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舟
(西安文理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5)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鞏固好黨的執政地位,要取得領導全國各項事業的全面勝利,黨風廉政建設成為擺在黨和人民面前的重大課題。2013年,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同志首次提出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1],”即反腐倡廉建設中的“兩個責任”問題。這是在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形勢下,從全局視野厘清廉政與民心之間的關系,以發展的眼光處理好腐敗問題。不但為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了新思路,而且為源頭上懲治腐敗和預防腐敗提供了新方案。新時代如何貫徹好“兩個責任”,解決全黨各級組織在落實“兩個責任”的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四責聯動”機制為“兩個責任”的貫徹落實提供了現實參考和細化的制度方案。
新時代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四責聯動”機制,強調權責更加明晰、履職更加到位、追責更加有力,同時突出“四責貫通聯動”,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使“知責明責、履責盡責、督責評責”形成一個工作閉環,努力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和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形成權責明晰、協同聯動、督查到位、落實有力的工作機制。
黨委要深刻把握主體責任的深刻內涵,積極推動主體責任的層層落實,各級黨組織要肩負起從嚴治黨的重任,深刻領會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要把治黨管黨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落實、落小、落細,完善“四責聯動”機制。在選人用人層面,充分發揮民主集中制原則,嚴把干部入口關,絕不讓思想不純潔,意志不堅定、政治立場松動的人走向基礎領導崗位;始終保持反腐高壓態勢,支持和保障紀委監督機構履職盡責,嚴格執行黨紀法規,始終堅持做到秉公執法、嚴肅執紀;黨委要著重研究和解決從嚴治黨中出現的現實問題,“帶頭+抓主+撿重”,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責任層層落實,壓力層層傳導,堅持黨委主體責任對其他三個責任的宏觀領導和把握,使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具體化、制度化,保證各責任主體各負其責,形成齊抓共管、融會貫通、凝聚合力的工作新格局。
紀委監察機構不僅要敢于監督,還要善于監督,守牢紀委監督的主渠道,主陣地,同時履行好協助黨委落實好治黨管黨的主要工作職責,以黨風廉政建設為重點,督促“四責聯動”機制的全面落實。紀委負監督責任強調監督工作的前置,通過拓展監督責任、渠道、方法檢驗和反饋其他三個責任的落實情況,將監督責任能夠下沉到基層一線,切實解決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紀委監督執紀是“四責聯動”機制的關鍵環節,在黨委決策落實層面:主動邀請紀檢監督機構進行監督,積極聽取紀檢監察機構的意見,防止違紀違規決策的發生;在選人用人層面:從干部提名到確定全過程接受紀委監督,廣泛聽取基層群眾意見,保證選出的干部綜合素質過硬,群眾基層牢靠,組織放心滿意;在違紀處理層面:能夠主動亮工作、亮思想,無論問題大小,無論涉及誰,都要積極支持和配合紀檢部門對違紀違法問題嚴肅查處,主動幫助紀檢部門深入基層一線,尋找線索查找證據,并依法依規開展紀檢調查處理,絕不讓有問題的黨員干部逍遙法外。
黨委(黨組)書記要認真履行“四責聯動”機制第一負責人的責任,以堅持嚴格的責任意識狠抓落實,以堅持擔當的勇氣主抓落實,以堅持務實的態度穩抓落實。黨委(黨組)書記要弄清弄懂“主體責任”內涵,明確責任清單,在組織領導上親力親為,選人用人方面依規辦事,反腐倡廉方面嚴明法紀,在行使權力方面依法用權。在黨內監督方面建章立制,帶頭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全面從嚴治黨,積極謀劃、主動部署、對標找差、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黨風廉政建設過程中,肩負起全面領導責任,始終將黨風廉政建設放在心里、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牢記“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與使命,凝聚班子力量,帶好隊伍方向,壓力層層傳導,自覺接受監督,全力支持紀檢監督工作,為“四責聯動”機制的落實提供支持和保障。
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一項重要內容,班子成員要根據分工,強化責任與擔當,主動摸排自己分管工作中的廉政風險點,宏觀把控、定點摸排、積極部署、考核反饋分管領域全面從嚴治黨工作,以堅定的政治定力,強烈的責任意識,切實做好工作,帶好隊伍方向。對分管領域出現的一些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細致排查,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糾正,將問題處理在萌芽之內;定期主動向黨委(黨組)匯報履職盡責情況,強化與紀委的交流與溝通,主動配合紀委監察工作的開展與實施,切實把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落到實處。黨委主體責任的落實要依靠班子成員的集體智慧和力量,利用黨委中心組等學習機會,幫助班子成員樹立主體責任意識、一崗雙責意識和第一責任人意識,對班子成員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預警,端正班子成員品行作風;綜合運用典型案例,分析履責不利原因,以便班子成員能夠從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訓,得到警醒。激發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意識,調動班子成員自覺做好分管范圍內的人和事。
