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山東楊帆環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000
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前,要預先核對安裝設計圖紙與到貨設備裝配圖紙。安裝設計圖紙要和實際安裝內容相符合,但是在實際安裝時往往會出現安裝設計圖紙和實際不相符的狀況。這就要臨時對圖紙進行變更,造成設備安裝工程進度延誤。除此之外,安裝設計圖紙完工以后,要仔細進行審查,有關技術人員要嚴格修正和審核設計圖紙。
若污水處理設備自身存在質量問題,則其安裝完成后會出現二次返修,進而大大浪費人力和物力。設備返修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直接影響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工期。所以,出廠時,要充分對污水處理設備進行檢驗,以免返修。除此之外,設備安裝前要進行質量檢驗,預防二次安裝和返修[1]。
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前,要結合設計圖紙中的安裝尺寸、建筑物高程和土建預埋尺寸等進行比較。但是,部分污水處理設備設計圖紙不標準,導致土建施工準確性較難保證。除此之外,在土建施工時,要精確嚴密地控制建筑物尺寸,減少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后進行土建返工的現象。
每天檢查污水處理設備氣浮機進污水泵和回流泵是否結冰,包括水泵的潤滑加油,填料的松緊,底閥的密封和空壓機的加注機油等。檢查空壓機是否正常運轉,有無雜聲及發熱現象。檢查刮渣機的傳動部分及刮板,在寒冷狀態下是否變硬折斷,以免影響使用。對各設備閥門管路進行檢查以免閥門管路有堵賽。停機時必須將水放干凈,以免結冰堵塞。
利用人工智能實時監控水質,當后臺發現偏離設定基準線有重大誤差時會發出警報。整合物聯網、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等新一代技術,實現了高度智能化、網絡化的智慧安全污水處理方案。系統通過移動互聯網絡,能夠對網絡內所有的污水處理廠管的性能實時監控。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移動互聯網,使用手機和PC設備,隨時隨地了解系統設備及污水處理情況,并根據事實做出決策,跟蹤所做投資的影響。因此,將智能化系統引入污水處理中需要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①人才是智能化污水處理技術發展的關鍵性因素,污水處理企業需要提高整體員工的素質與素養。因此,注重人才的引進、員工的培養,吸引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人才加智能化污水處理建設,同時對污水處理人員進行關于“智能化”的統一培訓,讓員工掌握智能化系統的操作流程。②加強與公眾在智能化方面的聯系,建設完善的云數據中心,讓公眾多了解智能化污水處理技術,主動加入污水處理行列。③積極與政府合作,得到相關政策的扶持,同時給予技術、資金上的支持[2]。
水泵是污水處理系統中至關重要的核心設備,在處理污水過程中,水泵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因此,降低污水處理過程中能量消耗的有效途徑之一是提高水泵的運行效率,從泵房上節約能源消耗。這就需要相關技術人員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科學設計水泵的揚程,節約水泵在運行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通常情況下,在設計污水處理廠過程中,多數技術人員計算水頭損失的方法為估算法。但是一般估算法所得數值比實際值略高,導致水泵揚程設計過高。因此,在設計污水廠,計算污水處理系統總水位差值過程中,還需要合理結合地形,通過嚴謹的水力學理論計算實際值,以降低計算偏差,縮短與水泵真實揚程的誤差。為了更進一步降低水泵的能源消耗,還需要縮短水泵揚程。具體操作方法有以下3種。①在設計水泵高程時做到一次提升,選擇更為合理的管道、出水口、進水口連接,從源頭降低水頭損失。此外,還可以將固定堰更換為可調堰,將非淹沒堰更換為淹沒堰,并對構筑物進行更加合理、科學的布局。從相關實踐經驗來看,按照此種方法調整,每處理1t廢水,可降低30%的能量消耗。②定期對污水處理設備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故障及時維護和整修,以降低能源消耗。目前國內很多污水處理企業泵房利用率不足70%,并且設備能量消耗持續增長,水量智能化、連續化調節系統難以正常運行,這也是污水處理耗能量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污水處理企業應對水泵進行合理改造。在改造水泵過程中,可以在污水提升系統中借助于變頻調速技術,以此來合理搭配泵站設備,提升水泵系統的工作效率,降低水泵系統的能量消耗。③水泵機組系統要盡可能地使用同一型號水泵或者選擇泵型相同的水泵,以便后續維護和管理,降低水泵開關頻率,以保證水泵正常、穩定的運行。此外,生物膜技術也是一類新型的污水處理技術,可以有效吸收廢水中的有機物質,進而凈化水質。生物膜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使用壽命相對于其他設備來說較長,可以為污水處理節約成本。但是生物膜技術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污水處理時間較長,且生物膜自身生產過程較為復雜,作用效果難以有效保障,還需要進一步研究[3]。
污水處理是我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所以,污水處理廠要嚴格控制污水處理設備安裝質量。當前,要編制施工組織方案,強化安裝和監管人員培訓,做好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工藝的試驗,及時檢修安全裝置,強化施工過程監督,嚴控標高和位置,加強設備調試管理,提升污水處理設備安裝質量。同時,要合理選擇控制系統,做好水泵和格柵除污機的維護,保障污水處理設備穩定運行,最終提高污水處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