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巖 程玲 楊汶山
中石油川慶鉆探公司安全環保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 四川廣漢 618300
企業管理制度對企業未來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它可以有效約束員工的行為,引導其從事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企業實現戰略目標。在每個經濟階段建立與之匹配的科學合理以及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是實現企業現代化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前提。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新征程的提出,更要以新發展理念來與之匹配完成[1]。
毋庸諱言,從計劃經濟年代到市場經濟時期,國企的企業管理制度發生了一系列改革,是整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主力軍,功勛卓著,有目共睹。但如果對制度上存在的問題和缺陷不清醒地認識和解決,將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2]。
(1)我國部分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缺乏對國有企業的有效監管,有時會出現權責不明、監督力度不足以及監督范圍不明確的問題。
(2)有部分國有企業對自身內部管理制度缺乏足夠重視,存在組織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的現象,甚至有些國有企業監管部門有職無權,還存在看領導臉色行事的狀況,嚴重影響對國有企業的有效監督。
首先,由于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缺乏合理性,有部分國有企業總經理是由上級黨組織直接派遣,存在領導派頭,不全面了解企業又不愿聽從企業員工的意見;其次,在對國有企業進行管理時,有一部分企業領導者缺乏對市場的深刻認知,無法準確把握市場動向,缺乏對風險的預判,使企業內部人事分配不合理,不能對企業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并且還欠缺相應的法律知識,嚴重制約國有企業的發展[3-4]。
科學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以及創造性,并且完備的激勵機制以及約束機制在其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部分國有企業在制定相應制度時沒有對企業發展狀況進行深入調查,沒有切實了解員工的實際需求,從而導致設計的激勵措施以及管理制度并不能滿足員工意愿,無法對員工產生激勵作用,阻礙了企業發展[5]。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當代市場環境日益復雜,市場競爭態勢不斷加劇,國有企業若想提高企業競爭力,必須對自身制度全面梳理,切忌墨守成規,固步自封。其中實行國有企業財務監管尤為必要。在堅持黨的統一領導基礎上,要依據相關法律對國有資產進行科學的管理,使其保值、增值。要建立完善的政府部門監督、社會監督以及人民群眾監督的三重監管方式。將國有企業的資產狀況、資金流動情況公開給相關管理部門,從而實現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工作,企業相關管理人員更要自覺加強監管意識,切實負起監管責任。為國有企業發展保駕護航[6]。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有企業與其它企業一樣,需要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肩負創造經濟效益以及推動社會發展的重任。在我國,權利與義務是相輔相成的,權利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因此,對績效考核制度進行完善,將企業個人收益與企業經濟效益掛鉤,強化對制度管理過程的監督與檢查,可以有效提高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除此之外,還需要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只有制度的公平合理,才可以保障績效考核的真實性以及精確性[7]。
黨的十九大的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中明確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是企業管理必須要秉持的思想。通過制定一系列公平合理的選人用人、績效掛鉤公開公正、激發人才創造性的薪酬和獎勵等等制度,建立自身的企業文化,提高企業員工的滿足感以及幸福感,增加企業凝聚力,使員工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在對企業管理制度進行創新時,要多考慮員工的實際需求,要協調員工需求與企業發展目標之間的平衡,考核指標與激勵機制要合理,不能簡單采取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在企業轉型中為職工創造新崗位,承擔社會責任,壓縮勞動時間增加福利,切實保障員工權利以及尊嚴。用完善的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調動員工的情感,加強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使員工可以積極主動參與企業經營生產活動中,提高企業工作效率,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國有企業管理制度的創新是個永遠無法結束的大命題,筆者僅僅從自身的視角做粗淺的分析,希望可以對國有企業發展有些許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