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靈麗
(成都嘉誠新悅物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財務共享是當前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基于業財融合理念,集中財務管理資源為企業特別是為企業內較為分散的若干單元服務,從而實現財務資源的最優配置,協調企業財務、業務關系,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更好地推進財務戰略管理。信息時代,計算機、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這些信息技術為企業財務戰略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技術支撐,有效地搭建了企業財務信息管理和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挖掘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潛能?;谛畔⒓夹g的財務共享服務能夠為財務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提供便利,并實現財務管理的規模效應,降低運作成本。與此同時,可以進一步促進企業財務管理的規范化、智能化,對企業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1]。
財務共享雖然是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的一種管理模式,但基于信息化的財務共享在傳統模式上有了更新的要求,更加有利于支撐企業財務戰略的實現。在當前的經濟條件下,企業跨地域、跨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要通過財務共享從企業整體層面考慮資源配置的合理性,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及生產經營提供支撐性意見。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為配合企業的整體經營戰略,需注重財務共享服務系統的建設,并且在該系統下,重視企業組織重點目標、中心工作的有效分析,這樣能重構企業原業務單位的職責,并且在強有力的措施下,實現對企業業務經營環境及資金流動的限制管理,實現企業業務、財務的有機統一?;谛畔⒒呢攧展蚕硪笃髽I將業務經營信息、財務管理信息納入管理平臺,在企業管理理念革新的基礎上,提升財務核算的效率,促進企業資源配置的進一步優化,充分實現財務管理職能。
標準、規范的業務管理流程對企業的效益增長具有積極作用,在現代管理理念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標準化的流水線作業方式,在提升企業生產規范程度的基礎上,對企業管理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財務管理中,面對重復率高、數量大、標準化程度高的管理事項,還應重視共享服務平臺的有效建設,基于該平臺,在綜合企業業務經營數據的基礎上,實現財務數據流的標準化、規范化與集中化管理,進一步開展賬務處理與分析。以企業采購付款為例,在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付款環節需要驗明發票真偽,防范發票重復等,否則就會對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造成較大影響。財務共享服務體系能將采購付款環節的各項數據上傳到共享系統,在該系統平臺上,發票代碼、金額、網銀支付、郵件短信告知等職能融為一體,對會計處理與業務辦理進行有效整合,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企業財務處理流程得以改造和升級。
市場經濟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除內部經營外,政策、市場等因素也會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造成影響。要進一步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質量,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在建設財務共享服務系統,制定企業財務管理戰略時,必須充分掌握企業財務管理的需求,洞悉不同時期財務管理需求的變化情況[2]。市場環境瞬息萬變,若僅依靠企業高層進行領導決策,企業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勢必有所下降?;谶@一特征,要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構建標準化、流程化的財務管理模式,并且在該模式下,實現企業各部門、各管理人員的有效連接,實現財務資源信息的共享管理。目前,財務共享服務系統為新時期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能在財務信息共享管理的基礎上,實現對財務調撥、拆借、支付等活動的系統管理。由此可見,財務共享服務系統能適應新時期企業財務管控的需要,能有效優化資金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
財務共享服務系統的建設與應用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同時其應用過程需要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為支撐,即信息技術的應用應能為財務信息共享、交互和服務提供幫助。信息時代,各種現代信息技術如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財務共享服務系統不僅完成了企業的資源計劃、采購管理等工作,而且優化了企業業務生產、費用報銷等流程,并通過對數據的多元整合分析,有效促進了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從這一層面來看,信息技術能助推企業發展,是企業財務共享服務管理的技術前提。
基于財務共享服務建設的需要,在信息集成管理中,首先應通過信息系統規范企業財務管理流程,并結合財務共享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財務等相關模塊要求,對預算分析、績效管理等功能進行合理設置,以充分履行信息化條件下財務共享的綜合職能。其次,在信息集成化管理模式下,還應重視對財務數據、業務數據的有效管理。在信息數據管理中,應考慮企業非結構化財務數據的管理,通過分析其與財務數據之間的關聯性,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服務的質量。最后,在信息化集成管理中,應重視企業業務、財務信息層面的標準化管理,系統地進行各項數據的整合、分析、計算和應用,為企業決策提供支撐,發揮信息管理的真正價值。
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新時期,要實現企業財務共享服務管理,還應在業財融合理念的指導下,實現企業業務的精細化管理。一方面,在企業管理初期,應重視對傳統個性化流程、彈性制度的完善。企業在財務管理和業務運行過程中,應從業務端建立起規范的運行流程,對各項業務應產生的數據內容及憑證要求作出詳細規定,盡量避免無效數據的出現。另一方面,應在業務經營的基礎上重視業務活動中資金要素及風險要素的管理,確保業務生產活動中的資金穩定流轉,同時應規范化執行風險防控預案,確保企業業務生產活動安全、有序進行。此外,基于企業業務精細化管理的需要,企業應力爭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根據財務共享的相關要求進行數據的生產、處理與分析,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業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實現傳統粗放式業務生產向精細化生產的轉變[3]。
財務管理作為一項專業度較高的工作,應重視通過財務共享開展內部服務的專業性管理。第一,在初期階段應注意領會戰略財務管理的意圖,避免管理者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出現分歧,真正將財務共享服務專業化管理落到實處。第二,要在專業化管理模式下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財務共享服務的作用,還需要系統開展財務監督工作,并實現財務監督與財務核算管理相互分離,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財務管理權責制衡的目的。第三,在傳統管理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僅發揮核算功能,對企業管理活動的指導性不強。新時期,基于財務共享服務平臺,還應注意構建良好的財務管理環境,確保企業管理者、普通職員積極參與財務管理,構建系統的財務管理模式,提升財務共享服務的整體質量。
要進一步提升企業財務共享服務效益,促進企業創新發展,還應注意實現企業財務的戰略管理。首先,在企業管理中,應重視財務戰略的轉型和業務前移的可能,精準掌握企業經營狀況,結合業務實際開展財務管理,實現業財融合理念的滲透落實。其次,基于財務共享服務開展財務管理時,應樹立財務風險意識,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做到事前控制、事中管理和事后評價。最后,在財務共享服務過程中,企業管理者應結合自身經營發展狀況,制定明確的財務管理戰略目標,編制財務控制方案,并重視相應管理措施的實施,不斷提升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質量。
運用財務共享服務系統是信息化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發展的重要方向,該系統能在協調企業財務、業務關系的基礎上,促進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新時期,企業管理者只有充分認識到財務共享服務系統的應用優勢,深入分析財務共享服務系統的建設動因,在企業信息集成的基礎上進行業務精細化和服務專業化管理,不斷提升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質量,才能保證企業的綜合效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