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瑩
都市發展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011
隨著社會經濟以及社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當前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并且在社會文化以及價值觀潛移默化影響作用的推動下,人們對于自己居住環境的安全性、舒適度等的需求均有了很大的提升,給當前建筑工程中的很多項目內容的品質產生更多的要求與期待。暖通空調系統作為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對于住房環境的感受,因此非常有必要對不合理或者不夠人性化的暖通空調系統進行優化改善。因此,本文提出當前我國暖通空調系統中的防排煙系統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其進行分析和提出合理化建議,希望能夠保障防排煙設計的規范性、科學性及合理性,有效避免防排煙系統中的設計問題對建筑正常運行而產生的不良影響[1]。
從防排煙設計角度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防煙系統,通常情況下都是自然通風模式,防止在火災發生后煙氣在樓梯間、前室等空間內出現積聚情況,或者采用機械加壓送風方式防止火災產生煙氣進入到室內。二是排煙系統,主要指通過自然排煙或者機械排煙模式,將房間等空間內部火災煙氣排放到建筑物以外[2]。
通常情況下,無論是從防煙系統還是從排煙系統設計層面上看,如果有條件實現自然通風,則優先選用該方案,這種方案典型優勢就是既簡單又經濟,且具有較高安全性。但是從實際設計層面上看,很多時候都會忽視自然排煙窗開啟方式。雖然在我國相關規范中明確提出自然排煙窗應當采用集中手動開啟模式,但是并沒有結合不同環境給出定量要求。我國目前對于消防安全普及度并不十分理想,人們掌握安全消防知識相對較少。
氣流組織是防排煙系統的重點,合理有效的氣流組織是排煙效果好壞的關鍵。在《煙規》中首次明確了儲煙倉和排煙口最大允許排煙量的概念,還明確了排煙口距墻或板的距離過近,最大允許排煙量減半等數據,但并未提及其余設備管線對排煙量的影響。按照規范制定的意圖和實際效果來看,設備管線對排煙口遮擋會使排煙量減小的情況真實存在。這給設備專業的管線綜合的設計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排煙口在儲煙倉內的設置位置,其他管線對排煙口遮擋而影響排煙效率的問題,在以往的設計中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會導致在實際排煙效果上大打折扣的情況出現。這就要求在設計階段重視管線綜合設計,在運用BIM工作平臺的項目中可以直觀地發現上述問題,在沒有運用BIM技術的項目應對照設備專業圖紙,計算排煙口遮擋距離是否滿足規范要求,協調優化管線及排煙口位置,使設計的排煙口實際排煙量達到設計要求[3]。
在進行防排煙設計過程中,最為關鍵一個影響要素就是從事設計的工作人員,因此為了能夠保障防排煙設計滿足我國相關規范規定以及消防安全需要,應當結合設計人員實際情況,不斷培養其整體能力,對國家規范相關內容進行掌控,具體到設計工作中應當進行歸納與總結。對于同一個項目,可以組織多名設計人員對相關方案進行合理比較,也可以組織相關設計人員彼此學習,找到設計過程中存在難點與亮點,對于類似技術交流模式,可以在特定項目與時間中提升,在彼此交流互動過程中提高自身經驗與能力。對于技術人員而言,要結合實際情況加大繼續教育力度,這也是我國最近幾年國家關注重點所在。要對設計人員知識進行合理更新、補充與提升,保證設計人員能夠結合本職位實際情況設計出更為理想方案,提高專業素養。
防排煙防火閥設置于建筑通風、空氣調節系統風管上方,具體位置為容易出現危險或容易發生重要火災房間的間隔墻和樓板處,以及每層垂直風管與水平風管的交接處,每個防火分區的通風、空氣調節系統也需要結合實際進行防排煙防火閥的設置。變形縫處和穿越防火分區處的兩側,以及空氣調節機房的樓板和房間隔墻處,也需要設置防排煙防火閥。在具體的防排煙防火閥施工中,需保證排煙防火閥設置于排煙支管上,排煙風機機房必須有針對性地開展排煙防火閥的設置施工,如排煙管道穿過防火墻,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排煙防火閥設置施工。在具體的安裝中,需保證防排煙防火閥設置于便于操作的部位,且安裝于正確方向位置,應氣流安裝易融件,并在完成安裝后開展針對性的動作試驗,保證啟閉靈活性與動作可靠性,直徑或長邊尺寸≥630mm的防火閥應單獨設置支吊架[4-5]。
建筑暖通空調工程全流程中,防排煙的設計應成為重點內容,依據實際情況合理應用防排煙施工技術極具必要性。在做好防排煙的設計與施工作業后,有助于改善建筑室內空氣狀況,降低在建筑內部發生火災時的傷亡率,為內部人員的安全保駕護航。盡管防排煙措施并非萬全之策,但其在火災發生時可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做好此方面的工作極具必要性,值得工程人員在此方面作深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