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華
(廣東啟源律師事務所,廣東 廣州 510000)
在網絡虛擬財產中,呈現出虛擬和不可見的特點,且用戶是不能永久保留的,虛擬財產的所有權存在很大的爭議。由于缺乏相關法律作為依據,往往導致網絡虛擬財產在繼承案件中存在判決的很大難度,進而呈現出諸多不同的判決結果。而網絡虛擬財產作為一種具有獨立性價值的財產,想要確保其能夠合理和準確繼承,就需要相關部門做好對網絡虛擬財產繼承法律相關問題的研究和解決,這也是我國法律體系完善所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在網絡時代發展下,虛擬財產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中,且和虛擬財產相關的事件也是頻繁發生。但到目前,對虛擬財產并沒有統一和明確的結論。很多學者都對它存在不同看法,一些學者認為虛擬財產主要是模擬真實事物以數字化的形式在相對獨立性和排他性網絡環境內存在的信息化資源。一些人認為,之所以網絡具備虛擬性質,是和虛擬網絡存在關系的。盡管不同學者對此類虛擬財產存在不同定義和看法,但共同點都對虛擬財產共同的特征進行了反映。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本質來說,主要是將網絡的環境或者空間當作工具,通過數字化以及非物質化形式對相對獨立性財產價值實現模擬,且可以把其在市場交換中應用。對獨特性信息的資源享受,它主要包含諸多信息化的產品,如電子郵件、軟件賬號、游戲賬戶等,此類虛擬資產能夠在一定的條件下實現真實資產的轉換[1]。
在2021年之前的我國法律中,對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相關法律還比較有限,主要集中在2017年頒布的《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七條中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進行了直接性表達,而其條文所規定的內容中寫出,法律在對數據和網絡虛擬的財產保護中,有規定的要依照相關規定,這也顯示出此表述具有太過概括性和框架性的特點。而在2020年新頒布的《民法典》中,對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具有了明確的規定,只要自然人是合法所取得,就能夠當作遺產進行繼承,這就對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存在的很多問題實現了解決[2]。
在對普通財產進行繼承中,是相對便捷和容易的。而虛擬財產很多都是通過虛假身份進行注冊,則繼承人想要證明其是虛擬財產繼承人存在較大難度。此虛擬財產具有無形性特點,用戶在使用前要向操作員進行賬號與密碼的說明和注冊,且賬戶與密碼通過用戶分開進行保存,是不能轉讓或者借出的,也不能向第三方出租,因此其他人就不能知道個人賬戶與密碼等用戶虛擬財產信息;且網絡用戶往往在賬號注冊和設置中,會設置一些個人的虛假性信息,而這就使網絡虛擬的財產繼承人很難實現繼承身份的證明,因此不能確定虛擬財產其繼承人。同時,我國對虛擬網絡的資源價值并未實施明確評估標準的建立,在評估標準的制定中存在諸多爭議,因為網絡虛擬的財產具有虛擬的屬性,在繼承分配中要基于評估開展,所以不能實現價格的確定,也就不能有效劃分;且我國針對虛擬網絡的資源也沒有進行專門評估機構的建立,這也導致虛擬網絡的財產評估系統存在現實性的缺乏。另外,用戶在進入到運營商所建立的虛擬環境內前,通過用戶協議要求用戶對所有條件同意,幾乎全部網絡的運營商都以用戶協議明確規定此運營商是具備虛擬財產擁有的資格的,且禁止用戶對賬戶轉移,通過這樣的方式防止未來可能發生的用戶相應請求情況。在網絡用戶和網絡的運營商存在爭論時,其運營商就聲明用戶協議目的是對網絡用戶數據的隱私權利保護。隨著目前用戶的維權意識逐漸增強,此用戶隱私已經不再是網絡的提供商借口,且已成為繼承人對網絡的服務商提出虛擬財產請求的重要依據。
在我國2021年正式實施的《民法典》,關于網絡虛擬的財產保護提出了相應的規定,主要涉及未成年的網絡消費以及虛擬財產的繼承兩方面。在未成年人的網絡消費方面,規定可認定是無效的,且能夠通過其監護人、法定的代理人提出返還的要求。而對虛擬財產的繼承方面,只要自然人是合法所取得,就能夠當作遺產進行繼承。此法律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這將網絡虛擬財產納入遺產保護的范圍中,同樣在對網絡虛擬的財產繼承給予明確和可靠的解釋。在《民法典》內的第一百二十七條中規定,法律內對數據和網絡虛擬的財產存在保護規定的,要按照其規定執行。因為網絡虛擬的財產具備財產特性,它在受到侵犯時就依法應該進行保護。在近年來,由于互聯網快速發展,大量網絡游戲出現,很多玩家在網絡游戲的賬號和網絡游戲的裝備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這也使其具備使用以及交換的價值,因此具備財產的屬性。按照《民法典》內的規定,只要自然人是合法獲取實際財產以及網絡虛擬的財產,均應當當作遺產享受繼承的權力[3]。
對虛擬網絡的屬性實施完整系統的建立中,對虛擬網絡的屬性、對象以及繼承法等確立是不夠的,還需對其虛擬網絡的屬性分配以及其他測試的措施等法律程序進行確立。在司法實踐中,可以通過對虛擬財產的分割司法程序確定等手段實現處理。在虛擬財產的分割司法程序確定中,不同類型要采取不同處理方法,對虛擬財產進行直接性經濟劃分時,若全部繼承人都對虛擬財產繼承統一,他們就可以一起對此財產價值保護,且按照所繼承虛擬資源法定的收入進行份額的分配。若并非全部繼承人對虛擬財產同意繼承,就可以通過拍賣的形式對不同意繼承的份額實施扣除,對同意繼承的人員可以通過分配所有權的形式進行網絡資源分配。
想要對虛擬網絡的資源繼承、交易和財產的糾紛問題實現解決,關鍵在于虛擬網絡的資源處理中要做好統一和規范價格的評估標準建立。但因為虛擬財產具有特殊的屬性,在對其評估標準制定中,一定要對各方利益以及各種因素充分考慮,在對網絡價值評估中還要確保定價規則的合理性。在對虛擬網絡的資源價格評估中,為了確保評估的權威性,還要構建專門評估機構,來根據虛擬網絡的資源實際情況來進行客觀地評價,確保此類資源價值的準確性。另外,為了確保虛擬網絡的財產繼承,可以對網絡的運營商權利和義務實施明確規范,可以親人等因素當作運營商提供賬戶與密碼的依據,來獲取相關親人的繼承人資格。還可以對用戶協議內容實施優化,并將相關繼承協議納入其中,為后期可能出現虛擬財產的繼承奠定基礎[4]。
綜上所述,在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中還存在諸多法律問題,這也導致現階段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糾紛頻繁發生,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做好對網絡虛擬財產繼承的法律問題深入研究,并給出相應處理措施和解決方法,這對相關領域工作的開展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