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水務局 山東東營 257091
水利工程建設能夠在宏觀角度影響到生態環境,不僅可以影響到生態環境,使生態環境趨向于利好,水利工程還能夠作用于社會環境,對人民群眾的健康、工程建設區域的移民、文物保護等方面問題均可以得到有效解決。因此應首先按照科學的方法,綜合考量各項因素,針對其中的重點問題予以重點關注,努力平衡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將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水平。
水生態系統是整個生態系統環境中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水生態系統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也是人類得以生存的重要系統。從水生態系統的角度來講,它自身就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都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另外,也涉及到大自然和人工因素在其中的影響,進而對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發展帶來至關重要的影響。從人類的發展史中觀察,只有在水生態系統確保正常狀態下,并且水生態環境處在穩定和諧的狀態下,人類社會才能在發展中獲得最基礎的保障。伴隨著水利工程的日益發展,部分傳統生態平衡遭受到了嚴重破壞,繼而展現出了新的生態關系。水利工程施工建設中,在面對各方利益誘惑的時候,很容易會忽略工程給環境帶來的破壞[1]。
水利工程對環境影響最為明顯的要素便是水環境。水利工程蓄水后影響河段流速會產生變化,庫區流速減緩,流速變化對河流的自凈能力會產生影響,部分指標濃度值會升高。庫區蓄水完成后內部水體的置換速度會降低,透明度增加,為庫區藻類的光合作用提供了有利條件,浮游植物在庫區大量生長易造成氮磷等營養元素堆積。
水利的建設也會對土地資源帶來一定影響。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會占有大量的土地,除了水利工程本身占地以外,往往還會增設許多臨時水利設施也會占用大量土地,同時還會帶來大量的建筑垃圾,這些現象都會導致當地土地資源浪費。水利工程結束以后如果沒有及時對土地的挖掘、占用進行處理,就會給山坡、表土帶來不良影響,給周邊植被造成破壞、侵蝕的同時還會引發河道堵塞問題的出現[2]。
在水利工程的影響下,使周邊的土壤具有產生鹽堿化的趨勢。在水利工程截留的作用下,造成下游區域的地下水位顯著降低,使土壤的含水量降低,造成土壤養分減少,使各種農作物長勢不良。另外由于河道內的水體重量增加,使水體極易滲透到周邊土壤內,造成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極大。受水分蒸發作用的影響,使得大量的鹽分被留存于土壤中,加速了土壤鹽堿化的進程,對農作物的正常生長造成了極大影響。
水利工程的建設同樣會對當地的水質產生影響。一方面,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和工作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好,隨意排放到水中,很容易造成污染,對當地農村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建設如果沒有做好規劃和應對措施,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甚至山體滑坡,導致水流含沙量提高,甚至堵塞河道。
第一,工程開展前期階段,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工程的選址選線、工程規模、開發方式等方面進行環境合理性論證,在對工程影響范圍內生態環境詳查基礎上開展現狀評價,并預測工程建成后會對周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有效避免水利工程建設對周圍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消極影響。第二,工程建設期,推行施工期環境監理和環境監測。通過環境監理確保環評階段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同步開展同深度設計,保證措施落地。通過環境監測,掌握施工期各項措施的實施效果并及時發現出現的問題。第三,工程建設運行后,在竣工環保驗收的基礎上,推行環境影響后評價制度。定期評估工程運行后對生態環境的長期影響和累積影響,對出現的問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防止問題擴大、蔓延[3]。
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可以通過過魚設施,增殖放流等方法實現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達到平衡,促進水利水電生態補償機制更加穩定化、持續化發展。生態補償機制的建立各級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應該采取政策引領、施工評估和實地調查等方式,有效監督施工企業提高環保意識。同時,在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定制過程中必須堅持“誰損害誰補償”的原則,堅持遵守“綠色施工、高效施工、安全施工”的施工理念,注重新型環保技術的研發,有效提高環保意識。
我國的經濟建設自改革開放后,得到了極為快速的提升。在科學技術的引領下,各項基礎工程建設不斷加快,使得水利工程項目增多。隨著我國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進一步重視,各項以生態理念為建設標準的水利工程紛紛出現。當前我國的水利工程污染來源只是建筑材料,因此應加大對建筑材料生產環節的控制,實現生態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引入生態理念,一方面可實現資源的大幅度節約,另外還可以提升生態環境的整體質量,從而在我國的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尋求到平衡點。
綜上所述,水利建設是一個涉及十分廣泛的工程,不僅包括我們的用電,還包括防洪、防水、灌溉等,是一項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工程,也是一項除害興利的工程,同時,也與生態環境有著一定聯系。不僅幫助我們解決了能源短缺的問題,也使得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因此,提高水利工程建設中的生態環境質量,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存環境。所以,在建設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建設人員的生態意識,還應加強各機制建設,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