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英坤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非公有制經濟要健康發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健康成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出臺《關于弘揚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家干事創業的若干措施(試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把教育培訓作為加強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提升民營企業家綜合素質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來抓。省委組織部、省委統戰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團省委、省工商聯等責任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齊心協力為民營企業家學習培訓、交流合作提供機會、搭建平臺。
省干部學院作為具體承辦單位,與責任部門有關處室密切協作,根據年度重點培訓計劃確定的培訓班次,共同成立項目組,聯合下發調訓通知,具體負責學員選調、需求調研、課程設計、組織實施、總結評估等工作,做到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一評價,避免多頭培訓、重復培訓、低效培訓。目前,責任部門已聯合舉辦全省優秀中青年民營企業家培訓班2 期、全省高成長企業領軍人才培訓班1 期,培訓學員77 人。
各類企業家培訓班次,突出企業發展需求,合理設計培訓內容和方式。在學員選調上,由責任部門和16 市分別推薦,責任部門集體研究,確保學員質量。在需求調研上,綜合運用“三研究兩調查”(文獻研究、個別調查、個別調查結果研究、面上調查、面上調查結果研究)五步工作法,切實把學員需求摸準確摸具體。在課程設計上,邀請具有實戰經驗的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家進行輔導授課,到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濟寧干部政德教育學院開展現場教學,聯合山東衛視組織學員破冰活動和訪談式教學。在組織形式上,探索實行“三段式”教學法:第一階段在省干部學院進行理論輔導、理想信念教育,第二階段到省外重點企業對標學習、體悟實訓,第三階段到學員企業觀摩交流、把脈會診;每個階段集中培訓時間3—5 天;各階段間隔4—5 個月,期間返崗體悟,適時進行網絡教學,拉長培訓鏈條,打造“永不落幕的班級”。同時,充分發揮科研工作對培訓的基礎支撐作用,聯合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山東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進行理論研究,推動培訓走深走實。
以各類企業家培訓班次為載體,邀請省發展改革委、省新舊動能轉換建設辦公室、“十強”產業專班等解讀政策、與學員座談,增進政企交流;設置學員隨機分組、研討交流、自由討論等環節,促進學員深度交流,尋求合作機遇;統籌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培訓班次,采取同步開班、大班集中上課、小班分組研討等方式,為國有企業家和民營企業家提供交流合作機會,努力把企業家培訓班次打造成政企交流的平臺和全省企業家提升素質的平臺、開闊視野的平臺、廣交朋友的平臺。據初步統計,學員之間已達成合作意向或已開展實質性合作20 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