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禎雄
上海千年城市規劃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 廣西南寧 530000
綠色建筑設計的主要內容是減少能源的消耗、資源的消耗,同時還需要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威脅破壞,盡可能地應用有助于提升居住品質的新材料、新能源。精準科學地規劃選址,保護原有生態系統,降低對周邊環境造成的沖擊,同時充分考量自然通風、交通和日照等因素。需要切實有效地實現資源的高效循環應用,盡可能地應用可再生能源。
在現代建筑設計工作當中,無論是建筑選址還是現場設計都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對于建筑質量所造成的影響是相當巨大的,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要求建筑和周邊環境處于相互協調的狀態下,所以建筑選址和現場設計均需要和周邊的生態環境相互契合,實現和諧共處這一重要目標方可,這樣才能夠盡可能地降低對周邊環境造成的負面危害,從根本上提升生態質量。此外,如果是從建筑的質量角度來看,建筑選址工作也是需要重點考量和分析的,需要重點考慮其科學性和具體性,從選址是否能夠滿足實際施工環境需求、施工條件需要等方面進行考量分析,明確最為符合需求的施工方案。同時,技術人員在進行現場設計的時候應該多方面地考慮地理因素的影響以及氣候條件的影響,這樣才能夠保證所有工作任務在實施的時候,具備更高的質量。
建筑布局可以說是建筑設計當中的關鍵內容,在綠色建筑設計管理理念的影響下,建筑布局不僅僅要考量造價成本,同時更需要考量建筑資源的環境,用于從根本上提高建筑的整體功效。
首先,對于建筑的保溫隔熱設計。受到氣候原因的沖擊,我國北方多數地區的冬季和夏季的區別相當巨大,空調和暖氣等是建筑當中的必要設備,而此類設備的大量應用將會對氣候環境造成相應的沖擊。鑒于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影響,做好對建筑的保溫隔熱處理極具現實意義。在開展設計工作的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以將現代化科技材料應用在墻面保溫層當中,構建相應的保溫層,提升墻面的保溫隔熱作用,同時還需要在保溫層上涂上相應的防火材料和防水材料,以此來切實有效地增加建筑的整體性能,使其更為有效地滿足相關業主的需要。
其次,對于建筑內部的水循環系統的設計。在現代建筑當中的水循環系統可以說是相當重要且必要的組成部分,水是生命之源,而承載循環水功能的水系統便極為重要,其性能將會給使用者的生產生活帶來極為巨大的影響。在現代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當中,建筑物內部的水系統的設計需要綜合考量建筑周圍的華景以及對相關使用者的實際用水需要的評估,設計具備良好實用價值的供水系統和排水系統。此外,為充分加強對水資源的應用,在部分降水量比較大的區域,還能夠在建筑當中設計應用雨水自動收集裝置,以此來更為有效地完成對雨水的收集,并對其進行再利用,提升對自然水的利用效率,這樣可以極為有效地滿足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要求。
最后,建筑采光和通風的設計。在居住建筑當中,建筑的通風情況和采光情況將會直接關系到居民的生活滿意度,結合綠色建筑設計管理理念,相關建筑設計工作者在開展設計工作的過程中,有必要從多元化角度著手,結合地方風向以及其后情況,對建筑的層高、間距和朝向等作出明確的設計分析,保障所有房屋的采光和視線范圍的正常,此外還需要積極地強化對自然風的應用。尤其是在設計門窗結構的時候,設計人員需要充分結合風向的變化規律,做好門窗設計工作,用于有效地控制自然風在室內的流動情況,此外所選擇的門窗材料也需要滿足采光性、密封性和隔熱性等重要要求,以此來更為有效地保障室內采光和照明的正常,這樣便能夠有效地實現綠色建筑設計的目標,在投入更少的經濟成本,消耗更少的資源和能源的情況下,取得更為良好的居住體驗。
在目前建筑設計工作當中,設計完整且健全的建筑配套系統是提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高度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前提支撐。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當中,建筑配套設施的應用可以極大程度地保障施工所選擇的綠色環保材料充分展現發揮出其應有的環保作用,這樣便可以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比如新風系統便是比較常見的配套系統設計方案,通過在室內的一側應用專門的設備來輸送新風,而后在另一側通過專門的設備來排除各種室內的渾濁空氣。其在現代建筑設計當中的核心作用是保障室內空氣的清新和清潔,具備熱舒適通風的功效,當然也可以降低建筑物的內部溫度。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深度支撐下,建筑配套系統當中的新風系統的應用可以極為有效地促進室內外空氣的調換,有效地保障室內空氣的整潔度,強化建筑的整體效能,對于相關業主來講,此種建筑體驗要更為良好,同時也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過多的影響,因而完全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在現如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速情況相當樂觀,人民的生活質量在此種情況下顯著提升,因而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發強烈,尤其是綠色生活。在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綠色生活的影子,在此種情況下,綠色建筑設計管理理念應用而生,有效地顛覆了傳統的設計思想和方法,已經成為現代建筑設計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綠色建筑并非是顏色詞語,而是對健康、積極、向上的綜合概括,對于建筑設計工作來講,有必要積極地強化對此項理念的應用,這樣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