近年來,我國各級黨委推進黨風廉政“四責聯動”機制建設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成效,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同時在“四責聯動”機制建設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一,存在部分單位(組織)黨委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責任追究不積極主動。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落實過程中存在層層遞減的現象,沒能建立對黨委主體責任嚴肅追究的機制;第二,部分黨員干部腦袋里還存有“紀委主抓反腐”“明哲保身”的思想觀念,缺少敢于向腐敗行為及時亮劍的勇氣;第三,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落實不到位。個別單位黨委雖建立了黨風廉政考核體系,但對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要求不足,黨風廉政責任考核體系過于粗糙,分工落實不精準,責任考核操作性薄弱,經常出現領導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時,對分管領域的黨風廉政建設抓得不嚴,監督不到位現象,還存在“黨風廉政工作”與“分管業務工作”剝離,出現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兩張皮現象;第四,黨委主體責任與個人主要責任易混淆,追究個人主要責任較多,追究違反黨風廉政建設的黨委主體責任較少。
一方面,固有觀念作祟,思想存在誤區。思想觀念的正確性是落實“四責聯動”機制的前提條件,引領著“四責聯動”機制的有效落實。多年來,部分單位(部門)黨委領導受“地方保護主義”“個人主義”等錯誤思想觀念的侵蝕,當單位出現腐敗問題時,僅僅只追究個人責任,而忽視了追究黨委相關領導的責任;部分領導干部存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事不在我”的“活思想”,誤以為黨風廉政建設屬于紀委主責,與己無關,對腐敗聲音充耳不聞,對腐敗現象熟視無睹。究其原因:部分領導干部沒能充分認識黨風廉政建設中黨委主體責任的科學內涵和現實價值、沒能清楚意識到黨委主體責任的落實關系著全面從嚴治黨戰略的落實與實施。因此,及時從思想觀念上進行調整,牢固樹立黨委主體責任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另一方面,檢查監督不到位,問責追責機制不健全。黨委的各級紀檢委員會既是反腐斗爭的“重要防線”,也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實中,部分紀監機關被疊加很多“兼職工作”,很多已超出紀監機關的職責范圍,直接影響其紀律檢查和監督工作。再加之部分紀檢機構職能分散,紀監干部缺少實地調研能力,難以配合各級黨委形成反腐合力,進而弱化了紀監機關問責追責的相關工作。雖然我國出臺的《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中,關于追責問責方面有比較完整的闡述,但黨委主體責任追責制度還缺少具體細則條例、內容較為寬泛、沒能形成健全嚴密的檢查監督機制;同時,由于紀檢機構問責追責機制不健全,缺少“一案雙查”“責任追查”制度,導致相關部門推脫責任,不能凝聚反腐合力,阻礙了責任追查的實施開展。
新時代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四責聯動”機制任重而道遠,部分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機制建設還不夠完善、黨員領導干部思想認識還不夠清晰準確、問責追責機制還不夠健全。總的來說,要落實“四責聯動”機制必須將“四責”融為一個整體,樹立同向而行的價值共識,構建共同治理腐敗的新模式,凝聚全面從嚴治黨的合力。
各級黨委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廉政法規、黨章,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教育,科學領會黨風廉政建設“四責聯動”機制的科學內涵和現實意義,明確黨內政治生活中各級黨委是黨風廉政建設中的主體;各級黨委要強化反腐倡廉教育宣傳,切實落實黨委主體責任的決策部署,黨員領導干部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不斷提升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意識。各級黨委應深入挖掘在黨風廉政建設中“黨委主體責任”落實取得良好效果的典型事例,多渠道、多層面地推廣宣傳,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克己奉公、廉潔自律;同時將履責不力的典型案例作為反面教材,對廣大黨員干部進行警戒教育。思想意識建設放在首位是落實新時代黨風廉政建設“四責聯動”機制的客觀需要,通過強化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牢固樹立黨委主體責任意識,進而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積極落實主體責任的自覺性。
各級黨委領導干部要強化權責對等意識,依法行使權力,時刻牢記肩負的責任與義務,將“責任”意識融會貫通于黨風廉政“四責聯動”機制建設之中。首先,黨委(黨組)要扛起大旗,將主體責任放進心里;其次,紀委監察機構應加強反腐監督檢查,將監督責任握在手上;再次,班子成員在處理好分管領域工作的同時,還要敢于“反腐亮劍”,切實肩負好政治責任,將“一崗雙責”落到實處;最后,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負責人,既有主體責任,也有監督責任。黨委書記要肩負起全面從嚴治黨,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率先垂范落實好“第一責任”,充分發揮領頭羊作用。在黨風廉政“四責聯動”機制建設過程中,黨員干部應明確自身責任定位,既厘清職責邊界,又彼此支持配合;建立健全壓力層層傳導、責任層層落實的配套制度,搭建“上下聯評”責任網絡,積極打造“責任明確—責任分解—責任落實—責任監督—責任反饋”的責任閉環,加強反腐監督檢查,積極構建反腐倡廉責任共同體。
新時代黨風廉政“四責協同”機制建設,是對責任落實的創新之舉,通過責任制度的剛性執行、項目分責、網絡傳導、倒逼履責,進而強化黨委反腐倡廉的能力和效果。首先,黨委各責任主體通過協作溝通、內外交互,上下聯動體制,形成層層遞進的責任主體協作機制。定期召開責任分析會,總結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深化紀檢監督責任落實,厘清目前與長遠的責任邊界。其次,要齊抓共管,層層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實現從班子成員到基層人員的責任輻射,健全核心重大事項民主聯席會制度,充分發揮黨內民主監督對黨風廉政建設的促進作用。再次,通過“四責聯動”機制責任內容清單化管理,明確責任落實的時間節點、明確責任的目標和流程、明確責任量化的考核標準,將責任人與責任內容壓緊壓實,保證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能夠落實、落細、落小。最后,失責必問、問責必嚴,加強責任追究力度。通過問責制度倒逼責任落實,明確問責標準、流程、范圍,織密責任網絡,將監督檢查、績效管理、目標考核、責任追究有機銜接起來,同時強化績效管理的引導與約束作用,實現績效考核與責任落實相互協調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