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玫
(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 濟南 250000)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教育資源和教育空間”[1],微課作為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起著重要的輔助性作用。因此,本文以統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二課“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為例,探究微課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運用的價值和策略,以更好地發揮微課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作用,促進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
對于“微課”這一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從不同的視角進行了界定。胡鐵生認為,“微課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結合。”[2]焦建利認為,“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3]梁樂明等人認為,“微課程是一種獨立的、集中主題的微型學習資源,可整合于正式的現實課堂學習,也可整合于非正式的學習環境,可在計算機或手持移動終端運行。”[4]綜上所述,盡管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微課”進行了概念界定,但都圍繞著“微課是一種微型學習資源”這一核心進行闡述。通過對上述觀點的梳理可以得出,“微課”是以視頻為載體,針對教學重難點內容設計的旨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的微型學習資源。
關于微課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運用研究,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觀點。王學兵認為,高中思想政治微課應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主張“微課的選題要有時代性,微課教學的各環節要邏輯縝密、過程要多點交互反饋,微課結尾要緊湊、重升華”[5];謝同心認為,微課應符合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育人性特點,“注重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夠獲得精神上的享受”[6];陳漢清總結出高中思想政治微課運用策略,即通過“試水-暢游-深潛”[7]這一過程,實現學生的暢游式學習。通過對上述觀點的分析可以得出,高中思想政治微課運用是基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要求,以視頻為載體的微型課程為輔助性資源,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以便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通過微課的學習有效建構學科知識,形成學科思維。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突出學生已有認知結構的重要性,認為學生的學習是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積極主動的意義建構的過程。這一理論要求高中思想政治微課運用應堅持以生為本,基于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為學生提供不同內容主題的微課,為學生建構知識提供“腳手架”。
2.掌握學習理論
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只要學生在學習上花費了所需要的時間,那么大多數學生能夠達到掌握水平。在這一理論指導下,高中思想政治微課運用應考慮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包含不同難易程度的知識點的微課,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要和學習進度,從而實現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和進步。
微課是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資源,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要,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同時又能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效整合知識及建構知識體系。
個性化學習指的是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和學習需求,自主確定學習的內容、進度及學習時間、空間的學習方式。當前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最常見的教學組織形式是面向全班學生展開教學的班級授課制,由于學習者眾多,教師為了教學進度往往會忽視個體差異,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微課作為一種以視頻為載體的微型學習資源,打破了傳統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限制,為學生提供了彈性的學習時間及開放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可以利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班級授課式教學忽視學生個體差異的不足。與此同時,種類多樣且難易程度不同的微課符合了學生的差異化需要,使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際水平自主選擇適合的微課,調控自己的學習進程。
高中思想政治課是一門理論性、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包含了眾多的概念和原理,如財政政策、對立統一規律等,這些概念和原理對于高中生較為陌生和抽象,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多,學習起來可能比較困難。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知識容量較大,學生往往難以全神貫注地學習所有的知識點。微課能夠解構復雜的知識體系,通過集中5到10分鐘講解其中的某一個概念或原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學生注意力,保證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知識點的學習,獲得最佳學習效果。系列化微課的應用,能夠將若干知識點組合成知識體系,使學生的關注點不僅僅局限于某一特定概念,而是能夠理清知識脈絡,在整合分散的知識點的基礎上建構知識框架,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微課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習中具有重要的價值,能夠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對某一知識點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微課在實際學習中能否發揮應有的效果,還應該在深入分析教材和學情的基礎上,根據教學重點和學習難點進行篩選,選擇出最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微課,并根據教學的不同階段選擇恰當的微課類型。
微課是幫助學生理解學科知識、建構學科概念的重要學習資源,并不是所有的學科概念都需要學生字斟句酌地辨析,應結合新課標要求,明確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學科知識及學科知識對應的學科核心素養要求。與此同時,還應分析學生思維容易產生困惑之處,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微課。
