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姍姍
(山東省昌邑市畜牧業發展中心山東濰坊261300)
生豬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離不開母豬的良好飼養,尤其是母豬在妊娠階段的飼養管理對于母豬的產仔數量以及仔豬的機體狀況和生產性能均有非常關鍵的影響,整個妊娠階段需要保障母豬保持在均衡的體況,避免出現過肥或者過瘦的情況影響母豬繁殖性能的發揮。妊娠母豬養殖中飼養管理主要可以從母豬的妊娠診斷,分娩預產期的計算,母豬養殖欄舍環境和衛生情況的保障,妊娠母豬養殖中運動的管理,飼料營養和品質的保障等方面進行。妊娠母豬養殖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主要包括營養物質供給和保胎工作等。本文將對妊娠母豬養殖中科學的飼養管理措施和養殖的注意事項進行介紹,以期為提高妊娠母豬的繁殖性能以及促進我國生豬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提供幫助。
母豬在妊娠階段的養殖主要是為了保障胎兒在母體中獲得良好的生長發育,避免妊娠過程中出現流產或者死胎的情況,同時提高妊娠母豬的產仔數和仔豬的機體狀況。妊娠母豬養殖中還需要特別注意體況的保持,分娩后需要保障中等以上的膘情,以為后續母豬的哺乳期提供充足的能量儲備。母豬良好的機體狀況才能保障胎兒的生長發育,提高母豬的使用年限,改善母豬養殖的經濟效益。實際養殖生產中,為了減少母豬配種工作漏洞以及提高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對配種后的妊娠母豬進行早期的妊娠診斷工作。通過結合母豬的發情周期以及妊娠階段的癥狀表現進行診斷,若母豬配種后的3周時間中沒有再出現發情的情況,同時母豬的采食量逐漸提高,機體被毛光亮順滑,母豬的性情變得溫順,尾部自然下垂,同時陰部收緊,對母豬進行驅趕時發現其夾著尾巴行走等情況則可以將母豬初步鑒定為進入妊娠。有條件的豬場可以通過使用妊娠診斷儀器檢測,能夠獲得較高的準確率。豬場的母豬在進行配種工作的時候需要對相關工作進行詳細的記錄,例如配種的時間、配種公豬的品種以及編號等,準確判斷后需要對母豬的妊娠周期進行規劃,同時計算出預產期的時間,以方便后續母豬妊娠階段的飼養管理以及后續的分娩工作安排。通常母豬的妊娠周期按照114d計算即可[1]。
妊娠母豬養殖中欄舍環境衛生狀況是保障母豬機體健康和胎兒正常生長發育的關鍵,首先需要保障母豬欄舍內空氣的清新,每天定時打掃妊娠母豬欄舍中的糞便,同時定期做好欄舍內的消毒工作。做好妊娠母豬常見疾病的預防工作,主要包括乳房炎和生殖道感染等。妊娠母豬養殖中需要在配種前期和妊娠的中期階段分別進行一次藥物驅蟲工作,同時做好妊娠母豬體表的滅虱。沖洗妊娠母豬體表的時候需要使用溫水,避免冷水或者燙水對妊娠母豬機體造成應激,引起不必要的損失。妊娠母豬養殖欄舍的保障還要做好溫度和濕度的控制,冬季養殖中做好欄舍內的防寒保溫工作,避免妊娠母豬出現感冒發燒的情況而引起流產或者死胎的情況。實際養殖生產中可以通過在妊娠母豬的欄舍中適量添加柔軟的草墊,同時做好欄舍中防風,加強取暖設備的配置,使欄舍內的溫度保持在適宜的水平。夏季養殖中需要注意做好欄舍中防暑降溫工作,飼養環境溫度過高很容易導致母豬機體中胚胎死亡的情況,實際養殖中夏季可以通過做好欄舍中通風換氣、灑水、淋浴、水簾、空調等方式進行欄舍內的降溫工作。良好的環境條件是保障妊娠母豬胎兒正常生長發育的關鍵,需要飼養管理人員重點關注[2]。
妊娠母豬在養殖過程中可以給予適量的運動,適量的運動有助于改善母豬的機體健康狀況,同時可以維持良好的體況。通常在妊娠的前期階段需要做好保胎工作,不建議進行運動,主要以保障妊娠母豬良好的采食和休息為主,在母豬的妊娠中期階段運動量保持在自由活動即可,妊娠母豬在養殖的后期階段可以適量增加運動量,有助于后期的分娩工作,但是到妊娠母豬分娩前的5~7d左右建議停止妊娠母豬的運動,同時在轉移母豬的時候注意輕柔,避免母豬出現擁擠和打架的情況引起胎兒的流產。妊娠母豬的運動情況也需要根據實際養殖中母豬的體況進行合理的制定,并沒有統一的標準,需要飼養管理人員觀察體況后執行。
妊娠母豬養殖中需要做好飼料品質的保障,嚴禁給母豬飼喂發霉變質或者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飼料原料,避免對母豬消化道造成損傷或者出現機體中毒的情況引起胎兒的流產和死亡。妊娠母豬養殖中飼料品種的更換需要采取循序漸進模式,按照梯度逐步更換飼料種類,通常需要將時間控制在4~5d左右,避免飼料種類突然的變更導致母豬機體出現應激或者消化不良的情況,同時有研究發現妊娠母豬養殖中飼料種類的突然變更容易導致母豬出現腹瀉、便秘的情況,引起妊娠母豬出現流產[3]。
妊娠母豬養殖中需要從配種受胎階段開始重視,保障受精卵在母體中的正常著床和發育,避免出現死胎或者流產的情況。同時養殖中妊娠母豬飼料營養的全面供給是提高母豬產仔數和改善仔豬生產性能的關鍵措施,也是母豬分娩后哺乳性能良好發揮的基礎。母豬在配種妊娠后的20d左右,受精卵開始在子宮角部位附著,逐漸形成胎盤,在胎盤沒有完全形成之前,胚胎很容易受到母豬飼養環境條件的影響,所以在妊娠的初期階段需要給妊娠母豬給予細致的飼養管理和照顧,保障飼料品質以及飲水的溫度等。同時需要避免母豬出現物理應激的情況。
母豬在配種妊娠后的90d左右,胎兒開始快速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較多,母體與胎兒的同化能力不斷增強,在這個階段需要供給充足的營養物質保障胎兒的生長發育以及母豬的體況。飼養管理上需要避免母豬出現擠壓和碰撞,嚴格避免驅趕母豬,做好這個階段的保胎工作。
生豬養殖中妊娠母豬良好的繁殖性能對于提高產仔數和成活率有非常關鍵的作用,通過做好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工作,做好母豬營養工作和保胎工作可以有效促進母豬繁殖性能的發揮,推動生豬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