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艷
(河南省固始縣財政局,信陽 465200)
隨著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逐步推進,政策層面的調整為事業單位財政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機會。在客觀層面,更為完善的財務資金績效評價體系及財政稅收策略,可以優化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管理水平,更加系統真實地反映事業單位當下的財務情況,讓事業單位了解自身在預算、收入、支出、資產及負債層面存在的問題。抓好財政管理工作,是事業單位穩健運營的重要前提。事業單位在社會結構中擔負著重要的服務職能,其財政相關人員要能夠認識到推進財政改革的重要性,不斷完善資金績效評價體系,健全稅收制度,以財務工作的優勢作用,助力事業單位實現更好發展。
當下很多事業單位在財政資金績效評價體系中都存在環節薄弱的問題,尤其是很多政策上的要求并沒有落實到位,從事財務管理的相關人員也沒有認識到財務資金績效評價體系的重要性,忽略了績效評價的內容,在執行工作時,沒有與績效評價體系結合,從而導致事業單位在推進實際工作時,財政資金績效評價工作無法發揮切實的效力及作用,而這種工作模式及思路也會對事業單位的發展造成惡性影響,后期更不利于事業單位財政管理工作推進績效評價。
一些事業單位在財政資金績效監管體系層面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首先,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績效監管流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有著不同的內容及作用,是構建完整財政資金監督體系的重要支撐。很多事業單位對財政資金的監管只偏重于事后的監管,對于事前和事中的監管較為薄弱,如果只從這一角度切入,了解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使用情況,就無法真正認識到資金使用的全過程,也無法判斷出財政資金的使用是否合理、合法與合規,較為片面的財務管理結果也是不利于事業單位財政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的。
事業單位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搭建更適用于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財政資金績效評價體系,落實財政資金績效評價也可以提高事業單位的財政管理效率,讓事業單位更好地了解內部各個部門的實際運營狀況及各項活動的推進力度,利于協調相關部門之間的工作。自從新政府會計制度推行以來,事業單位財政財務相關工作人員也要在自身財務工作基礎上做出新的規定及制度性調整,原有的財政資金績效評價已經不適用于當下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一些事業單位甚至在工作制度上和新政府會計制度存在明顯沖突,從而導致事業單位的財政財務工作流程混亂、內容不明確,不僅影響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執行進度,也不利于整個組織的發展和進步。
事業單位財政稅收預算管理體系不健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一些事業單位在財政稅收的預算編制工作上存在問題,表現為流程不完善。事業單位的財政稅收預算工作需要財務部門和事業單位其他項目部門之間協同運作,所以在編制預算方案時需要相關部門給予配合,財務人員也要了解項目的實際情況,確保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在實際工作中,事業單位財政稅收從業人員只是從財務工作的角度進行預算編制,其他部門的參與程度較低,最終導致預算方案與實際情況脫節,既不合理,也無法指導事業單位項目的順利執行及推進。其次,一些事業單位存在財政稅收預算編制策略性的問題。對于財務工作來說,從業人員要秉持嚴謹客觀的工作態度,尤其是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要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及事業單位資金使用部門的運轉情況,選擇最為有效的編制策略,發揮財務工作的指導性作用。在實際工作中,一些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在編制預算策略時,只是從以往自身經驗出發,進行策略的制定,忽略了項目實際推進情況,從而導致方案缺乏有效性、真實性及全面性。這種策略制定的方法不僅會讓事業單位面臨較為嚴重的財務風險,也沒有發揮財務工作的價值所在,是對工作資源的極大浪費。最后,一些事業單位在財政稅收預算方案執行層面存在問題。在制定出科學有效的策略之后,事業單位也要有科學合理的執行策略跟進。對此,財務部門也要有專門的預算考核機制,針對預算方案的合理性及實際執行情況,作出監管及反饋,從而有效發現預算方案中存在的問題。一些事業單位在執行稅收預算方案時,并沒有推進全程監管機制,使預算方案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安全漏洞,不僅為事業單位的財政稅收埋下了隱形風險,也為違法亂紀行為提供了滋生土壤。
事業單位財政稅收監管體系主要體現在內部監管、外部監管兩個層面,有效的內部監管能夠確保事業單位財政稅收工作穩健運營。一些事業單位采用的是第三方外部監管機構監督的工作模式,如果第三方外部監管機構并不了解事業單位的實際運營情況,就會造成審計監督結論的偏差。事業單位本身在缺乏獨立監管部門的情況下,監督工作更難有效落實。
首先,事業單位管理者要加強意識建設,要認識到財務改革的重要性所在,轉變以往財政資金績效評價的觀念,為財務管理工作的改革和推進提供政策性的便利,利于事業單位內部落實相關管理工作。其次,事業單位內部也要加強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合作及溝通,方便財務管理從業人員全面了解單位內部和外部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財政資金績效評價指標,推進完善的資金績效評價體系。在制定策略時,可以將以往的數據作為重要的參考信息,和同年、同時期、同部門進行比對,了解資金的實際使用情況,制定出更為完善的策略,提高財務工作的科學性及嚴謹性。
為了確保財政資金績效評價體系的落實,事業單位也要推進合理的考核體系,根據財政資金績效評價體系相關內容,細分出考核指標,讓這些指標能夠真實反映事業單位財政體系的情況,督促落實,讓財政資金績效評價體系可以真正落到實處。
在制定稅收改革策略時,事業單位要將上一年的財政稅收實際情況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注重各個部門之間的協作及溝通,尤其是在制定稅收預算方案時,財務部門、項目部門及第三方機構都要在場,參與方案編制,了解項目的實際運營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編制稅收預算方案。事業單位內部也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監管機制,加強外部監督,在積極引進第三方監管機構的同時,接受來自公眾的監督,真正了解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保障監管結果的公平、公正。事業單位內部也要有獨立公正的監管部門,對稅收工作進行統一監管。只有內部和外部監管工作同時推進,才能夠保障稅收工作穩定開展,發揮稅收預算的指導作用。
事業單位稅收工作人員也要加強專業能力構建,事業單位在進行人才招聘時,要提高用人的標準,除了要有統一的考試,也要注重專業能力考核,注重針對現有人才的培訓,切實提高稅收人員工作水平。
事業單位要加強財政資金績效評價,健全稅收制度,在管理層面提高認識,推進有力措施,加強內部和外部監管力度,立足于長遠,為事業單位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財政稅收預算編制方案,推動事業單位實現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