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
(青島中科繡麗細胞再生康復醫療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111)
數字經濟時代,乘時代之風穩步成長的互聯網企業,如今同時面臨機遇與挑戰。互聯網應用范圍持續擴張,現階段移動游戲增長速度極快,Newzoo數據顯示,2015—2020年全球游戲市場規模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我國手游市場迎來了黃金時代,而行業內部競爭形勢愈加嚴峻,對于主要從事手游研發的互聯網軟件企業來說,要想實現穩定長遠發展,必須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加強內部管理,從財務視角出發健全內控體系,補齊短板,進一步規范財務內部控制。
加強內部控制,建立健全內控制度,重新梳理內部管控流程,明確職責劃分,加強財務與業務之間的有效溝通,優化內控環境,加大監督與控制力度,為資金安全與資源優化配置等提供保障,為決策制定提供參考依據,有助于進一步規范企業財務活動。
互聯網企業財務危機的主要成因有財務行為不規范、籌資活動盲目、內部管理無序等。加強內控控制,重視風險評估與防范,對互聯網企業的所有經濟活動展開動態過程管理,預測、評估風險,把握關鍵控制點,采取措施加以防范,降低風險帶來的影響,有助于進一步防范企業財務危機,同步促使企業財務管理效率不斷提升[1]。
互聯網行業增值快,行業風向標多變,且建立時間相對較短。內部制度設計不完善是互聯網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現有的內控制度體系存在較多漏洞,各項制度無法貫徹實施,影響了內控工作的順利開展。與一般商業性企業相比,互聯網手游企業具有鮮明的特點,其對互聯網技術、研發技術、創新能力等十分重視,往往會投入大量資金成本,卻沒有認識到內部控制的價值與作用,內控意識過于淡薄,未能及時更新財務內控理念,即使建立了內控制度,也根本不能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
風險管理是內部控制的實質。我國互聯網企業本身就具有高風險的特征,通過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準確把握風險因素,科學識別并評估風險,可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然而實際上,部分互聯網企業內控風險意識淡薄,未能認識到風險防控的必要性,無法識別與評估自身風險,往往只在風險發生后采取補救措施,根本不能實現有效控制。以某互聯網公司為例,該公司為了擴張業務規模,制定了不切實際的戰略目標,開發風險高的新項目,并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且沒有進行風險的合理預測與評估,最終因業務風險超出承受范圍而陷入經營危機,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巨大風險。
一般情況下,互聯網手游公司將擴大用戶群體、擴大市場份額、贏得品牌與口碑等作為首要經營目標[2]。在傳統管理理念的限制下,有的互聯網企業僅側重短期的經濟效益,忽略了長期發展,在預算編制的過程中也以管理層主觀意見為主,無法將戰略作為預算編制的起點,導致預算與戰略目標嚴重脫節。還有的互聯網企業將預算工作交由財務人員全權負責,對內部控制的認知狹隘,全面預算理念貫徹不到位,導致企業盈利能力不足,僅依靠籌資,資產負債率提高,企業經營負擔加大,進而導致預算管理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在財務內控視域下,內部監督應由審計部門主要負責,以確保審計的權威性。目前大部分互聯網企業已經建立了審計部門,但是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還是存在內審監督力度不足的問題。具體原因如下:第一,審計部門沒有太大的實權,未能將審計監督與一般的財務監督進行區分,審計監督本質特性難以體現;第二,僅重視事后監督,未能充分運用審計結果,且對提出審計建議后的整改工作監督不到位;第三,未能實現審計監督全覆蓋,導致監督出現漏洞,對企業內控工作產生負面影響。
基于財務視角,構建企業內控體系的首要任務為優化內控環境。互聯網企業應結合自身特殊屬性,確定科學的組織體系,以企業戰略為導向,適當增設相對獨立的管理機構。制度建設屬于內控環境的基礎之一,從財務視角出發,互聯網企業內控制度必須包含約束機制。第一,要建立資金審批制度、財務預算制度等,對財務活動進行強有力的制約與管控,通過各種形式宣講財務內控制度,確保企業全員對此有正確的認知,并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理業務。第二,要重視內控下的財務監督權,明確各職能部門、各崗位的權限,優化管控流程,對企業經營活動展開全方位監督,同時防止權力濫用。第三,要建立利益驅動與激勵獎懲機制,將兩者有效結合,根據互聯網企業的業務特性,設置適宜的指標,引導企業員工認真完成各項任務,提高全面工作的積極性[3]。
風險無處不在,互聯網企業的經營風險更是多種多樣。互聯網企業應加強內部控制,強化風險評估,以內控機制為保障,預先防范與合理控制風險,進一步提升企業風險管理水平。互聯網企業應建立風險評估體系。首先,實行內控風險全方位監測,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展開分析,形成監測報告,將內控風險體現出來;其次,做好內控風險的量化分析,結合企業實際,開發新的風險評估方法,對資金運用、資金往來等情況加以追蹤,確定關鍵控制點,準確預測風險,評估風險可能帶來的影響,根據風險程度進行分類,制定相應的風險防控方案;再次,提高內控風險識別能力,持續動態優化,突出互聯網企業在技術層面的優勢,建立全經營領域的風險評估體系;最后,針對突發情況,建立風險應急處理機制,全面檢測關鍵環節,及時發出預警信號,并第一時間進行處理,以降低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
為了規范企業控制活動,互聯網企業應當積極引入全面預算管理,從內部運行著手,建立全面預算機制,注重全員參與及全面覆蓋。第一,設置預算管理委員會為預算管理工作的最高層級,下設預算辦公室,或者組建預算管理小組。第二,由預算管理委員會下達預算目標,確定年度目標利潤。第三,以財務部門為主導,其他部門共同參與,完成部門預算編制工作,經多次修訂與整改,審核通過后再層層分解,由各預算責任主體正式執行。第四,針對預算執行的監管,應利用信息技術,盡可能地降低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找出預算與實際的偏差問題,并適當調整、統一管理,以保證預算執行的剛性。
內部監督是內部控制的要素之一,構建內控體系同樣應加強內部審計監督,有效改善內控缺陷問題。互聯網企業可建立具有企業特色的審計部門,增強審計部門的獨立性與權威性,針對審計監督力度不足的問題,應適當下放實權,結合專項審計與日常審計,將審計的功效充分發揮出來,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建設內控體系。此外,要通過審計監督找出企業經濟活動、經營項目中的短板與不足,查處違規違紀、舞弊等行為,提出專業審計建議,跟蹤整改情況,保障互聯網企業的財產安全與資金使用安全。財務內控下的審計工作不再只是事后監督,而是事前、事中與事后相銜接的審計工作,能夠確保審計監督的全面性[4]。
當前經濟形勢下如何從財務視角出發構建并完善內控體系是互聯網企業面臨的一項難題。互聯網企業必須對內部控制的意義有正確認知,要立足于企業經營實際與財務管理現狀,找出內控方面的相關問題,積極探尋可行的改進措施。通過優化內控環境、健全風險評估體系、引入全面預算管理等,體現內部控制的制約性、規范性,確保企業各項制度的有力執行,提升財務內控水平,降低內控風險,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從而進一步推動互聯網企業的穩定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