣傳和外部宣傳不斷增強大眾的風險防范意識,使企業職工和使用者能夠充分認識到電力風險防范的重要性。此外,電力企業還可以加強自身對法律風險的預防力度,加大投入,并進行法律顧問崗位的設置,在企業出現法律風險之后能夠及時進行解決,降低企業不必要開支,促使電力企業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