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 靜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公司生產安裝分公司,銀川 750410)
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模式的有機結合,是推動國有企業發展經濟或落實企業政策所應遵守的前提條件,更能有效地幫助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部分國有企業對黨建工作、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不夠重視,企業工作重心大部分放在管理上,主抓并利用資源擴張經營,黨建工作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出現分離。另外,某些企業管理組織無法直接融入黨建工作中,使其不具有重大問題決策權,在執行交叉任職與雙向進入工作理念中,相關領導者并未將此體制實際落實,導致企業經營管理與黨建工作難以實現工作結合。有些黨建工作者只注重內部事宜處理,進入自我工作循環模式中,有些則是陷入經濟工作中,直接減弱或忽視黨建工作的自身發展建設。因此,在新時期內,國有企業在抓好黨建工作的同時,要為黨員領導干部解決實際問題,促進企業生產經營與黨建工作有機結合。
國企黨建與經營管理深度融合,既是一項與時俱進的中心工作,又是一個永無完結的重要課題。在本研究過程中,筆者通過360瀏覽器搜索了近百個同類課題的研究樣本,發現在這方面的許多做法和經驗,非常值得借鑒。但是,也有些研究樣本不僅分析不夠到位、研究不夠深入,而且還出現一些內容上的偏差及方向性的失誤。例如,有些樣本對于融合問題,只是對人員有無配置到位、有無簽訂黨建工作責任狀進行了研究,而責任狀有無與企業生產經營、與現代企業治理、與企業內部群眾的實際需求有機融合,有無對黨建責任狀進行考核等,卻沒有進行相應的深研與細究。尤其是國企高管人員和黨務工作者,沒有從新時代視角來精準理解和準確把握深度融合的實質內涵。公司黨委曾對下屬企業開展專題訪談,絕大多數被訪談人員都認為,深度融合就是“四同步”“四對接”,雖然這樣理解沒有錯,但卻缺乏系統性與全面性。
應著重選取與培養具有復合型特點的干部,并以交叉任職狀態為主要手段,執行在企業建設新型模式下黨委干部和行政干部身兼兩職或是“單崗位、雙責任”的領導體制。現如今,國有企業主要分為工廠制企業和公司制企業兩種,而在相應的領導體制執行過程中,黨政交叉任職與一人身兼雙職情況,相對而言,便會非常突出。而為了確保一兼雙職等體制結構可順利實施,復合型干部選拔觀點的提出同樣也可作為一項鮮明特點,以此來促進人才選拔的實施。從工作經驗和結果上看,很多任職過書記的企業經理或廠長在崗時,工作中皆重視關于黨政建設工作對于黨組織所能產生的作用,借用發揮空間較大。而曾經任職過企業廠長或是經理崗位的書記,在進行企業黨建工作時,會更善于靠近并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基于此,在選擇企業領導者時,盡量選擇擁有“復合型”工作經驗的人才擔任此崗位,而這種配備方式已經成為企業大多數人的思想共識。可以理解為黨政工作中對于交叉任職與一人兼多職的領導崗位構建體制,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了黨組織方面的支持,為企業生產經營與黨建工作之間的融合提供了有效機制。
完善體現黨對國有企業全面領導的公司治理結構的頂層設計,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堅持和完善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正確處理各治理主體之間的關系;落實黨組織對重大事項的決定權、把關權和監督權,明確黨組織在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推動各治理主體高效協同,發揮合力。
組織是“形”,思想是“魂”。加強黨的建設,既要“造形”,更要“鑄魂”。要加強理論武裝,完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干部培訓、支部政治理論學習等制度,切實提高黨員干部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來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增強學習針對性,緊扣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圍繞企業中心工作,精心設計學習內容,把生產經營中心任務納入黨組織學習研究的重要內容中,推動學以致用,研究解決企業改革發展重大問題,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要發揮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優勢,用黨的科學理論“教育人”“引導人”“感染人”,加大對企業各項決策部署的宣貫力度,宣傳解讀職工群眾普遍關心的發展改革舉措和當前的重點工作任務,答疑釋惑熱點問題,向職工講清楚企業面臨的形勢、改革發展的思路,贏得職工的理解和支持,不斷增強隊伍凝聚力和創造力。
遵循黨建工作和企業管理規律,完善配套工作機制,不斷提高創新方式方法,推動黨建工作對生產經營的引領、促進、保障作用,從有形、有力向有效轉變,以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成效檢驗黨建工作實效。完善學習教育常態化機制,夯實深度融合思想根基。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圍繞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重大課題開展學習教育,提高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堅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進一步感悟思想偉力、堅定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提振奮進力量,激發推進深度融合原動力。完善責任界定機制,強化深度融合責任擔當。建立各級黨組織、書記、委員等主體的融合責任清單,企業黨組(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履行“舉旗定向、鑄魂育人、總攬協調、選賢任能、從嚴治黨、建章立制、強基固本、凝心聚力”職責;所屬單位黨委履行“維護落實、思想建設、全面領導、隊伍建設、黨風廉潔、基本建設、組織動員”職責;基層黨組織履行“宣傳貫徹、基層治理、教育管理、團結帶領、日常監督、橋梁紐帶”職責。完善常態長效保障機制,促進深度融合長遠長效。把制度建設貫穿于深度有效融合的全過程,及時將良好實踐經驗固化下來、堅持下去,配套建立健全推動落實的領導機制、推進機制和考評機制,形成務實管用、真抓實干的制度和管理體系,使深度有效融合的制度成熟定型。
建立統一的公司管理制度體系,推動黨建工作制度和企業管理制度全面融合。認真梳理現有黨建制度,做到依規治黨。對制度進行常態化梳理、評估和修訂,加強制度落地的監督檢查,確保各項制度有效管用;轉變考核督導方式,督查干部履職盡責要查履行“一崗雙責”抓黨建工作情況、重大會議要提黨建工作要求;優化考核評價內容,經營業績考核體系增加黨建工作考核內容,確定考核權重,實行黨建考核和干部年度考核同時布置、同時報告述職、同時評議;深化考核結果運用,把履行抓黨建工作情況和抓本職業務工作情況結合起來,作為評優選先、干部提拔、績效分配的重要依據。
近幾十年來,國有企業黨建在改革過程中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具有影響,但是仍有許多國有企業在黨建工作結合生產經營的模式中,存在不融合問題,使得某些地方的黨建企業部分管理模式存在和生產管理相互脫節的現象,因此做好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有機結合較為重要。圍繞企業生產經營,抓住黨建工作落實,以此促進黨政發展。企業中黨組織必須參與并融入改革發展與經營中,最大限度發揮企業基層黨組織作為政治核心的作用,推動國有企業生產經營優化與經濟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