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睿
(甘肅省臨洮縣衙下集鎮畜牧獸醫站 甘肅定西 730503)
奶山羊適應性、合群性等能力非常突出,在平原、山地以及農牧群均能夠飼養,同時,對飼料以及氣候條件均具有良好的適應性,非常適合甘肅地區飼養。奶山羊愛潔凈、喜干燥,繁殖率高、采食量少、抗病力突出,科學開展奶山羊養殖工作,可以在短期內獲得良好經濟收益,促使養殖戶收入不斷增加,進而充分促進甘肅畜牧業健康發展。
體型選擇,奶山羊應該呈楔形,毛細短、光澤良好、骨骼細、皮膚薄;四肢強健有力、細長;乳房與后軀發達;胸深、寬,屁股平、長、寬,背腰平直;頸細長,頭小額寬。選擇乳房,需要保證奶山羊乳房彈性好、發育好、容積大、呈梨形或是球形。前乳房朝前延伸[1]。乳區具有均勻發育情況,乳頭長短、大小適中,為圓柱形狀。奶山羊乳靜脈粗大、彎曲。禁止選擇不對稱、下垂以及肉用等乳房,此類乳房的產乳能力較差。
對此,甘肅奶山羊養殖主要選擇薩能奶山羊,充分滿足上述要求。
1)初乳羔羊管護。對于初生羔羊,初乳是不可替代的天然食品,其營養豐富,具有助消化以及抗菌等作用,需要保證初生羔羊具有足夠初乳,才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有效降低相關疾病發生概率,確保羔羊健康生長。相關管護工作應該充分積極堅持“勤觀察、早補飼、早喂初乳、初乳足量、飲水充足、運動充足、定溫飼養、定量喂養、定時喂養以及定質喂養”等原則[2]。
2)常乳羔羊管護。自然哺乳能夠節省人力,降低羔羊消化疾病感染概率。不足之處在于無法有效統計母乳量,數只羊通過一只母羊攝取能量,會影響攝入量的均衡性,個別羔羊攝入量少,影響生長。散養戶基本上采用此種方法,對羔羊哺乳1個月,之后夜間將母羊和羔羊分開飼養,白天混養,自然哺乳1個月。
規模化養殖場采用人工哺乳。主要采用自飲法與奶瓶法兩種方式,甘肅地區主要采用奶瓶法,該方法主要是將常乳加熱至42℃左右,通過奶瓶哺乳羔羊,該方法具有哺乳量控制便捷、簡單、衛生等優勢。人工哺乳過程中,需要結合定質、定量、定溫以及定時要求開展。
3)奶、草以及料交替羔羊管護。羔羊在40~90日齡時,開始食用草料。本地區主要通過減奶加料方式開展管護工作,早上飼喂幼嫩青草或是優質干草,在90d之后,主要飼喂草料,并適當補充蛋白質含量的混合精料以及乳汁[3]。
4)食草羔羊管護。對于90~120日齡羔羊,主要飼喂草料,盡量不要飼喂常乳。其中優質混合精料、青草飼料以及優質干草是主要成分。現階段,甘肅散養戶存在兩種問題:①常乳飼喂量較少,在30日齡之后即采取斷奶措施,并采用繩栓方式進行放牧,并且不補飼,嚴重影響羔羊發育;②常乳飼喂時間較長,在60日齡之后并未采取斷奶措施,羔羊腸胃道發育產生嚴重影響,使得羔羊食量少、生長慢等。
5)羔羊飼養方案。可以采用以下方案:①日糧組成。1.0%的微礦添加物質,2.0%的白糖、4.0%的魚粉、1.0%的食鹽、2.0%的磷酸氫鈣、15.0%的豆類、5.0%的菜籽餅、20.0%的小麥麩皮、50.0%的玉米;②飼養日常。哺乳分為早、中、晚三個時間段飼養。在羔羊不斷發育過程中,哺乳次數適當降低,開始飼喂青貯料、青干草以及精料,頻率為1次/d。飼喂時間如下,青貯料為8:30和15:30;精料為8:00和17:00;青干草為10:30和18:00。
該階段的奶山羊全部飼喂草料,粗飼料為主,涵蓋多汁飼料、青草料等,并適當補充礦物質和精料。相比于母羊而言,公羊發育速度更快,所以需要適當增加精料供給量。母羊通常在9月齡,體重超出35kg之后會出現發情。但是其發情現象并不明顯,因此需要養殖戶認真觀察,同時積極開展試情工作,防止出現漏配問題。公羊在10月齡之后,并且體重超出40kg才能夠參加配種活動。
