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皖省某區檢察院為視角"/>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黃迎濤
(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區人民檢察院,安徽 馬鞍山 243000)
電子數據自2012年成為刑事訴訟的八大類證據之一,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制定《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審查判斷電子數據若干問題的規定》,2019年公安部制發《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電子數據取證規則》后,電子數據在控方證明體系中越來越發揮重大作用,特別是在網絡銷售假藥、電信詐騙、販毒毒品、故意傷害等案件的證據體系中居功至偉。
根據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審查判斷電子數據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數據規定》)第一條:“電子數據是案件發生過程中形成的,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數據。電子數據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電子文件:‘(一)網頁、博客、微博客、朋友圈、貼吧、網盤等網絡平臺發布的信息;(二)手機短信、電子郵件、即時通信、通訊群組等網絡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三)用戶注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電子交易記錄、通信記錄、登錄日志等信息;(四)文檔、圖片、音視頻、數字證書、計算機程序等電子文件。’”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電子數據外延已然包括了音視頻資料、圖片等這些傳統意義上的視聽資料,再區分視聽資料是依靠模擬電子技術形成的信息、電子數據是依靠數字技術形成的數據信息,已無價值[1]。特別是隨著技術的發展進步,模擬電子技術形成的視聽資料已經逐漸消失,從兩類證據的收集、固定、開示方式來看,更無二致,所以,本文所討論的電子數據包含視聽資料。
從2020年1月至12月本省某基層院已辦刑事案件中,共計檢索出電子數據181份,占全部案件60%,電子數據的載體分別為光盤、手機、電腦硬盤、移動硬盤、U盤等等,內容分別為微信、QQ等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微信、支付寶等交易流水,案發現場的監控視頻、醉酒案件中執法記錄儀的攝錄視頻、電子數據檢查工作記錄等等,該類證據在危險駕駛罪、強奸罪、詐騙罪、銷售假藥罪、販賣毒品罪中出現的比例較高,如在危險駕駛案件中占比為100%(公安部對危險駕駛案件有取證規范要求)、在詐騙案件中占比超過60%,且呈現逐步上升的態勢。從近年來所辦案件分析,電子數據存在問題如下。
并沒有嚴格遵循《數據規定》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電子數據取證規則》(以下簡稱《數據規則》)要求取證。比如提取、封存原始存儲介質不及時;未在提取、封存原始存儲介質時進行同步錄音錄像;未將提取過程制作筆錄且邀請見證人簽字;在未能將原始存儲介質進行固定和封存的情況下未將提取的數據進行完整性校驗;在將電子數據導入其他存儲介質時未寫明制作人、持有人身份;未注明制作的時間、地點、條件和方法;未按規定對網絡在線提取、遠程勘驗過程進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等。如本院所辦理的郭某某等人涉嫌套路貸詐騙案件,偵查機關從郭某某微信、支付寶交易流水中提取到大量收付款信息,這些大量的電子交易信息成了指控郭某某等人詐騙金額的核心證據,偵查機關卻只將這些交易信息以紙質方式呈現,并未及時封存該電子交易信息的原始存儲介質;所辦理的李某非法經營案件,偵查機關在進行網絡遠程勘驗檢查時未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導致辯護人當庭質證遠程勘驗檢查筆錄時公訴人無比被動。
電子數據具有客觀性強、容量大等顯著優點,也具有易刪改、易滅失等顯著缺點,特別是在不易提取原始存儲介質或者原始存儲介質設置了自毀功能的情況下,就會給檢察官審查判斷電子數據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在打開存儲介質查看電子數據時,未全程同步錄音錄像、沒有見證人現場見證、少于兩名檢察人員;無法有效、全面審查電子數據的三性:比如本院辦理的某銷售假藥案件中,嫌疑人和下家的微信聊天記錄達到了2T,如果一頁頁查看該記錄,一個辦案周期也無法看完。實踐中對電子數據的審查往往變成對提取人、偵查人員品格的審查,極難發現電子數據被他人篡改或者二次加工的情況,給電子數據的查驗造成了困難。
以庭審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要求證據開示在法庭、事實查明在法庭,在對電子數據舉證質證過程中,辯護人經常對電子數據的內容真實性和來源合法性提出異議,從而提出電子數據不具有證據資格或者辯稱電子數據的證明力極低。如本院所辦理的許某某等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涉案金額達3.9億元,在偵查機關立案后,犯罪嫌疑人家屬將原本保存在臺式電腦上的吸儲明細表全部拷貝至移動硬盤,然后將臺式電腦格式化,移動硬盤在兩易其手后才輾轉至偵查機關,辯護人當庭質疑移動硬盤中電子數據的合法性和全面性,據此否定審計報告的證據資格,公訴人由于無法開示原始存儲狀態、中轉狀態、封存狀態,當庭釋疑效果不佳。
首先,偵查機關、檢察機關要提高對電子數據重要性的認識,實踐中部分偵查人員、個別檢察官不知《數據規定》和《數據規則》的屢見不鮮,深化認識、強化學習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其次,要厘清電子數據的相關臨界概念,比如,市級公安局網安支隊依據《電子物證數據恢復檢驗規程》《電子物證數據搜索檢驗規程》《法庭科學電子物證手機檢驗技術規范》等作出的電子數據檢查筆錄,實務中多被辦案人員理解為電子數據,但考慮到該檢查記錄的檢查主體是某某市公安局網安大隊,文號是網勘字號,檢查過程并不新增證據內容,將其認定為勘驗、檢查筆錄更為適宜[2]。
偵查機關要制定收集、固定、提取電子數據的規范流程,辦案過程中發現各辦案單位對收集、固定、檢查電子數據操作失范,甚至相同辦案單位不同辦案人對收集、固定、檢查電子數據的程序各行其是。由于電子數據具有技術性強、易失真、對保存環境要求高等特點,所以要從取證主體、取證資格、取證過程、存儲介質的封存、保管、開封、查驗等各方面統一執法思想,規范流程,力爭提取、固定電子數據一次成型、一步到位,防止因程序性瑕疵導致電子數據喪失證據資格或者降低證明作用。
首先,在提取、固定電子數據時,要注重分析電子數據與犯罪行為之間的關聯,特別是將電子數據移送審查起訴之前,要將在線提取的數據、手機提取數據、第三方電子數據的關聯性分析清楚,對移送的每一份電子數據要說明其證明目的。其次,要堅持對電子數據的全程審查、全域審查,由于電子數據容量極大、內容極多,一個辦案周期內一名員額檢察官根本無法查閱完畢,要發揮檢察技術人員的輔助辦案功能,在檢察官的指揮下借助于大型讀取設備,詳盡復核證據,提煉出有力證據內容,增強電子數據的證明力。
由于現階段偵查人員獲取和審查判斷電子數據能力相對較弱,有時憑主觀臆斷取證,電子數據取證不規范、不及時,取證過程不符合辦案要求,等到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后,應檢察官要求完善該份電子數據時,電子數據往往已經滅失或者數字信息被覆蓋,所以,對于主要依靠電子數據來證明犯罪事實的案件,邀請檢察官同步介入偵查,及時分析、檢查、提煉電子數據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提起公訴后,對于雙方爭議較大在定罪量刑中具有核心作用的電子數據,要借助庭前會議,及時就電子數據的三性進行庭前調查,對電子數據的流轉狀態做出說明,必要時可以邀請專家輔助證人采用專門工具對電子數據作出說明,如國外法庭中使用的Encase取證工具,既可以對電子數據進行鑒真,也可以開示電子數據取證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