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朋波
(山東和君行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伙〕,山東 濰坊 261000)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審計環境發生了一些變化,因此審計方法必須適應變化環境作出一定改變。隨著數據收集方法的改進,對審計結果的要求越來越高,大數據處理技術已經覆蓋并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從總體上看,審計模式改革已成為當務之急。
目前,對審計結果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審計方法已不再符合審計數據庫的要求,導致審計問題出現,而且無法保證審計結果的準確性。為了更好地滿足更廣泛數據環境的要求,并且確保審計質量,開發創新審計方法迫在眉睫。
傳統的審計通常采用抽樣數據分析方法。但是,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可以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成功實現增強數據分析結果完整性和準確性的目標,準確反映審計內容,為相關部門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學可信的參考信息。
大數據時代,數據規模巨大、類型多樣,且傳播速度快。為了實現對海量數據的有效分析,不得不改進數據處理技術,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確保員工能夠及時識別和處理審計數據,發現和解決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數據采集時代的到來,被審計部門對審計信息化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為了促進被審計部門有效提高數據管理水平,必須對各部門的數據信息進行有機整合,確保嚴格落實審計部門信息系統標準化要求,切實提高審計信息化水平。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許多傳統的審計方法和模式已不能滿足審計要求,效率低下,而且對海量數據收集和分析的要求已經遠遠超出傳統數據庫管理和傳統審計方法分析的能力。在實際審計過程中,需要逐步引進新的技術和工具,如網絡審計系統、現場審核系統和SQL數據庫,允許對電子發票進行集中審核。
面對海量數據,傳統的手工式審計方法已經不再適用。要實現審計人員主動創新審計方法,必須構建合理的組織架構,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為其提供最佳的創新環境。
將審計結果落到實處,以提高政府科學決策的效率。在以數量為基礎進行審計的時候,他們的評價比較客觀,能夠查明宏觀和整體問題,并提出審計建議,這有助于提高審計結果的質量和審計工作的效率,并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內發揮重要作用。
面對海量數據,必須修訂審計模式以及審計分析方法。第一,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用傳統的方式獲取信息,需要得到第三方的確認,但是,要在海量數據的基礎上得出審計結果,有關人士可獲對方批準使用網絡技術取得信息資料,從而克服困難。但同時需要防止因被請求單位不與第三方合作而影響所提供信息的質量等問題出現。第二,審計方法的變化。審計過程中經常遇到信息數據規模龐大且繁雜的問題,采用傳統的選擇性方法對大規模數據進行審計,可以對數據進行抽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結果的質量,但這種做法缺點也十分明顯,即準確性與安全性不足。因此,大數據收集技術改變了對相關信息的訪問,鼓勵創新審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保證了審計信息的質量和安全。
在傳統的審計過程中,對經濟活動進行審計存在時間與空間的差異,在審計期間,傳統的審計是在短時間內進行的,沒有考慮后續行動的內容,對主要數據的審計方式是連續審計。采用大數據處理技術,是新審計方法的重要手段,使我們能夠得出更真實、更有效的結論。在大規模的數據驗證過程中,相關人員可以結合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從而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工作人員通過大數據處理技術獲取所需信息,并開發數據分析模型,從而提高審計效率,確保其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在審計過程中必須應用大數據處理技術,以及對審計信息資料形式進行創新。將紙質數據轉變為電子數據,有助于提高審計的信息化水平。在傳統的審計模式中,審計人員必須從有關人員那里獲得數據,這就會耽誤審計進度。在數據存儲和檢索方面,電子數據也有著紙質數據不可比擬的優勢。此外,應用紙質數據,在信息傳遞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漏洞,無法保證審計質量,從而影響審計結果。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和數據處理技術在審計工作中的廣泛使用,可在互聯網上獲取所需的電子信息,消除數據鏈路,能夠有效保證審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確保審計結果的質量。而紙質數據本身有一些局限性,數據缺乏整合性,如果數據是通過大數據處理技術分析的,則能夠確保審計信息的完整性。鑒于此,大型數據驗證有必要將紙質數據轉換為電子數據,才能有效提高審計效率,改進和完善數據,創新審計信息格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審計環境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審計工作的復雜性有所增強。為了更有效地實現審計目標,必須對原有的審計原則和標準進行適當的修改調整,精簡審計程序,并發展應對海量數據的審計理論,使審計水平有效提高,審計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大數據時代,審計人員需要適當擴大審計范圍,盡可能涵蓋多方面的內容,并獲得更可靠的信息,以便更好地滿足海量數據開發需求,并支持為審計目的編制數據。明確審計對象,能夠有效提高審計水平,防范審計風險,保證審計質量。
大數據時代,通過采用大數據處理技術和Atlas等方法,應用外地系統、電子數據審計等,讓審計人員對被審計部門的經濟狀況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掌握審計管理和監督信息。在應用數字審計方法時,應適當注意審計安全問題,采用現代數據安全方法,避免審計信息失真,保證新審計制度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降低審計風險,防止利用源頭查證假賬。
隨著數據收集時代的到來,審計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傳統的審計方法已經不符合現代審計的要求,因此審計工具需要更新。當審計所涵蓋的信息量逐漸增加時,審計審核應與行業數據明確掛鉤,結合審計要求,創新審計工具,在審計活動中使用信息技術,加強大數據處理技術的應用開發,采用云計算技術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獲得更加真實的、有效的審計結果。
雖然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審計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機遇,但同時也是一種挑戰,缺乏科學合理的審計方法可能會導致各種審計風險。如何確保風險的預防和控制,成為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審計發展的關鍵內容之一。在這方面,應加強審計風險管理,建立審計風險管理機制,把審計風險管理機制落實到各個環節。在進行審計之前,應預測可能出現的審計風險,并制定一套適當的控制措施。在進行審計時嚴格遵守審計要求,確保審計過程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并加強對審計過程的監督,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因素并采取措施加以解決,減輕審計風險的負面影響。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審計環境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對審計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改進數據收集方法、改革審計模式已成為當務之急。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大數據技術給審計工作帶來的機遇,提出需要轉變審計方法和審計信息格式,同時提出一種數據驗證模型的審計方法,以期實現審計工作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