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淑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法律援助中心,安徽 六安 237000)
在新的《刑事訴訟法》中將值班律師制度的規定制定下來,是對辯護制度的突破,也是保證訴訟權利的重要途徑。[1]但是在司法理論研究和實踐中,對于值班律師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方面的內容仍舊有待明確的地方。這些內容都是改善值班律師制度的重要切入點,也是保證值班律師制度有序推動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實踐研究中,有必要結合值班律師制度分析,明確該制度的特點,并給予值班律師一個相對明確的定位,從而為值班律師的發展和進一步素質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值班律師制度,是指在法律援助機構的基礎上,律師被委派到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固定辦公場所值班的,不以申請人財產狀況和案件的類型作為標準的,為申請人免費提供法律服務的制度。[2]這一制度是世界上很多法治國家都會設置的一種制度。該制度源于英國,站在權利保障的基礎上,為被追訴人提供良好法律服務,從而助力訴訟資源的有效利用。在我國的司法歷程中,值班律師制度被初次提出是在2006年的法律援助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在后續實踐中,這一制度頻繁出現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并影響著我國法律活動的推進,并逐漸成為我國法律援助工作中的一項重要的補充,為訴訟效率的提升和司法公正的保證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面對這一現狀,需要結合實際分析,對制度展開全面的研究,從而為制度的長遠發展提供助力。
第一,全程參與。在《刑事訴訟法》中明確規定:“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在不同階段,值班律師的參與方式不同,律師在偵查階段、移送審查起訴之后等訴訟的全過程,值班律師都可以參與其中,這對于當事人的權利保障有重要的意義。第二,廣泛參與。在值班律師制度中,值班律師可以對所有的犯罪嫌疑人和報告人等作出法律援助,從而保證援助對象的廣泛性。第三,公益無償。值班律師在作出法律援助的過程中,所有的費用都是國家和政府給予報銷,當事人無需提供任何訴訟費用。[3]值班律師為經濟困難的人提供法律援助,且不收取費用,將有助于實現社會的穩定,真正地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
關于值班律師的定位,雖然我國借鑒了國外的有益經驗,但是也不同于其他的國家,我國的值班律師具有非常鮮明的中國特色。為達到良好的效果,在結合實際分析的過程中,首先要保證值班律師的應然定位,并明確其應享有的實質性的權利,從而明確我國值班律師的定位。第一,在我國值班律師和辯護律師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它們單向包含卻又雙向獨立。在實踐中,當前的值班律師的權利范圍和律師的發展情況,雖然其與辯護論事存在一定的相似,但并不能耦合,可見,值班律師制度具有一定的辯護人的性質,這是單向包含的定位。而雙星獨立則是指值班律師具有一定的補充特征,它是在缺乏辯護律師的前提下被提起的,具有雙向包含定位,因此值班律師又與委托律師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因此,可以說值班律師、以合同為基礎關系建立關系的委托律師和提供法律辯護的指定辯護律師是并列的關系,他們并駕齊驅,為當時的合法權利提供了保障。
在我國關于值班律師和法務實踐中發現,目前與值班律師有關的法律實踐活動的開展并不是非常理想,對于值班律師的定位和安排也有待優化。在這樣的前提下,想要保證值班律師制度的有效推進,明確值班律師的權責地位是推動值班律師發展的基礎。因此,在法務實踐中,有必要結合法律援助的情況分析,科學定位法律服務制度,從而將更多與律師發展相契合的制度穿插到法律實務過程中,讓律師的地位能夠得到凸顯,繼而促進良好實踐效果的生成。一方面,由于值班律師是法律援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法律援助是國家政府財政撥款,因此,值班律師制度也應該站在國家財政撥款的基礎上運行,并發放對應的補貼。另一方面,雖然法律援助是無償的,但是律師提供法律服務卻是有償勞動,因此國家和政府會提供一些補貼,從而保證值班律師的合法權益。此外,為凸顯值班律師的地位并確保值班律師制度可以更加順利、高效實施,可以設立值班律師工作站,并在站內明確律師工作責任、值班律師選任和委派的情況等,從而讓值班律師能夠有明確的地位,繼而以更加合理、準確的身份去應對法律問題。
在值班律師的管理過程中,我國有必要結合我國的發展需求和律師的成長情況,設置一些比較嚴格的選任標準,并結合值班律師群體的表現,對律師進行細致的考核分析。同時,考慮到律師工作性質的特殊性,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適當提高值班律師的準入標準。在完善基礎選任標準之后,還需要對已經在值班律師群體中的人員展開細致的培訓。再如還可以結合實習效果、技能訓練等情況分析,明確律師的發展情況,并在進一步思考中完善中提高律師的實際素養。尤其是針對一些想要入職值班律師的人員,需要先對申請人進行嚴格的實習考核和評價,待完善考核之后再結合實際需求確定是否具備轉正資格。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值班律師的人群變得更具素質和水平,繼而打造一個高質量、高素質、高效率的值班律師團體,保障相關人員的合法權益。
一個法律問題可能會歷經很長的周期,尤其是在不同的訴訟階段,很可能會遇到不同的值班律師在處理同一個案件。那么,值班律師工作的銜接就顯得非常重要。有效的銜接可以為值班律師了解案情、交流案情提供更多的便利,也可以為值班律師制度的形成和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節約更多的司法資源。那么,值班律師在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選擇不同的途徑向下一位值班律師傳達信息,從而實現信息的流轉。例如,在實踐中可以選擇文字記錄的形式,值班律師可以將自己在接觸本案之后了解到的信息、服務情況制作成詳細的筆錄,并將這一筆錄融入后續的指導中,從而在流轉中節省其他律師的精力、時間。此外,除了流轉之外,還可以盡量讓同一個值班律師接管同一個案件,這樣就可以減少不同的值班律師對案情的理解沖突,從而保證當時的合法權利。那么,在值班律師銜接的過程中,就需要結合值班律師的情況分析,通過值班律師排班表和案情發展情況綜合分析,適當排位,讓同一個律師接管同一案件的不同過程,繼而保障被追訴人的合法權益,提高司法效率。
鑒于值班律師的公益性,其在扶助貧困和社會中弱勢群體的時候,難免會存在一些不當的行為,影響著活動的有序進行。尤其是在法律實踐中發現,各地的值班律師待遇參差不齊,但是大多數都很難滿足律師為當事人提供服務與工作的對等性的要求??紤]到值班律師制度作為法律援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接受政府支持的該當性。如果長期讓值班律師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不僅僅不利于律師的工作效率,還可能會導致部分律師初心懈怠情緒,繼而讓法律援助的實效性大打折扣。為改變值班律師的這一不良現狀,滿足律師的該當性,各地有關部門需要結合律師的實際情況分析,明確有助于滿足律師待遇的內容,并主動向當地政府申請相關的補助金。為點燃值班律師在工作中的積極性,還需要完善激勵機制,結合律師的工作態度、工作效果等方面,給予值班律師一些物質或者精神上的獎勵。同時,如果單位允許,還可以將值班律師的工作融入績效考核當中。通過這樣的模式,建立良好的值班律師激勵機制,繼而拓寬提供值班律師活動經費的途徑,滿足值班律師的需求,促進值班律師制度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總之,值班律師制度被稱為我國法律援助過程中的“最后一公里”,對于司法改革中司法實踐的增效提質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有必要綜合值班律師制度的實際情況分析,不斷探索完善值班律師制度的重要途徑,從而推動該制度的發展,為保護人權、促進司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