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春英
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正當其時、十分必要。組織部門要深刻認識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學好黨史必修課,守正創新開新局,不斷譜寫新時代組織工作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歸根到底在培養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要抓住黨史學習教育的有利契機,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強化教育培訓、增強能力素質、精準選拔任用,著力打造一支適應事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干部隊伍。一要進一步筑牢黨員干部思想根基。突破藩籬、戰勝困難,沒有犧牲奉獻精神不行,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行。要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好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學習材料,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中探尋初心本源,在全面總結自我革命經驗中增強“四個意識”,在牢記我們黨百年奮斗取得的接續勝利中堅定“四個自信”,在審視重大斗爭考驗實踐中更加自覺做到“兩個維護”。充分發揮黨校主渠道、主陣地作用,辦好專題讀書班、學習班等,積極開發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改革攻堅教學案例,高標準打造現場教學點,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二要進一步提升破解難題實踐能力。黨的歷史,就是先輩們上下探索的奮斗史,更是凝聚治國理政、化解風險矛盾的智慧史。要深刻汲取黨史中的歷史經驗、智慧力量,全面掌握實踐要求,全方位提升干部戰略思維、專業素養、履職能力。要突出實戰實效,加大輪崗交流力度,持續選派優秀干部到全面從嚴治黨、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經濟社會發展前沿、矛盾問題集中的地方,經風雨、壯筋骨、長才干,不斷提高把握大局大勢、應對風險挑戰、推進實際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要進一步增強干事創業激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要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繼承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補足精神之鈣,提升干事創業精氣神,不斷鍛造知行合一的定力,練就善作善成的能力,磨煉攻堅克難的魄力。同時,要進一步優化選人用人機制,完善關心關愛基層干部的政策措施,落實好容誤糾錯辦法,不斷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與活力。特別是在這次縣鄉換屆中,要突出實干實績導向,嚴把政治標準,深化政治素質考察,選優配強縣鄉領導班子,著力打造一支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基層黨組織、基層黨員始終處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前沿。黨史學習教育中,要堅定不移推進基層組織建設,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治理優勢。一要在抓好學習教育中樹牢宗旨意識。百年黨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歷史。要通過學習黨史,站穩人民立場、樹牢人民情懷,切實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要按照要求,指導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對照初心使命、對照先輩先進,深入開展黨性分析,著力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扎實做好慶祝建黨100 周年系列工作,充分挖掘用好本地紅色教育資源,積極打造黨性教育基地,開展好“發現榜樣”“我來講黨課”和“我和我的支部”微視頻征集等活動,以身邊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進模范的典型事跡作為鮮活教材,重溫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二要在夯實基層基礎中增強服務能力。百年黨史,就是一部黨勇于自我革命、永葆生機活力的歷史。近年來,菏澤市大力實施基層黨建“紅色創建”三年行動計劃,創品牌、鑄精品,樹標桿、爭先進,極大地推動了全市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但村(社區)“兩委”干部專業化能力不強、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質量不高、社區工作者待遇落實難等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要繼承發揚黨直面問題、攻堅克難的優良傳統,破解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把基層黨組織建成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堅強戰斗堡壘。當前,特別要扎實抓好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不斷優化提升“兩委”班子結構;同時,加大財政補助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力度,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不斷構建基層有人辦事、有錢辦事的新局面。三要在滿足群眾訴求中提升服務質效。百年黨史,就是一部維護群眾利益、帶領群眾不斷開創新生活的歷史。要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同解決群眾問題結合起來,深入組織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找準切入點、著力點,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推動落實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持續抓好第一書記、“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組等工作,大力推行黨員志愿服務,搭建好干部服務群眾的橋梁,真正維護好、實現好群眾利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千秋基業,人才為本。中國共產黨走過的百年,是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砥礪前行的百年,也是廣納人才、團結人才、禮遇人才的百年。新的歷史時期,必須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強化政治引領,為各類優秀人才建功立業搭建舞臺。一要在開放包容中凝聚人才。百年來,“求賢若渴”始終是我們黨最鮮明的人才工作導向。延安時期,從“來去自由”全天候開放人才政策,到為專家量身定做特殊政策,我們黨始終以團結各界人才的態度、尊重個體自由的溫度、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氣度,廣泛吸引人才支持黨的事業。學習黨史,就要傳承好黨開放包容的引才聚才優良傳統。當前,要立足菏澤實際,不斷完善提升“產業+人才”“項目+人才”等多種引才模式,吸納各方人才,厚植人才集聚沃土。二要在實踐篤行中培育人才。1937 年,中國第一所革命干部學校陜北公學創辦,推行把實踐活動作為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和鍛煉人才的最好課堂的辦學模式。學習黨史,就要學深悟透黨在實踐中育才強才的先進理念。新階段,要加強各方面、各層次人才培育力度,完善高層次人才跟蹤培養機制,大力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計劃,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各類人才下沉一線、沖在前線,立足本職工作,充分發揮作用,在實踐中鍛煉成長、在實干中建功立業。三要在關心厚愛中激勵人才。延安時期,邊區政府實行著名的“三三制”原則,為各類人才“加椅子、留位置、架梯子”,同時,幾乎傾其所有,拿出財政總額的三分之二保障知識分子生活。學習黨史,就要學深悟透黨愛才護才的堅定決心。要結合實際,落實好服務人才、激勵人才政策措施。特別是要深入貫徹落實《菏澤市人才新政30 條》,加大政策兌現力度,深入推進人才分類評級改革,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為菏澤奮力開創“十四五”發展新格局、實現后來居上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