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韻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二采油廠第六作業區,大慶 163318)
2000年以后的大慶油田著力于擺脫依靠石油資源產業產能的單一模式,將高度依賴能源、原材料和勞動力的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為以知識運營為經濟增長方式、知識產業成為龍頭的新經濟形態。大慶精神將面臨的新的考驗和新的機遇。通過全面深刻地認識和理解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進一步發展擴充大慶精神的政治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使大慶精神文化建設能夠有效服務于新時代的重大戰略部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助力。
大慶精神的時代價值首先表現為政治價值。大慶精神作為黨帶領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動力,其政治價值應體現在堅定黨員及社會成員理想信念、優化國家政治生態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說:“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在現實生活中,隨著近年來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過上了“富裕的、快樂的”消費生活,這種生活最大的害處是讓人們喪失了歷史感,迷失了信仰。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因為,只有那些擁有代代相傳的堅定信念的民族,只有那些牢記自己從哪里來往哪里去的民族,才能讓自己成為擁有不間斷的漫長歷史的偉大民族。
大慶油田自開發建設以來,始終堅持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奪取了“三年拿下大油田”“實現原油5 000萬噸連續27年高產穩產”“4 000萬噸持續穩產12年”等一個又一個勝利。面對新時代油田開發的各種矛盾和挑戰,大慶各級黨組織和黨員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政治信念,深刻理解“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黨的領導,特別是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2020年1月15日,市紀委監委駐市生態環境局紀檢監察組組織全組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精神,強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紀檢監察工作意義重大。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協助監督單位黨委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推動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提供堅強保障。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大慶廣大黨員干部始終牢記自己的人民公仆的身份,在其位謀其政,做人為官都表現出強烈的擔當精神,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責,表現出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總之,講政治,對黨絕對忠誠,自覺把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任務結合起來,與崗位工作結合起來,忠貞不渝地為社會主義事業奮斗,這是大慶精神和大慶黨員在理想信念方面最突出的特點和表現。
在新時代,大慶油田將堅持民主集中制,修訂完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進一步提高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水平,保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重大部署的貫徹落實。同時,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做到“八個準確把握”、發揮好“四個作用”。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各級黨組織開展專題研討、講黨課,以網絡傳媒為載體,提高學習教育實效。考核廣大黨員干部的“學”的接受能力和“做”的執行能力,樹立以實際行動傳承優良傳統的先進典型。
大慶精神不僅具有重要的政治價值,也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隨著時代的發展,大慶精神的存在價值已經貫穿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個層面,并使三個文化層面對經濟活動發展趨勢予以適應調適,形成對經濟增長的合力,最終實現經濟增長這一目標。
第一,大慶精神的物質文化奠定了文化系統整體經濟價值實現的基礎,其核心包括物質文化的志性建筑、服飾,還有每一位參與者的生產生活軌跡。第一代“鐵人”王進喜說:“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不久,生產力低下,經濟發展能力薄弱,采油力量極度貧乏,油田地質情況極不明朗。在這種嚴峻的歷史背景下,為了盡快攻克大慶油田,解決國家石油緊缺的重要困難,國家決定展開大慶石油會戰。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幾萬大慶工人,將自己的個人安危與得失置之度外,團結全體會戰工人,經過三年多艱苦卓絕的奮戰,終于拿下了大慶油田,改變了我國石油一度貧乏的狀況,會戰工人艱苦奮斗的足跡也成為大慶精神的物質文化內涵,奠定了大慶精神經濟價值實現的基礎。
第二,大慶精神的精神文化是推進物質文化價值轉換的動力。思維觀念可以影響人的經濟活動,精神文化系統如果能夠契合經濟發展的歷史階段和發展程度,就可以刺激經濟社會的發展。如毛澤東的《實踐論》與《矛盾論》,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指導大慶油田勘探開發,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領導數萬會戰大軍在實踐中克服重重困難,從而形成了大慶靠“兩論”起家的光榮傳統,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觀點形成了大慶精神。大慶精神中的“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等,都鮮明地揭示了大慶精神中唯物主義的求實態度。“三老四嚴”表象上體現的是大慶人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和自律精神,本質上彰顯的則是大慶人一切從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的求實態度。所以說,大慶精神是順應經濟發展要求的先進精神文化要素,對于指導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大慶精神的制度文化是權力意志的精神表現,是其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之間的橋梁。以大慶精神為核心的制度文化致力于消除“錢本位”“官本位”和“人情關系”的影響,這是其制度文化的特點、形態和目標。要構建與知識經濟相適應的“能力社會”,促成一個使社會成員各得其崗、各司其職、各守其則、各得其位和各享其成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堅持建立依靠個人行為力量良好發展為合理的社會文化價值導向和合適的制度,去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最終使人和社會的共同發展。
