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悅
(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鄭州 450002)
中國共產黨的黨校,是黨的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職責是服務于黨的思想理論教育和干部培訓工作。培訓的內容主要是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深入學習“四史”,掌握黨內政策法規,提升干部執政能力。回顧黨校發展的歷史沿革,既有蓬勃發展的階段,也有曲折前行的階段。但無論在哪個歷史階段,黨校在思想建設和干部培養上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傳遞出黨校力量和黨校聲音。新發展階段,黨校應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
回顧黨校發展的歷史,可以粗略地分為五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黨校的初步創立與發展時期。中國共產黨的黨校是隨著黨的發展和革命建設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建黨初期,根據黨員人數少、分布不集中的特點,黨員教育大多是采用分散宣傳和組織生活等形式開展的。之后,工人運動日益蓬勃發展,黨的組織不斷擴大,對建立黨校、加強黨員教育提出了現實要求。1923年11月,長沙黨組織委派任弼時、任岳到安源地區協助劉少奇同志建立了我們黨的第一所黨校,校址在安源“八十間”的院里,根據培訓對象的知識層次進行教學。到1925年,由于北洋軍閥的鎮壓,中共安源地委黨校停止辦學,這是我們黨第一次以黨校命名,從事干部培訓事業。1925年,黨的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對于宣傳工作之議決案》規定,黨校要系統性地教育黨員。這是我們黨第一次論述黨校的教育方針,自此,黨校發展有了遵循,開始走向發展時期。1925年到1927年,北京、廣東、湖南等地開始籌辦黨校。1927年4月,黨的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成立中央黨校。但由于當時時局緊張,在“白區”設立黨校轉變為秘密工作。后來,紅色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為大規模培訓干部提供了條件。在這個時期,中央提出了《關于蘇區宣傳鼓動工作決議》要求各蘇區中央分局所在地必須建立一所以上的黨校。這個時期,黨的領導干部擔任黨校的教學任務。當時的川陜蘇區開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創辦了干部教育學校,緩解了當時干部素質偏低、能力不足等問題。1933年2月,川陜省委黨校創辦,經過幾次遷徙后,1935年隨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長征,更名為紅四方面軍黨校,為川陜革命根據地和紅軍培養了大量骨干,這些骨干后來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延安整風時期,黨校最突出的貢獻是對延安整風的學習。1942年,黨中央成立了學習委員會。
第二階段是黨校的迅速發展時期。鄧小平同志在1954年提出,要建立全國黨校教育網,將干部分時期、分層次、分批次輪流培訓。1954年12月,中共中央制訂《關于輪訓全黨高中級干部和調整黨校的計劃》,標志全國黨校教育網正式建立,對干部理論素養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階段是黨校的曲折發展時期。正當黨校迅速發展的時候,黨內“左傾”思潮開始興起,正常的教學和科研活動秩序被嚴重影響。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黨校的正常工作和事業受到了非常大的沖擊,部分知識分子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教學科研工作一度被迫暫停。但是黨校教育的主流仍然堅持對“左傾”思潮的抵制,堅持共產主義信仰,堅持探索真理,在曲折中仍然堅持發聲。
第四階段是黨校恢復發展的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黨校逐步恢復被擾亂的教學科研秩序,重新選編經典著作,正本溯源,為全國撥亂反正貢獻了巨大力量。從1982年黨的十二大開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下,黨校的力量不斷擴大,在教學科研工作、校園建設、管理體制機制方面都取得較快進步。黨的十四大將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和偉大旗幟。黨校教學與科研的重要內容也圍繞著鄧小平理論展開。黨的干部教育培訓在教學方式和課程安排等方面更加規范化,培訓形式也由短期培訓逐漸變為長期培訓,培訓對象也開始根據特點分成不同的班次,如青年干部班、少數民族干部班等,講課的內容也擴展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基礎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
第五階段是黨校的蓬勃發展階段。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之后,在黨中央領導下,黨校事業進入蓬勃發展時期。江澤民同志在中央黨校的講話多次發揮了黨校理論創新的優良傳統,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命題。2008年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胡錦濤同志發表了重要講話,指出要牢牢把握鍛造黨員干部熔爐和主陣地的科學定位,將干部培訓事業和干部素質提升的工作做實做好。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對黨校工作和建設做出重要部署,包括對黨校教學科研工作如何開展、黨校學員應如何學習等內容進行了重要批示。這些批示對促進黨校高質量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堅持“黨校姓黨”是黨校工作當中的一條紅線。首先,黨校的教學、科研和其他一切工作的開展都必須牢牢遵循這一原則。黨校的所有工作都應以馬克思主義思想作為指導,黨校的教學科研工作也應當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對象,引導學員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讀原著、悟原理,提升掌握這一科學理論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其次,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原理、“四史”學習作為黨校教學的重中之重。作為共產黨員修身養德的必修課,要將黨的性質、發展、黨的優良傳統講清楚,將黨的歷史、黨的重要會議精神進行闡釋。講授黨課要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動態,將黨員干部工作中的困惑與問題及時進行解讀。最后,黨校課堂要有紀律。在黨校的講臺上不允許出現錯誤的觀點判斷,對于中央重大的方針政策要進行正確規范的解讀,真正做到講準、講精,分析有理有據,切忌引用非權威資料和不規范的觀點進行解讀。在黨校發展的過程中,各類社會思潮總在尋找時機通過各種渠道對黨校的教學科研工作產生影響,黨校受到國內、國外部分別有用心的勢力的挑戰。面對這樣的新形勢和意識形態斗爭,黨校必須站穩理論發展的陣地,對于周圍的錯誤言論和不當觀點,要及時糾正錯誤,堅決地與其做斗爭。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實現黨校的高質量發展。這對黨校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關于黨校如何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校委座談會上多次指出,黨校高質量發展,要堅持高標準辦學要求,從教學、科研、人才隊伍建設、校園環境建設、硬件軟件設施和管理服務方面全面提升辦學質量。2012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召開全國黨校校長工作會議,在會議中著重部署了“質量立校”這個黨校發展的長期戰略,并要求黨校在發展謀劃中切實解決好高質量發展的問題。首先,要在教學與科研上實現高質量發展。提高教師的理論學習水平,發揮黨校教師學術優勢,多層次、多渠道開發黨校課程。建立健全領導干部進課堂制度,各級黨員干部結合工作經驗,用先進的理念指導工作,提升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大力推進黨校新型智庫建設,黨校科研工作要增強問題導向意識,關注時政熱點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問題,進行充分、深入的調研工作,形成高質量的工作報告和決策建議。對于中央重要部署和會議精神,要第一時間進課堂。其次,要在管理上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建立健全黨校工作制度和體制機制,增強服務意識,規范在執行過程當中的問題,及時進行評估、反饋與調整。嚴格學員管理,深入了解學員在校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利用現代化技術創新服務管理方式,嚴格學員考評管理制度,保證學員在黨校學習的效果。
黨校的人才隊伍既包括專業技術人員隊伍,也包括行政管理隊伍。培養政治過硬、職業道德要求高、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打造黨校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實施“名師培育工程”。同時,要注重培育青年教師,幫助新進教師迅速適應黨校工作,給青年教師提供迅速成長的平臺。管理人才隊伍的培養也是黨校高質量發展的重點。規范的管理制度、健全的服務體制機制和高效的執行力離不開管理人才的高效工作,只有凝聚起忠誠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干部力量,打造具有戰斗力和旺盛生命力的干部隊伍,才能實現規范化、精細化管理,保障好整個學校的順暢運行,更好地為黨校事業的發展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