1)泌乳初期。母羊完成分娩1~3周內屬于泌乳初期。母羊產后會出現體質虛弱、腹部空虛以及產道未復原等問題,尤其產羔數量較多的母羊,在妊娠期還會發生運動不足以及心臟負擔大、腋下水腫等問題。對于高產母羊,在產后5d之后,應該強化運動,擠奶之前對乳房進行熱敷或是熱工按摩處理,時間在4min左右,可以充分提高水腫消散效果。
母羊分娩結束后,食欲旺盛,然而消化力不足。此過程中需要以易消化飼料為主,例如青草等,并不限制飼喂量。后期主要結合母羊糞便形狀、乳房情況、肥瘦情況、氣味以及食欲表現等對多汁飼料以及精料飼喂量進行合理調整。比如對于消化不良、乳房膨大以及較肥的母羊,應該緩慢增加精料飼養量。
2)泌乳盛期。該階段,母羊泌乳能力主要受到飼養管理情況影響。母羊分娩3周之后,體質基本就恢復正常,并進入到泌乳盛期,相應產奶量開始上升,體內儲蓄養分被消耗,體重減輕。此時需要飼喂多樣化、味道好、體積小以及適口性突出的飼料,將母羊泌乳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實現泌乳高峰,提高奶乳產出穩定性與數量。
若是飼槽中經常出現剩料、剩草問題,同時奶量沒有上升,糞便出現變形現象,需要停止催乳飼料的飼喂,根據母羊體重與產奶量進行調整。產奶量穩定階段,需要規定飼喂與飼料方式,促使此種狀態得到長久保持。該階段由于主要以精料為主,所以母羊容易出現酸中毒以及瘤胃積食等問題,可以將1.0%小蘇打加入其中進行緩沖。
3)泌乳中期。此階段主要是分娩后的120~210d階段,母羊產乳量出現下降。主要措施就是,確保全價飼料供給的足量,強化運動,采用正確方式擠奶等[4]。
4)泌乳后期。該階段一般是母羊分娩后的210~300d內。此階段母羊產奶量快速下降,并逐漸進入發情季節。由于發情配種的相關激素影響,母羊出現食欲下降問題,嚴重影響產奶量。此時期主要以保證胎羊營養需求為主,保證母羊能夠順利過渡到干乳期。
5)干乳期。此階段主要是奶山羊休息期,保證母羊體況快速恢復,為胎羊提供足夠營養。另外還促使乳腺細胞獲得良好整頓時間。干乳期時間主要結合母羊體質狀況、懷孕時間以及產奶水平等因素確定,通常在60~80d范圍內。
1)飼養管理。在混合精料中蛋白質比重為20.0%,可以摻加豆粕以及豆餅等,均能夠提高公羊的精子質量,保證公羊精液能夠長久、長距離使用,有效提高繁殖速度,對于繁殖繁忙季節,應該保證飼料適口性與質量[5]。若是青飼料不足,則可以對大麥進行發芽處理,之后飼喂種公羊,能夠提供大量維生素。
2)各個時期管理方法。①配種期。此階段公羊出現食欲降低以及心神不安等。飼養管理工作應該足夠精心,保證飼料易消化以及多樣性,可以適當添加雞蛋。還需要對公羊進行科學使用,1d以內的配種次數應該控制在3次以內,并提供足夠休息時間;②非配種期。此階段,對公羊進行放牧飼養,并補充豆料精料,在此時期也應該認真進行配種。并且此階段公羊體重應該是配種期體重的115.0%,進而提高配種質量。
綜上所述,奶山羊是甘肅畜牧業重要養殖動物,對當地養殖戶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養殖戶需要根據合理選擇奶山羊品種,之后根據奶山羊羔羊階段、青羊階段、泌乳階段等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工作,以充分提高奶山羊養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