黨的十九大以來,大慶的產業轉型正在面臨新的考驗。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技的先進性成為企業之間、城市之間、國家之間競爭的成敗關鍵。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才的重要性被進一步凸顯。2021年2月,中國共產黨大慶市十屆人大六次會議提出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把結構調整作為主攻方向,堅定不移彈好‘四重奏’,走好‘四條路’,實現經濟平穩轉型。強力實施人才興市戰略。”的目標。2021年,中國共產黨黑龍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提出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徹新發展理念,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頑強拼搏,奮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振興發展新路。”大慶市委和黑龍江省委提出了高度一致的戰略方向。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大慶精神的經濟價值在培育人才、凝聚人才方面仍將大有可為。
首先,以大慶精神協調個人與企業的利益。大慶城市建設初期具有典型的集體主義文化特點,與西方的個人主義文化相比,老一輩大慶人更重視自己對他人與社會的貢獻。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新時代的人才在培養過程中同時吸收了中西方的文化,他們既看重社會貢獻,同時也要求個人價值的體現。通過學習和理解大慶精神,在社會角色承擔中獲得關于歷史使命感的親身體驗和感受,就能最終跳出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思維陷阱,喚醒員工的社會公民意識,并最終使企業的利益與員工的個人利益得到統一。其次,以大慶精神規范人的行為方式。要超越現實的物質生活世界,使自身精神需要得以滿足,就要在精神生活世界中找到前進的方向。以大慶精神為核心進行文化建設,讓人們學會承擔責任,實現自身的價值。通過無私奉獻獲得他人的尊重,進而理解自身、國家、民族命運的聯系,并將自身的精神利益與社會的進步連接在一起。最后,以大慶精神強化責任意識。要理解自己應盡的責任,為社會建設主動奉獻是大慶精神的內涵之一。在企業用人過程中,增強員工的思想凝聚力,解放其工作思想,加強主動作為,加強市場化運作,改善領導層的員工政績觀,同時加強對普通工人的親情關懷,是提升員工工作投入度、增強責任感的內在動力。
大慶精神的社會價值在于將經濟增長惠及于民。馬克思曾經指出資本經濟發展的利弊:“一方面,在發展經濟財富方面非常有效;另一方面,它卻不能促進或充分促進這個世界上每個個體的經濟福利。”所以對“發展”必須加以“限定”,避免“有增長、無發展”,避免“國家很富、百姓很苦”的悲劇的上演,在大力發展城市經濟的同時,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黨的十九大以來,大慶市委、市政府在經濟保障方面做到了民生支出只增不降,每年都集中力量落實一批群眾關心的民生大事實事。具體舉措如下。
第一,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全市2.6萬名貧困人口脫貧,194個貧困村退出,在全省率先消除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第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全部穩定達標,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90.1 %,市污泥處置中心、市垃圾發電廠二期建成投運。第三,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統籌抓好保大慶、掃黑除惡、防汛減災、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防控非洲豬瘟等工作,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第四,民生實事件件抓落實。投入民生資金48.74億元。累計開工建設公辦幼兒園112所,建成投用60所,新增公辦學位2.1萬個;新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36所,新增學位1.75萬個,建成投用全國首個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平臺。創建三級醫院3家,創建省級重點專科2個、市級重點專科26個,建成產科單間100間。為659個行政村安裝路燈3.7萬余盞。新增城鎮就業4.91萬人。出臺加強農民工服務保障30條措施;開通農民工入粵返崗免費專列;開展尋找“廣安十大最美農民工”活動。
以上措施體都現出大慶精神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精神。將“人”作為社會的主體和建設的目的,有效保證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紅利及時地惠利于民,關注民生問題、保障民生利益、重視民生發展、改善民生環境,堅持“三老四嚴”“四個一樣”就是大慶精神的使命所在。
大慶精神誕生于轟轟烈烈的大慶石油會戰時期,以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精神推動了改革開放以來40年的高速發展。在這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里,參加這場會戰的人以對國家的貢獻衡量自身的生命的價值。雖然歷史已經遠去,但大慶精神仍然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并因其符合人類社會發展普遍規律,故其價值將是恒久的。所以,大慶精神的精髓仍然應當繼承,并隨著時代條件的變化而發展。
在新時代,大慶精神發生作用的領域將更廣闊,方式將更全面,具體途徑也將更多樣化。繼承并不斷發展大慶精神,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使之更深入、更持久地發揮內在價值,更好地服務于經濟、政治、社會等諸領域的建設,讓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持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