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田莊鎮人民政府 山東青島 266000
隨著當前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對生態環境的需求越來越大。林業資源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加強林業建設更顯出其重要性,而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是林業建設與發展的關鍵,直接影響林業的發展水平。所以,要充分重視林業育苗栽培管理工作,發揮先進栽培管理技術的作用,更好的推動林業建設與發展。
種子培育技術的關鍵是對種子進行相應的催芽處理,就目前而言,常用的種子催芽技術有以下幾種:
(1)溫床催芽,在實際中要選擇合理的地方進行溫床搭建,保證搭建溫床的地方具有良好排水能力、采光。要根據催芽種子數量,挖出相應的催芽坑窖,并且要在坑窖底部鋪設相應的稻草、磚石、塑料薄膜等材料,促進坑窖保溫能力的提高。隨后將種子放入坑窖中,用草席覆蓋坑窖,當種子發芽以后進行播種。
(2)水浸催芽法,其原理是在種子吸水量達到相應程度以后會發芽,開展催芽活動。相關工作人員要結合種子的特性,在適宜的溫度中對種子進行浸泡,如刺槐的種皮相對比較厚,需要用65℃的水進行浸泡;法桐的種皮相對比較薄,用25℃的溫水浸泡即可。種子充分浸泡以后,需要放在溫度相對比較高的室內,同時要在種子上遮蓋相應的遮蓋物,持續2-3 天后開展播種。
過去應用林業育苗栽培技術進行育苗過程中,都是通過規范的容器保護樹苗根部,有效提升樹苗成活率,保證其生產效率。然而,傳統的育苗技術存在很大缺陷,對苗木本身發病原因缺乏足夠重視,導致苗木根部出現受損,難以成苗。隨著育苗技術的不斷發展,具有較強穿透力和分解力的容器育苗技術得到了普及應用,如輕基質材料以及無紡布,或者通過自動連接等技術手段制作成的育苗器,這些育苗容器的應用,有效提高了育苗技術水平。同時,在選擇育苗容器過程中,應考慮容器是否能和幼苗一同在土中栽植,并結合種子特性,全面地開展育苗工作。
相比于容器育苗培育技術,播種育苗技術是一種相對直接的育苗技術,其在技術實施的過程中只需要合理選擇育苗場地并完成播種培育即可。采用播種育苗技術是現代林業育苗栽培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其具有育苗數量大、育苗管理方便、病蟲害治理效果好的特點。而在林業技術機械化生產的背景下,育苗播種技術也逐漸從人工播種轉向為機械化播種,從而提高了林業育苗栽培的工作效率。
在進行育苗應用時,育苗管理技術應不斷吸取其中的教訓與經驗,并不斷進行充實與完善,育苗管理技術的應用對于育苗管理起著十分重大的作用。學習了新的育苗技術后,不要急于加以應用,首先要將林區所處的地理條件和環境特點進行合理的分析與探討,并對當地的氣候變化規律進行充分的考察,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技術的應用更加合理有效,在育苗管理工作中進行使用時也更加得心應手,有助于育苗技術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為了保證育苗取得較好的效果,應當充分運用器材開展育苗管理,保證育苗過程充滿科學性。優良的育苗器材不僅保證了樹苗的成活與健康,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育苗工作的效率。其中育種器與聯合播種器是最重要的育苗器材,如果這兩個器材性能足夠先進,能夠大幅提升幼苗種植的效率。隨著林業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無人型自動播種—育苗—移栽設備也在不斷的研制之中。為了節省土地和提高幼苗管理效率,立體式的幼苗培育機構目前也在醞釀之中,并促使我國苗木產業在國際市場都占有一定的位置。
在林業育苗工作開展前,應充分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合理貯藏種子,平整土地,并對土壤進行消毒,合理施肥。處理苗床后進行播種育苗時,要確保苗床濕潤度,合理進行灌溉,確保苗木有良好的生長條件。苗木出土時,要利用農藥噴灑消毒,控制和減少病蟲害問題,及時鏟除雜草。通常情況下,當幼苗葉子長出后,應間隔30d 開展1 次松土除草工作,并結合間苗,將生長較弱的幼苗鏟除。幼苗出土后,要結合幼苗各生長期合理進行追肥,可采取溝施法進行追肥。苗木育苗養護工作中的整地、施肥等措施,對育苗產量和質量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科學合理進行育苗養護工作,可培育出更加優質健壯的苗木。
任何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林業栽培過程中同樣如此。應針對林業育苗管理實際,構建完善的育苗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手段,全面展開林區育苗栽培管理發展方向。并在實際工作中落實責任制,合理劃分林區工作內容,將工作職責充分落實到每個人身上,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林業栽培技術水平,使其向著良性發展方向快速推進。
總而言之,在進行林業幼苗培育時,現代化的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對幼苗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面對目前林業育苗技術不斷變革的現狀,我國林業育苗技術也得到了更加顯著的提升效果,與此同時,我國的林業在發展時所呈現出的缺點也得以及時的發現,并制定了相應的解決策略,使我國的林業育苗工作能夠更加持續穩定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