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吾興
(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曹王鎮畜牧獸醫站山東濱州256500)
近些年,山東省養禽業規模逐漸擴大,養殖水平逐漸提高,滿足了人們對禽類產品的需求。但在養殖過程中,各類疫病一直是困擾健康養殖的難題。雞新城疫便是當前養雞業中最為常見、發病率較高的傳染病之一。雞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屬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種多病型、高度接觸性的急性傳染性疾病,我國將其定位一類重特大傳染性疾病。雞場一旦發生雞新城疫傳播流行,不僅威脅雞群的健康生長,而且該病難以凈化,對養殖場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新城疫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分布,嚴重危害養雞業健康發展。目前山東諸多規模的養雞單位在雞新城疫防控方面還存在不少突出的問題,如新城疫和其他疫病混合發病及新城疫免疫后雞體抗體水平不高等。本文結合雞新城疫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診斷方法等相關內容,概況總結了雞新城疫綜合防控措施,以期引導養殖戶開展科學養殖和健康養殖,確保經濟效益的實現。
雞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尤以春秋季節高發流行。新城疫病毒易感雞、火雞和多種野鳥等,通常水禽不易感,不同階段、不同品種的雞均可感染發病,其中幼禽患病率較高。新城疫病毒具有很強的抵抗能力,自然條件下可存活7~70d。新城疫病一般有2~15d的潛伏期,病雞、病死雞和帶病毒的野鳥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1]。雞新城疫傳染性強,死亡率高,會在雞群中快速傳播,導致雞群整體感染發病甚至死亡,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病雞發病初期主要臨床表現為食欲下降、精神萎靡、飲欲增強、飲水增加等。隨著病程的推進,患雞出現呼吸困難、體溫升高,腹瀉,排出黃白色、黃綠色或綠色的稀便。頭頸部組織水腫,雞冠部位病變明顯,有的病雞咳嗽氣喘,頭頸伸直,雙腿麻痹,站立困難,產蛋量和雞蛋品質急劇下降,有的病雞完全停止產蛋,畸形蛋如沙殼蛋、軟殼蛋等增多,病雞口中流出許多帶有酸臭味的黏液,發病率和死亡率高達90%。
雞新城疫常伴有敗血癥,通常由強毒株引發的內臟型新城疫病例中病變明顯,能夠見到全身各處黏膜和漿膜出血,有出血點,最突出的部位是消化道各處黏膜均有出血癥狀,淋巴集結有灶性、壞死性出血斑,腺胃與食管或肌胃交界處壞死或潰瘍。感染毒力較弱的新城疫毒株的病死雞解剖可見氣囊混濁增厚,有干酪樣或卡他性滲出物,呼吸道充血,有黏性滲出物。蛋雞表現卵黃性腹膜炎,卵巢濾泡發生變性,生殖器官出血或褪色。當與其他細菌病混合感染時,病雞呼吸道病變明顯。
雞新城疫診斷除結合臨床表現和剖檢變化之外,還要進行實驗室診斷進一步確診。雞新城疫實驗室檢測包括病毒分離鑒定和血清學檢驗,其中血凝抑制試驗是一種常用的、快速準確的傳統血清學檢驗方法。
取病死雞呼吸道中分泌物和肺部組織,加入適量抗生素,放入滅菌的生理鹽水中用研磨器處理形成懸液,通過尿囊腔接種30枚11日齡的SPF雞胚,0.2mL/枚,石蠟封孔后放置到37℃恒溫培養箱中孵化,并觀察雞胚的變化。一般強毒株可使雞胚快速死亡,且雞胚有顯著的病理性變化如水腫和出血等;弱毒株則雞胚死亡率較低,對紅細胞存在一定的影響。死亡雞胚需做病毒鑒定[2]。
取死亡雞胚分離的尿囊液利用血凝板進行病毒血凝抑制實驗。首先在血凝板上做倍比稀釋,同時設生理鹽水對照孔和雞新城疫標準抗原對照孔,然后向各孔加入1%的雞紅細胞懸液,混勻后觀察記錄。若結果呈現陽性,則感染雞新城疫病毒。
當前有些養殖場養殖過程中不科學、不規范,養殖隨意性較大,經常出現某些疫病在同一養殖場多年連續發生的現象。由此可見對養雞場而言,加強日常飼養管理非常重要。任何疫病的發生歸根到底都是由于飼養管理不善而導致,加強日常飼養管理非常關鍵。由于不同日齡雞群新城疫發病率和死亡率存在一定的差異,相比較而言雛雞發病率更高,因此養雞場按照雞群日齡進行分舍,采用“全進全出”的封閉養殖模式,根據實際狀況,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即可保證雞群健康生長,也能有效避免疾病的發生。雞舍內外嚴禁無關人員、車輛等隨意進出,養殖人員提高責任心,時刻關注雞舍溫濕度的變化,保證雞舍良好的通風換氣,制定完善的消毒計劃,定期消毒,氣溫驟變時應提前采取防寒避暑等措施,避免應激對雞群的影響。選擇優質、營養全面的飼料和潔凈的飲水飼喂雞群,確保飼料及飲水的安全性。種蛋及新引進的雞群必須進行新城疫病毒檢測,雞群出舍后應將雞舍徹底消毒后空置2周左右,再引入新雞群[3]。由于新城疫病毒傳染性較強,一旦發現雞新城疫患病病例,應及時隔離和淘汰患病雞,病雞不用治療,直接撲殺后進行掩埋或焚燒等無害化處理,并對養殖環境、器具等進行徹底消毒。養殖場應依據雞場雞群實際生長狀況確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接種雞新城疫疫苗,按照使用說明規范操作,確保疫苗的有效性。免疫后有條件的養殖場可以定期開展新城疫抗體抽檢監測,來監督免疫效果,適時開展免疫強化等。由于雞新城疫與其他禽病如禽流感、雞霍亂等癥狀較為相似,因此在實際養殖過程中應對這幾種疾病加以區別,避免由于誤診而導致的疫情擴散等情況發生,保證養殖戶養殖安全和經濟效益的實現。
綜上所述,雞新城疫作為一類重特大動物疫病,因其發病急、致死率高、傳播快,危害大等嚴重影響了養雞業的健康發展。盡管各養殖單位都在進行集中疫苗免疫,但防疫工作仍需不斷加強,當前雞新城疫新毒株不斷出現,流行特點呈現新的趨勢。做好雞新城疫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時了解雞新城疫病毒變異情況,進一步研發高效的基因型疫苗,能夠有效地防控雞新城疫傳播流行,避免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在日常飼養過程中,除了接種疫苗進行防控外,還要加強日常的消毒、飼養管理等方面工作,避免雞舍內各類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提高雞群整體的抗病能力,杜絕各類疫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