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天恒達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山東分公司 山東濟南 250000
暖通空調是具有空氣調節、通風和采暖功能的空調設備,暖通空調系統可以有效地對環境當中的溫濕度、潔凈度以及室內外壓力等相關指標參數進行控制,讓人們的舒適度提升,是大型辦公室工業建筑當中的重要系統。隨著當前時代的快速發展,國家經濟水平逐步提升,特別是我國建筑業的快速發展,使建筑能耗逐步增加,時至今日建筑能耗已經達到社會總能耗的1/3,并且逐步上升。在既有建筑能耗組成當中,暖通空調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分項,在能耗方面達到了公共建筑能耗的三成至五成。隨著建筑工程的逐步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暖通空調作為建筑基礎設施也在得到大量的使用,在人們對暖通空調需求逐步擴大的條件下,暖通空調的能耗也在進一步擴大,導致暖通空調的能源消耗問題逐步制約了可持續發展,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技術,逐步加強空調的節能運行效果。
將暖通空調的運維系統與內部局域網相結合,獲取相關數據,并且通入到后臺系統當中大數據庫,與外部的互聯網絡結合,對當日的天氣情況進行記錄,獲取溫度、濕度、氣壓等各種數據,另外可以通過暖通空調周邊的傳感器對室內外的雨量、溫濕度等參數進行獲取,實時對室內的人數和人體舒適度的情況進行更新,并且對數據進行整理細化,形成暖通空調運行效率和環境變化的曲線。在室外下雨時,雨量監測器可以獲取外部雨量的參數,依照室外傳感器的數據探測室外溫度的變化情況,此時,暖通空調依照數據的最新變化,讓中央制冷溫度升高,將制冷溫差降低,另外可以開啟AHU 和PAU 控制器,降低新風交換的速率,控制風速,接著依照室內溫濕度傳感器的變化情況,緩慢地對暖通空調的系統進行調節,使室內外溫濕度變化迅速平衡,最后依照舒適度評價來進行一定的微調,保證暖和、舒適的條件下控制參數的細微變化。這樣不單單可以使空調能夠有效地依照環境變化趨勢進行溫濕度的智能調節,還可以使空調實現節能運行,而并非一直處于滿負荷運行的狀態。在數據管控時實現無限循環的閉環控制,讓空調運維系統達到智能化調節的水平,使系統處于最佳的運行狀態,精準調控,合理判斷,保證節能的效果[1]。
大數據技術可以綜合化地對中央空調制冷系統的故障進行判斷,并且監控設備運行情況,對一些細小的故障進行預診斷。下面以暖通空調中央智能冷凍水循環系統為例,進行深入分析。首先對運行參數進行分析做好分級工作,因為不同設備運行時電流在系統運行產生故障時的反應較為明顯,具有較高的時效性,因此在判斷過程中以電流參數為基礎,將電機運行的整體電流參數定義為A優先級,冷凍水溫度參數定義為B 優先級,并且將冷凍水流量參數定義為C 優先級,接著對各參數數值的處理范圍進行確認,在冷凍水機組運行狀態是電流的值設定為98%±2%,而冷凍水的溫度值設定為5℃±1.5℃,出水口的溫度設定在13℃±1.5℃。只需要依照暖通空調中央制冷機組的運行狀態,就可以分析運行的情況確認預診斷模型。定時對數據進行檢測,如果發現電流值不在閾值范圍內,則判斷可能出現故障,接著對冷凍水的溫度和出水口的溫度進行分析,利用大數據模型對數據進行比對,判斷可能出現的情況,分析電流異常是否是由冷凍水機組運行異常造成的。
暖通空調運維系統運行時,如果發現數據波動異常,則需要進行針對性的控制和報警。如果中央制冷器運行時電流較小,依照運行異常情況的具體操作要求和監視數據診斷為閥門開啟量過小或者水泵出現故障,在預判斷系統當中顯示建議:對閥門開度值進行檢查。通過綜合分析發現閥門開啟度出現故障,通過這種診斷和實時數據監測系統可以及時將一些小故障、小問題排除。等到故障修復之后,將確定的故障數據導入數據庫當中,以便后續對模型進行改進,并且提高大數據與診斷的精度[2]。
大數據系統應用時可以對海量數據進行采集存儲,進行相應的過程分析和數據處理,如果沒有足夠的精確數據來源,就會導致大數據技術無法有效地服務于人類,因此需要重視共同努力,加強數據共享,打破信息孤島,這樣才能讓空調運維系統運行更為智能化。
應用大數據技術可以讓運行的工作效率提升,節約能源,但是智能化也會導致系統變得越來越復雜,如果操作不慎,有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因此需要注意使暖通空調的魯棒性增加,確保大數據控制下的暖通空調操作更為靈活,減少事故出現的概率[3]。
在應用大數據時,需要以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為技術支持,提升技術應用的立體化水平。另外,需要注意當前網絡黑客很多,數據安全問題也需要重點關注,如果產生數據泄露很有可能會影響暖通空調的運行,甚至對智能建筑的正常運轉產生影響。
當前科技快速發展,大數據技術作為一種新技術,在運用的過程中優勢非常明顯,能夠推動世界各行業的技術快速發展和交融,在暖通空調系統當中合理對大數據技術進行應用,可以有效推動暖通空調系統運行的智能化,保證運維系統的有效運行,對提升暖通空調的運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