首先,應基于新課標對本課內容的要求,明確本課的核心概念及各概念之間的關系,凝練學科核心概念,并以此為依據選擇微課,而后基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微課。以“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這一課為例,課程包含了“宏觀調控的功能和手段”“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等學科內容。根據新課標中的學業質量標準的要求,學生通過“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這一課的學習,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為“理解政府宏觀調控的手段和功能,運用政府宏觀調控的手段解決經濟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建構的知識為“宏觀調控的功能和手段”,因此應選擇這一主題的微課作為學生的學習資源。應基于學生的知識基礎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微課,以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理解宏觀調控的作用,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優越性,增強制度自信。
其次,應分析學科知識中蘊含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選擇溝通現實生活的具有現實意義的微課,以助于學生理解學科知識背后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以“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為例,學生需要形成的學科思維為“能夠用辯證思維看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因此可選擇講解現實生活中政府履職事例的微課,讓學生不僅能夠理解政府的經濟職能,同時還可以提升對政府履職的認同感,學會用辯證思維分析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最終提升政治認同素養和科學精神素養。
再次,應分析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思維水平,明確學生的學習難點,弄清學生學習的困惑之處,以此為依據選擇微課。以“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為例,高一學生正處于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的關鍵階段,雖然抽象思維占據主導地位,但學生理解概念或原理還需要以具體事例為支撐。而“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這一課中涉及了較多經濟學概念,如“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這些概念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較為抽象,超出高一學生的認知水平,需要選擇概念界定類的微課,以幫助學生理清各概念之間的關系,為理解“宏觀調控的意義”及運用“宏觀調控”的相關知識,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
最后,微課內容主題應貼近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提供多種主題的微課。以“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為例,高一學生對時政熱點較為關心,不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存在差異。因此,可篩選包含經濟生活的不同視角的微課作為學生的學習資源,如“濟南市政府打擊違法虛假廣告”“疫情期間濟南市政府穩定農產品價格”等,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而且能夠打通知識與學生生活的界限,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資源,應根據教學的不同階段進行有針對性的運用,“微課在課前、課中和課后的不同教學階段,其應用目標是有差異的”[8],因此我們需要在明確三個教學階段特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教學階段所需要的微課類型,更好地發揮微課輔助教學的功能。
首先,在課前預習階段,應提供與本課內容相關并能夠啟發學生思維的事例類微課。通過呈現與本課內容密切相關的時事熱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能夠以積極主動的姿態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以“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為例,這一課學生需要學習“我國政府經濟職能的含義”“宏觀調控的功能”“宏觀調控的手段”等知識點,這些知識點與現實經濟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可以選擇“政府嚴厲打擊疫情期間哄抬物價”的微課主題作為學生課前預習資源,使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思考政府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發揮的作用,為學習“宏觀調控”的相關內容做好心理準備。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知識點講授類微課,為學生建構知識提供“腳手架”。高中思想政治課是一門活動型學科課程,課堂教學注重創設問題情境,強調學生在問題的探究中理解知識和應用知識,而學生要探究的問題往往高于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且不同知識基礎的學生面臨的困惑之處是不同的。為了更好地提高探究問題的實效,可以借助微課這一學習資源,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提供給學生不同層次的微課主題。以“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為例,這一課設計的探究問題為“如何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提供給學生的微課為“宏觀調控的含義”“宏觀調控的作用”“經濟平穩運行的含義”等不同層次的主題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探究情況進行篩選并學習,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為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提供支撐。
最后,在課堂教學結束后,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和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應選擇習題類或知識點講解類微課供學生自我評價和查缺補漏。以“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為例,提供“簡單情境”“一般情境”“復雜情境”等復雜程度不同的問題情境微課,便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同時提供知識點梳理類微課和重難點講解類微課,作為學生課后復習資源,便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可以診斷自己的學習成果,促進學生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
微課是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重要輔助性資源,它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了學生個性化發展,能夠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效地理解和建構知識。高中思想政治微課運用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在分析教材和學情的基礎上,選擇能夠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和學習興趣的微課主題內容,同時結合不同教學階段,選擇合適的微課類型,以助于學生者能夠獲得真正需要的學習內容,最終落實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