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東阿縣委組織部
東阿縣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自3 月11 日啟動以來,認真按照省委、市委統一部署要求,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嚴格程序、嚴肅紀律,積極穩妥開展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截至5 月10 日,全縣69 個新村、12 個城市社區全部完成“兩委”換屆選舉。69 個新村,共選舉產生“兩委”班子成員667人,交叉任職451 人,交叉任職比例67.6%,較上屆提高11.9%。新村黨委書記全部兼任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100%。12 個城市社區,共選舉產生“兩委”班子成員90 人,交叉任職44 人,交叉任職比例48.9%。社區黨委書記全部兼任居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100%。
高度重視,摸清底子,深入研判,從“嚴”抓起。堅決扛起主體責任。縣委書記、縣長任全縣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帶頭學習全省換屆試點經驗,研究分析全縣換屆關鍵環節、重點難點問題,做到人選標準及早明確、分析研判及早部署、風險隱患及早排除。著力化解換屆風險。2 月份縣委將兩年來的374 件涉村(社區)信訪件梳理反饋鎮街黨(工)委書記,重點關注、集中處理,消除風險隱患。3 月份,再次安排鎮街領導班子成員帶隊深入村莊(社區),開展風險隱患全面摸底排查,同村干部共同分析研判風險隱患,徹底化解。抓好換屆分析研判。鎮街科級干部帶隊,從預判到選舉結束全程幫包指導。將村(社區)換屆成效與鎮街換屆評價使用干部掛鉤,明確提出對預判偏差大、換屆秩序混亂、人選質量不高的幫包責任人將嚴肅追責,壓實研判和幫包責任。
把好人選,守牢底線,正風肅紀,從“實”做起。嚴格組織考察。在預判和“兩推”前,組織鎮街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包村,進村入戶聽取黨員群眾對現任班子、干部的評價意見,從群眾視角“留”一批現任村(社區)“兩委”干部,“用”一批后備干部,“選”一批致富能手、退役軍人,“引”一批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高校畢業生,通過去弱留強、以老帶新,選好“當家人”。信訪有報必查。專門成立信訪調處組,向社會公開兩處接訪地點,安排熟悉換屆程序、擅長溝通協調的人員輪流坐班值班,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對各鎮街信訪情況每天一匯總、一通報,建立“紅黃綠”亮牌管理制度,位于后三名的亮紅牌,由縣級幫包領導帶隊督辦、鎮街主要領導牽頭辦理,限期化解。嚴肅換屆風氣。印發相關通知、辦法,通過微信群、村務公開欄、條幅標語、村村響廣播等渠道,廣泛宣傳。組織黨員、參選人、選舉工作人員進行“換屆我承諾”,簽訂“五帶頭、八不為”換屆紀律承諾書2 萬余份。
明確導向,深度培訓,嚴把程序,從“快”推進。明確選人導向。嚴格落實“一升一降”要求,引導鎮村深入挖掘團委、婦聯、鄉村振興、退役軍人等領域人才資源,鼓勵學歷高、群眾認可的中青年力量、女性力量毛遂自薦、積極參選,因勢利導向新村“兩委”集中,使換屆過程成為增強班子功能、促進村莊融合的過程。開展深度培訓。針對換屆流程多、步驟多的特點,縣、鎮換屆辦建立上下到底、橫向到邊的聯系溝通機制,采取“動員會集中培訓+分階段培訓”、模擬演練、以老帶新等方式,提高鎮街干部實戰和應急能力。嚴把操作程序。優化操作流程,黨組織“兩推”環節,實行行政村黨委、村民選舉委員會、自然村黨支部、村民選舉小組、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選舉委員會“五票同推”;村委會選舉環節,實行行政村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自然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理事會、監事會“四票同推”,實現了新村“兩委”、村務監督委員會、自然村黨支部、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監事會、理事會等組織,兩次會議梯次產生,高效組建。
主動作為,承諾踐諾,辦好實事,從“干”切入。把能不能干事作為檢驗和磨練干部的“試金石”“磨刀石”,在率先完成“兩委”換屆的鎮街,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開門干實事”活動。干好群眾關心的小事。依托換屆中建立的“干部聯黨員、黨員聯群眾”工作網格,逐戶了解村(居)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全部納入年度內為民辦實事清單,組織黨員干部、民情書記結對認領、逐個解決。干好村社發展的要事。組織村社書記領銜成立干事專班,聚焦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村特色優勢產業等,謀劃“開門一件事”,通過書記帶頭示范、班子成員分工協作,凝心聚力干好發展要事。干好基層治理的難事。組織各村(社區)圍繞安全生產、信訪穩定、環境整治、村民自治“四個重點領域”排查治理難事,作為“開門一件事”攻堅對象,依托黨建引領“三治融合”工作機制,將治理難題化解在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