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杰
中國電建集團重慶工程有限公司 重慶 400000
隨著城市化發展,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市政設施的維護與建設工作,已成為各大城市的重心工作,關乎人們生活的居住舒適度。綜合管廊,作為城市市政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重視并發展起來。綜合管廊是指把雨水、電力、污水、給水、通信、燃氣等設備以及管線,高效地運用于地下空間,合理鋪設,以形成市政設施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基礎設施。綜合管廊的建設及使用,能夠更好地統一規劃與管理各項涉及人們生活的設備,進而促進城市的發展。
伴隨著我國市政綜合管廊的建設和發展,我們發現現有的管廊通道具有以下的特點。第一,城市內部的管廊呈現出集中化的趨勢,對于不同的管道來說,集中化趨勢便于相應部門對管道進行統一的管理,從而加強了工作的效率,并提升了城市相關部門對這些管道的監督。如果管道在出現問題時,也要盡可能降低由于管道分布所引起的混亂,從而更好地為人民提供管道服務。集中化和統一化,也便于工人對出現事故的管道進行及時的維護,幫助國家節約維修費用,降低成本。第二,管道的建設應當與國家的發展相結合,特別是城市化的進程逐步加快,市政管廊應當符合時代發展要求,與人民的實際需求相匹配,城市中許多高層建筑逐步增多,許多開發商對地皮的需求也日益的增加,如果管道不能符合城市的需求就會阻礙城市建設。特別是一些建筑對周圍建設環境的要求較高,管廊的分布必須要繞過這些重要建筑以便城市布局,增加的線路會大大提高財政部投入的資金,最終影響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我們必須要結合城市的發展建設對市政的綜合管廊進行合理分布,特別是對一些管道要實現集中化處理,從而讓城市更好的發展[1]。
相對于以往的城市管線建設效果而言,綜合管道管廊在建設期間的費用支出方面相對更低,居于城市未來長遠發展角度而言,綜合管廊的建設在長遠效益獲取方面也更具優勢。與此同時,傳統的管線故障維修時,往往需要針對故障路段進行路面挖開施工,影響周邊交通運行效率的同時,在施工成本上也更高。而綜合管廊施工方式的采納,能夠在極大程度上避免交通路段重復開挖類問題出現,促進故障周邊神態環境保護效果的同時,對于維修工作的便利性和后續養護工作開展質量提升也發揮了關鍵性的促進作用。在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有效開展綜合管廊施工項目對于現代化城市建設的美觀性提升也具有顯著的促進效果。在以往的城市建設布線期間,通常會將電線、排水管線、通訊網線等管線暴露于空氣中,導致管線使用壽命減低的同時,對于城市的美觀性提升也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而綜合管廊施工方案的執行,能夠將所有管線設置在城市地下空間中,還城市外部空間的整潔性,優化城市景觀建設觀賞性的同時,為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也起到了一定的助推效果。
某市政道路工程項目處于某大學校之外,建設項目包括市政公路、配套設施用房、綜合管廊。其中綜合管廊主要建設在大學高教園外17號公路之下,且綜合管廊與校園之間建設了具有人防功能的人防通道,同時與園區內的變電所之間設置了相應的電纜通道,并于大學的換熱站以及鍋爐房之間設置完善的熱力通道。在綜合管廊內,一共設置了2個艙,其一為熱力艙,其二為電氣艙,前者設置了中水干管和熱力管道,后者內設置了弱電管線和電力管線[2]。
綜合管廊下穿翔安東路隧道段平面呈東西走向,與翔安東路呈71°下穿翔安東路地面輔道及隧道。根據現狀隧道竣工圖資料,隧道變形縫間距20m,平面設計時,考慮綜合管廊盡可能從某一節的中部位置下穿,避免從變形縫位置下穿,有效控制沉降。因翔安東路西側廈門安防職業學院用地紅線受限及地面匝道橋橋墩的影響,綜合管廊無法僅穿一節隧道,從隧道的第一節與第二節變形縫處下穿。下穿隧道段平面線形為直線,該布置便于超前措施的實施。綜合管廊縱斷面布置受既有隧道限制,在通道底部下穿,縱斷面的布置考慮管廊頂與通道墊層底部之間預留超前支護施工空間,預留空間80cm,最終確定的管廊覆土為12.24m-13.38m(距離現狀地面)。為便于超前支護的定位及實施,綜合管廊縱坡采用0.1%單向坡。
