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
湖北水總水利水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漢 430000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面板裂縫會對大壩主體產生一系列不利影響,因此應及時統計和檢查裂縫的程度和數量。根據質檢過程中的相關標準,對裂縫的劃分和統計有以下相關標準。裂縫有兩種類型。一級裂紋為輕微裂紋,主要表現為裂紋寬度小于0.2mm;二級裂紋為嚴重裂紋,主要表現為裂紋寬度大于0.2mm。
以某水利工程為例,大壩建成75天后,對大壩質量進行了抽查。借助現代檢測儀器,大壩面板發現一級裂縫450條,二級裂縫220條,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需要注意的是,根據相關裂縫數量的有效統計,大壩裂縫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經檢測,大壩建成13天后,混凝土面板裂縫較少,大部分裂縫小于0.1mm。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空氣和環境的影響,大壩在30-45天內,裂縫數量迅速發展,70天后基本形成。
由于大壩施工期冷熱交替溫差大,受晝夜溫差影響,混凝土強度提高,導致面板干縮變形,并產生局部裂縫。另外,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混凝土溜槽或長時間攪拌不均勻,出現混凝土離析現象,從而降低混凝土質量,其中,最常見的地方是擠壓邊墻結構[1]。擠壓邊墻為混凝土面板提供平整的基礎,面板澆筑完成后隨著壩體沉降,建筑結構內部應力發生變化,擠壓邊墻會出現裂縫,與面板產生脫空,導致混凝土面板出現裂縫。在混凝土工程的養護中,為了實現面板的有效養護,需要采取多項養護措施。混凝土養護應采取保溫、保濕措施。具體措施包括搭棚、流水養護等措施。混凝土養護90天以上,以保證混凝土強度和濕度滿足養護工作的具體要求。養護工作決定著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養護結束時間一般為工程蓄水日期,一般持續90天以上。
在水庫工程實際施工前,管理人員應從各個方面組織施工人員,徹底清除壩基表面的雜質和腐殖質,并在填筑前進行二次清掃作業。以消除所有質量低劣的工程材料。針對大壩施工范圍內存在的反坡問題,可采用破碎錘進行有效處理,并對排水設施進行合理控制,確保工程在施工中能夠滿足實際質量要求。混凝土面板堆石壩采用分層填筑。工作人員需要在不同的范圍內設置邊界線,并控制填筑材料的厚度和尺寸。通過測量放線合理確定厚度尺寸,然后借助石灰石或油漆進行合理的測量操作。在擠壓側墻的實際測量放線作業中,有關人員應提高控制數據的精度,否則主體結構容易偏離設計尺寸邊線[2]。
在水庫工程混凝土面板大壩填筑前,工作人員應首先對壩基和岸坡進行合理的處理操作,然后根據具體要求進行大壩填筑。對于實際施工相關人員需要對具體的水文條件、氣象環境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在汛期施工時,有關人員應采取必要措施做好基坑圍堵工作。在水庫壩面施工中,可以根據實際施工部位劃分壩面,設計多個施工單元,保證同時施工,再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壩面。
首先,對于滑模要求的制定,相關人員應切實結合混凝土面板結構尺寸。通過滑模施工形式的綜合應用,設置有效的支護軌道結構,使滑模澆筑施工更加方便,減少接頭數量,增強應用效果。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滑模施工的表面平整度越來越高。有關人員應確保滑模結構的剛度和強度符合實際要求。從實際安裝施工中可以看出,側模的安裝和拆卸應盡量方便,以免影響整體結構性能。其次,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工作人員應根據實際工程設計方案和技術標準確定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保持材料性能不受影響,降低出現質量問題的概率。在實際混凝土澆筑作業中,工作人員也可采用溜槽或溜槽形式將其轉移到具體施工部位。混凝土材料進倉時,必須做到布料均勻。如果出現骨料分布不均等問題,管理者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結構的質量水平。
面板混凝土澆筑施工應按規定要求進行,不得漏振、過振,確保混凝土結構性能合格。需要注意的是,振動施工環節不得對模板及各結構件造成損壞。嚴格控制振搗器的插入深度,保證各結構件振搗充分,不漏振。振搗位置的確定也是保證混凝土結構各部位充分振搗、整體性能滿足要求的關鍵。二次修整混凝土初凝前,應避免混凝土結構的干縮裂縫問題。在確定滑膜與修整平臺的距離后,應綜合分析確定初凝時間和提升速度。
滑膜提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混凝土結構強度達到要求并達到脫模要求后方可進行作業。同時,嚴格控制脫模速度,不能太快或太慢,要保證脫模的均勻性問題。根據大量的實踐經驗,發現滑膜的最佳提升速度為1.5-2.5m/h,如果提升速度過快,會導致鼓包、流漿等質量問題;如果提升速度太慢,直接導致表面斷裂,施工效率相對較低經濟效益很差。
混凝土面板結構的主要特點是大面積薄壁結構。如果外部施工環境發生變化,如溫度、濕度等參數,就會導致結構收縮,產生裂縫。因此,為更好地消除面板裂縫病害,應在澆筑施工完成后進行必要的養護處理,確保其結構性能滿足使用要求。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中,如果不能避免暴雨、降溫、暴曬等惡劣天氣,將降低結構性能,造成混凝土結構表面拉應力,從而導致面板裂縫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兩次抹灰施工后,應使用塑料薄膜覆蓋混凝土面板,以確保濕度合格。另外,施工人員應根據工程需要確定合理的養護時間,保證表面的濕潤性,從而消除裂縫病害[3]。
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步發展,新的施工技術逐漸應用于當前的水利工程中。作為施工管理人員,要學會吸收新的施工技術,掌握最新的施工技術。在逐步學習和學習的過程中,要整合新的施工技術,優化傳統的施工路線,加快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同時提高效率,嚴格把握施工質量,完善施工方案,實現效率與質量并重。