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美伶
(中共錦屏縣委黨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556700)
林下經濟會涉及植被資源、土地資源,將其作為基礎整合鄉村地區的旅游養殖及種植產業,可使鄉村地區的閑置林下土地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農民經濟渠道的拓展及鄉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還可使林下土地資源被最大化利用,減少土地資源浪費現象。
林下空間會形成小氣候,而這可以為鄉村養殖業及種植業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比如,樹林的樹葉可以很好地遮擋陽光,具有較好的遮陰功能,能夠有效調節零下空間的溫度及濕度,這就為耐陰作物的種植創造了良好環境。陽光并不會直接照射到植物身上,這為耐陰作物提供了非常優良的生長空間。此外,樹葉掉落在土壤中會慢慢腐爛,而這可以為耐陰作物的生長提供一定的養分。因此,林下經濟發展能夠全面發揮林下空間的優勢。
林下經濟發展需要一定的人力資源,而這就可以為當地的農民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這對于一些年齡較大人群及婦女人群是非常有利的,這部分人并不適合去城市務工,但卻可以在林業發展中獲得就業崗位。因此,林下經濟的發展對農村地區就業率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可以進一步拓寬當地農民的增收渠道。
近年來,很多鄉村地區也已經逐漸開始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林下經濟發展途徑,并已取得較好的成效,但不可避免地還會存在一些問題對林下經濟發展造成阻礙。
一些地區在發展林下經濟的具體工作中,并沒有將市場需求作為導向,自身服務和產品也并不符合現階段市場的發展需求,這就會對產品和服務的銷售空間造成一定的限制。一些地區的產品甚至會出現積壓的現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這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當地林下經濟的發展。目前,貴州林下經濟的發展還處于摸索階段,產業鏈的延長不足,產品附加值不高,未能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難以滿足貴州林業市場的實際發展需求。
在林業經濟產業發展過程中,并沒有健全的經營模式。很多鄉村地區的經營模式并不符合鄉村振興中林下經濟發展的需求,導致農戶并沒有參與經營活動的興趣,這對經營水平的提升會帶來一定的影響,還會導致一些林下經濟經營發展問題的出現,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造成一定的礙。所以,相關部門一定要對現有的經營模式進行改進和完善,通過建立各經營主體相互合作的經營模式激發農戶參與其中的積極性。
要想使林下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建立相應的示范基地。示范基地是探索經營管理模式的重要載體,具有一定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就現階段而言,還有很多鄉村地區對于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的建設并不積極,部分地區雖然建立了林下經濟示范基地,但是在建設過程中并沒有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和實際工作特點,因此也就無法充分發揮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現階段,很多鄉村地區的宣傳教育機制不夠健全,在開展相應宣傳教育工作的時候并沒有很好地結合鄉村振興戰略下林下經濟發展需求,使得農民很難對林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有充分認識,因此缺乏參與的積極性。林下經濟主導部門的宣傳積極性也并不高,在相關工作開展時不能符合時代發展需求。
在發展林下經濟時,一定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在選擇林下經濟產品時,一定要結合市場需求,對現有的質量管理力度進行強化,建設和發展新型的經營主體,使林下經濟能夠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使自身的運營方向能夠更加集約化、規范化、品牌化。首先,要對現有的工作機制進行改革和創新。定期舉行科學技術創新活動,通過示范引領方式對產業結構不斷進行調整和改革。要創建精準扶貧的工作模式,并整合此項工作與循環經濟發展,使鄉村地區的林業資源能夠被最大化地利用起來。其次,要建設物流集散存儲系統及產品交易市場,為林下經濟發展打造更多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要鼓勵龍頭企業在電商平臺上創建自身品牌形象,如創建林果品牌,像貴州錦屏的“譚小黑”,作為貴州唯一的有機山核桃品牌,可以在政府的扶持下進一步發展成貴州的馳名品牌。要對原有的營銷模式進行轉變,創建產業鏈,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線上線下營銷模式,使林下經濟能夠得到快速發展。
目前,貴州省的特色林業產業基地總面積超過1 000萬畝,2019年產值達118.35億元,在這一發展趨勢下,需要建立健全現有的林下經濟發展經營模式,以此來推動林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首先,要加強對家庭林場及龍頭企業的培育,設置專業合作社,創造出更多的經營主體,在多主體參與經營的情況下健全農牧林業聯合模式,促使林下經濟的發展更加規模化、適度化,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真正實現鄉村振興。其次,要全面發揮鄉村地區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通過建立聯合經營模式,加強農戶和企業之間的聯系,激發農戶進行林下生產的積極性,使其能夠獲得更多的增值效應。
首先,建設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的主要目的是歸納、總結、豐富經驗,通過試驗尋找更多的經營管理模式,為經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依據。其次,在建設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基地的工作狀態篩選規范措施,切實落實相關經營管理工作。此外,還要為林下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訓服務及技術支撐。貴州省的森林資源非常豐富,林地面積占據國土面積的60 %以上,為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的建設提供了良好基礎。此外,貴州省還可以積極建設以竹、油茶、花椒、皂角為主的特色林業產業基地,在保障林業經濟發展方面,對當地經濟發展能夠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很多地區對林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并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林下經濟發展中也沒有積極采用有效措施,導致林下經濟發展無法推動鄉村振興策略的實現,因此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強對林下經濟發展重要性的宣傳活動,全面指導鄉村地區的林下經濟發展。要全面考察和分析現階段林下經濟產業現狀,對所在鄉村區域環境特點進行研究,并以此為基礎提出發展建議,結合當地的空氣土壤特征進行旅游業、種植業等的選擇。要加強對鄉村群眾有關林下經濟信息和知識的宣傳力度,使當地群眾能夠對林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有一定認識,并積極投入林下經濟產業建設中,促使所在區域林業土地的利用率得到提高,拓寬當地的經濟來源途徑,真正實現鄉村振興。
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林下經濟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這就要求鄉村地區必須要以市場為導向,完善現有的工作模式,建立健全經營管理機制,加強對此項工作的宣傳力度,積極探索多元化的經營管理模式,使鄉村地區的農民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真正實現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