施工設計期間,電氣艙的寬度設計為3.6m,并設置鋼制電纜支架,支架的位置設計固定在管廊電氣艙內單側內壁之上。此時設計的支架長度設定為500mm,橫向的間隔距離為800mm,豎向的間隔距離設計為250mm,共設計四層。該項設計實踐工作的開展,主要目的在于確保整體園區主干10kV電力電纜的順利敷設,同時也能夠促進綜合管廊內部電氣設備運行所使用的380V電纜順利運行。為了進一步提升綜合管廊之內的電氣使用安全性,進行截面面積的設計時,可以使用由鍍鋅扁鋼焊接而成的環形接地網,面積使用面積設計時,網的使用面積需超出40×5mm。
施工縫和變形縫等細部節點是工程防水薄弱環節,為應對施工難題,通常采用復合防水設計,以實現進一步提升防水施工效果的目的。以前在凸縫、凹縫、階梯縫防水施工中,通常采用橡膠止水帶或鋼板。這種傳統處理方法的原理是延長滲水路線,加大混凝土厚度。雖然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局限性也十分明顯,目前不提倡使用。為彌補傳統處理方法的不足,最好采用外貼式止水帶與中埋鋼板止水帶復合的方法。其中效果最佳的是遇水膨脹膠條與中埋鋼板止水帶復合使用,施工中一般使用鋼板以取得最佳防水效果。需注意的是,施工中不能設置豎向施工縫,此舉可進一步提高防水效果,降低綜合管廊滲水概率。盡量減少縱向水平施工縫設置數量。為取得最佳防水效果,水平施工縫常用鍍鋅鋼板止水帶和雙組分聚硫密封膠組合。鋼板電鍍鋅處理至10μm厚。為確保防水效果良好,鍍鋅鋼板采用搭接方式焊接。此外,為進一步提升防水效果,避免出現滲漏現象。還要用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涂抹施工接縫面,每平方米用量為1.5kg,確保涂抹均勻[3]。
①做好底板與墊層防水施工工作。該綜合管廊進行墊層以及底板防水施工工作時,要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防水處理工作。該綜合管廊主要采用混凝土澆筑,底板一般選擇使用1.5mmCPS反應黏接型防水卷材,配合C20細石保護層以及1mm厚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構建防水保護層。墊層的混凝土等級達到C15級別,而管廊的主要結構混凝土的等級達到C40FS102級別,屬于密實型防水混凝土。這就需要在墊層上做到四層防水處理工作。首先,當墊層澆筑工作完成后,需要在墊層上鋪設20mm厚的水泥砂漿找平層;其次,選擇使用1.5mmCPS的反應黏結型結構高分子濕鋪防水卷材,鋪設在找平層的上面;再次,需在防水卷材的上面,另行澆筑50mm厚的細石砼保護層;最后,在保護層的上面,還需鋪設一層水泥基滲透結晶型的防水涂料,厚度要保證達到1mm。②做好頂板與墻身防水處理工作。與此同時,還需要做好頂板與墻身的防水處理工作。綜合管廊的頂板防水,一般選擇使用1mm厚的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來構建防水層,并配合水泥素漿黏結層,并運用1.5mmCPS防水卷材搭配50mm厚的C20細石砼保護層構建高效的防水層。而管廊的墻身,則選擇使用1mm厚的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配合水泥素漿黏結層以及1.5㎜CPS防水卷材和50㎜厚的厚聚苯板構建防水層。
隨著現代化城市的發展,土地資源越發緊缺,此時充分開展城市綜合管廊施工項目,能夠進一步為城市市政工程管線建設成效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此外,在實際的城市綜合管廊施工建設期間,施工管理人員還需充分針對施工作業期間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有效總結國內外相關技術應用經驗制定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促使城市綜合管廊在城市建設中的經濟價值發揮至最大,降低提升資源利用率的同時,為國民的生活需求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最終為魅力城市建設目標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